声情并茂,音画合一:《芳华》电影音乐意蕴体悟
王丽
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由冯小刚导演。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南某省军区文工团的故事,情节从文工团这一群体的生活细节展开,包括三个阶段和场景:一是文工团日常生活,二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场景,三是文工团解散后相关人物的不同命运。影片充满了激情与热血,怀旧与浪漫,是导演、编剧对自己青春的追忆。
故事来自文工团这一场域空间,因文工团的职能特点,音乐在影片中必定占有极重要的分量。其中,经典红色歌曲成为影片里的最大亮点,它们都是导演精心选择的追忆青春和年代的代表性曲目。音乐和情节完美相融,电影放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片“芳华热”,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其成功不单在于歌曲和故事本身,更多在于歌曲与剧情紧密结合所揭示的深刻文化意蕴。因此,对该片歌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試图通过分析《芳华》歌曲的运用来挖掘出影片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一、电影歌曲与电影的关系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歌曲与电影结合的尝试促进了影片的成功后使得歌曲成为了电影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影制作方尤其注重对歌曲的选择以激发观众的视听感受,从而获得最大效益。因此,关于电影与电影歌曲的关系,亦或电影歌曲的功能被研究者更深地挖掘。一般来说,电影的题材决定歌曲的题材、类型及风格。[1]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认为音乐能够增加电影的艺术性、使画面生动且增添气氛;[2]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认为音乐首先要服务于电影,同时也希望音乐超脱于电影,有电影以后的生命。[3]景安东、巍霞和吴燕玲从歌曲的作用角度分析,认为电影歌曲中的主题曲具有明示主题,以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把观众引入特定的历史情境、文化氛围或某种情感中。插曲与故事情节紧扣,表达人物情感、烘托气氛及承担转场、闪回的蒙太奇作用。[4]刘小波从另一视角,把电影歌曲纳入电影叙述的范畴,认为电影歌曲作为叙事手段,成为电影叙事的补充,视觉(电影本身)叙事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的真实记录,而听觉叙事则赋予了电影的想象空间,好的电影歌曲可以使整部电影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得到提升。[5]
总的来说,电影歌曲要与电影相融合,辅助电影叙事,正如库里肖夫所言:“应该使歌唱在影片中不是‘插进来的节目,而是自然的、为整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生活所必要地发展”。[6]反之,电影对歌曲也具有阐释性,使音乐更深入人心,同时,电影的成功也能推动歌曲更广泛地传唱。《芳华》在选曲上是成功的,体现在歌曲与影片很好的融合,很好地服务了影片,提升了影片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
二、歌曲与电影相融,推动情节发展
与青春有关的电影都离不开歌曲,《芳华》里的歌曲并非为影片而作,导演大量选择了那个年代的红色歌曲,包括文工团演练的曲目、展现青春芳华的歌曲及表现离别之情的《送别》和《驼铃》。每首作品均创作技术一流、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成为那个时代广泛流行的经典,甚至传唱至今。从这个角度来说,仅是影片里的歌曲,就能引起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再加上与电影之画面情节相融合,让这段青春更显得有血有肉。具体来说,《芳华》歌曲在影片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插曲叙事,表现文工团工作场景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末,中国进入了红色政治时代,包括文化领域中各行各业的活动都被涂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为政治服务是文艺创作的宗旨。作曲家们纷纷创作以颂扬军人、赞美军民一家亲为主的音乐。《芳华》中文工团表演的曲目《草原女民兵》《洗衣歌》《绣金匾》《英雄赞歌》和《沂蒙颂》均属于此类曲目,都是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编排的主旋律曲目,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影片中,这些曲目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既表现了文工团的日常工作场景,也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如《英雄赞歌》是文工团到战斗一线慰问士兵时由林丁丁演唱的曲目,歌颂了英雄舍生忘死换取和平的伟大精神。
(二)处在故事节点,推动情节转折发展的歌曲
在影片中,《送别》和《驼铃》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在影片中处于故事的节点,推动故事情节转折发展。刘峰被下放伐木连,所有人唾弃并与之划清界限,只有何小萍前来送行。这时《送别》响起,人物之间没有对话,握手之后行一个郑重的军礼,望着刘峰远去的背景,忧伤的旋律奏出了何小萍对他的不舍和对这一空间场域的绝望与不满。《送别》送走了刘峰,推动着情节转向另一个战场这一叙事空间。而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文工团宣布解散,战友们在散伙筵席上齐唱《驼铃》,大家举杯相送,泣不成声,表达对战友的离愁别恨以及对相逢的期待。以《驼铃》为节点,叙事转向了另一空间场域,大家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开启各自曲折的命运之旅。
在影片不能表达的地方利用歌曲便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可使片中人物的情感火苗迅速点燃观众的内心。《送别》和《驼铃》在故事的节点上很好地渲染了人物的情绪和烘托了场景的气氛,使叙事紧扣观众的心弦。
(三)展示青春,明示影片主旨的歌曲
歌曲《绒花》出现于片头和片尾,此曲是1980年出品的电影《小花》里的插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歌曲旋律优美,结构精致,表达了青春要绽放芳华,要有热血和硬骨,歌颂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高尚情操,兼具红色革命与抒情气质,最贴合影片追忆红色年代的青春主旨,歌曲充分表达了冯小刚和严歌苓以及那一代人的青春,所以被选为主题曲。
如果说《绒花》表达的是那个特殊年代占主流意识的青春,那么《侬情万缕》就是少男少女个体本能对青春的诉求。换言之,不论哪个年代,爆发的荷尔蒙是所有人的青春,少男少女都怀揣着对爱情的向往,只因社会规训而隐蔽。影片中,当大家听到邓丽君演唱的《侬情万缕》时,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被这种着重个人情感表达的抒情歌曲激起了内心深处的爱情涟漪。这不也正是青春的主题吗?
三、歌曲与电影相融,揭示深刻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