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李永沛
摘要:视听教育,是指根据教育理论的引导,采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方式,大力提高学生使用感官功能进行计划性的信息传递的过程。这种教育方式最早诞生于美国,通过使用这种有计划地传递信息的手段,以收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成果。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记忆速度,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关键词:初中语文;视听教育;高效课堂;应用策略
视听教育这种新型的教育思维是在几年前的实践中创新出来的,过去的教育方式主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沟通来进行知识的传递。这种方式沿用了很久,但是目前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单单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阶段,现如今有关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和转变,使传统过于单一、生硬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變、丰富多彩,这时视听教育便诞生了,这种方式摒弃了过去的陈旧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了新的教育思维和理念。
一、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感受
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感官。情境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感官的感应,通过采用视频、音频等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的、熟悉的情感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亲身体验的真实性。语文教材内容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品格。运用情境教学手段能够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后续教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三峡》这篇课文时,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手段引入新课内容。从内容和字数来看,这篇课文篇幅虽小,但是却生动地刻画出了三峡的自然风貌和秀丽山水。读完整篇课文之后便能理解它的含义,领略了作者文字的美妙之意。虽然大致读懂了课文内容,但是针对文言文的学习来讲,学生还是兴趣不足,比起理解现代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让学生逐字逐句去翻译文言文,将会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最后一点兴趣都消失的无影无踪。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用多媒体将这篇课文的影像资料和图片配合音效播放给学生看。学生看到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之后,就会惊讶于如此美丽的景色,然后教师顺势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问大家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之后有何感受,并对学生说: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你们想不想知道古人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子的?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教材,这种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兴趣,并且为教师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二、角色阅读,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
角色阅读是一种情感体验,它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常用手段。通常情况下,角色阅读是按组进行,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境,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角色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材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修养。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角色阅读,因为这篇课文涉及到的人物比较多,每个人物的个性又都很鲜明。课文中于勒哥哥菲利普的人物特征是对于勒既表示可怜同情,又碍于生活压力而不能对于勒实施实际的帮助,纠结的情感使他的人物特征很鲜明。这种人物个性鲜明突出的文章,特别适合学生分角色扮演,通过阅读使他们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另外,通过阅读,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和语气去表达课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更加促进掌握人物的内心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揣摩,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意义。
三、微课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微课被引入语文课堂。微课是视听教育的主要展现形式,它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手段,在用时很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传输大量的知识点,精炼重点,便于学生总结与归纳。微课常用于语文课堂中,它能够化繁为简,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轻松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定风波》这篇课文时,教师处理音频、视频、文本、图像,并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利用这些特殊效果给学生创造出“我”一个人走在郊外的路上,突然遭遇了大雨,看见大家走的都很狼狈,只看见有一个人悠然自得的行走,边走边欣赏着当时的风景,寒意习习,回头望去,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学生通过这些画面感受当时诗人的创作意境。微课的优势是能够将学生更加生动的带入作者的创作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这首词的印象和理解,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采用微课的方式辅助学生创设情境,使抽象、枯燥的古诗词变得更加形象、具体。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视听教育的优势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视听教育手段虽然已经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但是还需要相关研究专家更加细化应用的细节,完善应用的过程,需要我们教育界同仁不断地总结与发现,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张廉清,李春枝.视听教学法初探[J].医学视听教育杂志,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