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鱼戏藻图》试析宋代绘画艺术创作风格

    

    摘 要:以《群鱼戏藻图》为例,结合中国鱼藻图绘画传统与宋代“格物致知”的文艺思潮,分析了宋代绘画艺术的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提出《群鱼戏藻图》所代表的宋代绘画,并不仅仅需要高超的绘画技术,同时也依托于画家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程度。

    关键词:宋代;绘画;风格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346

    1 《群鱼戏藻图》与中国鱼藻图绘画传统

    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一幅宋代佚名的册页小品《群鱼戏藻图》。此画形制为团扇面,绢本浅设色,高24.5公分,宽25.5公分,如图1所示。画面无款,右下角掀印“季彤平生真赏”一枚,方形白文。季彤,乃是清代鉴藏家潘正炜的字,这说明此画曾经由他收藏。原图裱边处,还钤有“虚斋审定名迹”朱文长方印一枚。虚斋,是清末民初著名书画收藏家庞元济之号。庞氏鉴藏,一向眼高,生平所编《历代名笔集胜》五册,收画凡八十余幅,无一不是中国历代绘画的至精名品;而此画作为鱼藻画的代表,即列于第二册中。在《集胜》书中,《群鱼戏藻图》原签题为“刘寀”,何以故宫原迹,却被标识为佚名?

    1.1 作者刘寀及其鱼藻图作品

    刘寀其人,生活于北宋神宗、哲宗年间,诗词既工,鱼藻丹青,也深得造化心源。《宣和画谱》云:“盖画鱼者,髻鬟鳞刺分明,则非水中鱼矣,安得有涵泳自然之态。若在水中,则无由显露。寀作之鱼,有得于此。他人作鱼,皆出水之鳞,盖不足贵也。由是专门,颇为士人所推誉。”而这幅《群鱼戏藻图》所描绘的,确实是几尾于水中安逸徜徉,自得其乐之鱼。《宣和画谱》另有记载:“虽风萍水荇,观之活动;至于鳞尾性情,游潜回泳,皆得其妙。”并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有《戏藻群鱼图》《落花游鱼图》等30余件。其中《落花游鱼图》长卷,现藏圣路易斯城美术馆,堪称鱼藻画一科中压卷神作;另有《戏藻群鱼图》,根据庞莱臣先生鉴定,就是北京故宫所藏的这幅《群鱼戏藻图》[1]。至于“佚名”之由,当是因为现今传世的很多宋人册页和团纨扇书画,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后人“改制”并“易款”而来,故一时甄别难决尔。其实无论这幅画的作者是谁,都不会对整个中国绘画史的研究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且往事悠悠,古人已不复见。我们只要知道这是一幅宋人小品中“应物象形”和“转移模写”的经典之作,便可在这炎炎夏日,静静坐以欣赏。除了偷得浮生一日凉之外,也能充分感受宋人对自然万物,那种有灵且美的博爱情怀。

    1.2 中国鱼藻图绘画传统

    《庄子·秋水篇》中,记载有庄周惠施同游濠梁观鱼一事。庄子看到池中群鱼往来自如,倏忽聚散,发出感慨說“倏鱼(即白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生一时别有会心,却已然达至儒家所言“无入而不自得”之境[2]。因为活泼泼的鱼儿,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万物生长,传承不息;且“鱼”谐“余”之音,有着祝愿丰收的吉祥寓意;而鱼藻,又同为水中密友。王建《宫词》诗曰:“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行处不曾过”;苏轼《行香子》词云:“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因此溯原种种,从北宋以降,鱼藻图渐渐地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题材。

    2 从《群鱼戏藻图》试析宋代绘画艺术创作风格

    在这幅《群鱼戏藻图》上,画家共绘有五尾白条鱼,其中三大二小,欢快地穿行于荇藻之间。整幅册页在绘画技巧上,基本沿用了五代流行的“勾勒填彩”法。该项画法,具有旨趣浓郁而墨线不显的效果;只不过这幅画上,“填彩”变成了“填墨”而已。

    2.1 《群鱼戏藻图》所体现的绘画水平及其成因分析

    我们仔细看《群鱼戏藻图》中那几尾白条鱼,身姿委婉,用的是没骨法晕染而成,非常充分地表现出了其光滑细腻的质感;所用线条则圆润流畅,把黑脊与白肚之间的过渡描绘得非常自然。除此之外,鱼的神态也刻画得无比逼真,其瞪眼张嘴的样子,真是令人不禁莞尔。而在构图上,可以看到,这五条鱼的游向各不相同。或蓦然回首,或琵琶半露,层次远近分明;荇藻则一为飘带状随波起舞,一为松针状玲珑有致,极富动感,生动活泼,实为画鱼名作,非宋代画院大家手笔,难以至此也。

    何以宋代画家的写实功夫一深如斯,出神入妙,臻于化境;直教后世无数画家,望尘莫及?因是两宋时期,理学盛行,时有大儒程颐朱熹,大力推崇“格物致知”,也就是要细心推致事物的原理法则,而归纳为有用的知识。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两宋画院的画家们潜心体验自然,细致观察其画笔所描绘的对象;由是,花鸟鱼藻等画科门类,一时间发展迅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宋代的画家,并不仅仅满足于真实地再现自然而已。他们在重现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身对于天地万物的深刻思考。正如葛康俞在《中国绘画的回顾与前瞻》中所言,中国绘画到了唐宋年间,出现了一个大转折:唐以前绘画是,“如其谓画,毋宁谓图的画”;而唐以后至宋元绘画,“如其谓画,毋宁谓写的画”。图以功力现,写看蕴藉深。这个蕴藉,就要依托于画家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程度了[3]。我们现在看这幅《群鱼戏藻图》,除了看到画面上白条鱼的栩栩如真,画家那对于自然生机穷穷不尽的追求,不也正一同跃然于纸上么?

    2.2 从《群鱼戏藻图》分析宋代绘画艺术创作风格

    从《群鱼戏藻图》这幅画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北宋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已经从以往的一味重视形似,强调真实,甚至过分追求质感的特点,渐渐地转变为在对景“写生”的基础上,以细致入微的描绘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这种转变的最强大推动力,当是来自前朝开创文人写意画一派的大宗匠——王维。随着文人画广泛地兴起,以苏轼、文同、米芾等为代表的大家,借“写生”描绘自然的景致或花鸟鱼虫,草木果实等形象,追求抒发自身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神韵。而这“似与不似之间”之中的不似之似,恰恰也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中最为美好的那一部分。

    3 结语

    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群鱼戏藻图》这一幅画展开,然后溯源传统,我尝试分析了宋代绘画艺术创作风格。可以说《群鱼戏藻图》并不只是一幅普通的传统绘画而已,它所承载的“格物致知”的内容和“天人合一”的风格代表了华夏艺术辉煌的过往,而其所蕴含之“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义,更是指向未来的。

    参考文献

    [1]文汇报.文汇报史略[M].文汇出版社,1988.

    [2]达世奇.中国书画新论[J].上海艺术家,2014(2):60-65.

    [3]葛康俞.中国绘画回顾与前瞻[J].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作者简介

    陈思聪(1986-),男,汉族,浙江桐乡人,硕士研究生,浙江省工业设计师,浙江省高级工业设计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