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学习教育问题的研究
黄文泽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课外教育存在的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管理松散、自主性差、潜在功能缺乏等问题,分析了当下高校课外教育的不良表现,提出了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资源、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等方案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学习;学习氛围;就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170-01
当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经历了高中的腥风血雨,很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有充足的学习欲望,但大学反而是一个极其需要自主学习的阶段,导致现在大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一、大学生课外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外教育的认识不足,人力财力投入不足
很多人认为课外教育不是非常重要,课外教育中的科研竞赛是给有兴趣的学生拓展学习的,而一些活动类则是学校团委定期举行的学生干部培训班,课外考证实习这种则是未来多年后工作时可能会用到的。当下,很多高校的课外学习多为自主性的,学校没有明确的规划,没有明确的部门管理,缺乏相应的指导老师,再加上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大学生课外教育看上去更像是业余爱好,以致于课外教育质量在大学生中参差不齐。
(二)管理机制松散,学生自主性差
很多高校对课内教育即课堂教育管理严格,会定期进行课堂听课、教学质量抽查、课程研讨等,但到了课外教育则管理松散,多数情况下,学校会提供网络课程供大学生课后学习,但并没有明确表明需要学习到什么程度,需要完成多少作业,很多时候只是班委自查。加之现在高中的学业让学生苦不堪言,到了大学,很多人开始放纵自我,对自己也没有课外学习的要求,脱离了老师和父母全天制的管束后,很多人沉迷于游戏和电视剧,课外学习任务仅仅是播放完毕甚至共享截图而已,这让大学生的课外教育变得有名无实。
(三)课外教育的潜在功能有待开发
课外教育的潜在功能还有待各个高校进一步的开发。当下,学校统一组织的课外教育大多是一些创新创业类或者思想政治类的视频短片,而高校的课外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很多时候,图书馆的大量藏书仅仅作为展览品,学校大价钱购买的学习软件和系统也仅有部分人触及,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参与度大大高于开展的科研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设立的素质拓展学分大多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讲座获得,而真正针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等级考试、知识拓展的少之又少。
二、大学生课外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充分发挥学校资源
大学生的课外教育系统建设很有必要,在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推行第二课堂的教育,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体育竞赛、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实行导师制。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总负责,各个全职的教师轮流进行辅导;社会实践不局限于寒暑假,平常空闲的周末也可以进行短期社会实践;学术科研并不用全指望硕士和博士时期,本科生也可以开始尝试项目的调研、数据的归纳、论文的书写等;学校不用强行规定每个门类的具体学习要求,只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门类,修满对应的学分,因材施教。
(二)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就是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当下很多高校学生一直处于混日子的状态,考试凭借老师考前给的考点才能勉强及格,课外时间全在宿舍里不动。应该在提升课堂质量的同时提升课外教学的质量,并让优秀的学生带起头来,带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互相比拼的态势。
(三)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
课外学习不同于课内学习,课外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未来的能力。学术科研、学科竞赛为以后升学的学生做准备;创新创业教育给那些未来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机会;社会实践、实习体验给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提供良好的适应社会的机会。增强大学生就业升学的危机意识,可以让学生们形成主动进行课外学习的氛围,外面的世界复杂多变,只有充分利用好课外学习的时间,才能在日后有更強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紫菱,贝淑华.“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应用于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大众文艺,2019,(18):236-237.
[2]王韬,周玉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O2O教育模式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9,(9):69/86.
[3]廖吉林,杨加猛.高校微课建设与应用问题研究——从教学管三个角度[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0):168-171.
[4]向文婷.互联网+背景下优化高校会计专业教与学基于学生视角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18,(7):169-170.
[5]李梦颖,刘子超.在校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与研究——对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的抽样调查[J].北方经贸,2017,(3):51-53.
[6]李毅昂.大学生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与职业,2010,(35):183-185.
[7]王再新,胡明宝,黄金盛,张云.当前大学生课外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社会科学家,2004,(6):7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