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科学准备,自信快乐入学

    虞永平

    所谓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就是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全程、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从根本上解决焦点问题。为此,我们约请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从数学学习、绘本资源、幼儿园主题课程等角度来谈谈如何让幼儿园、家长为幼儿入学所作的准备更充分、更科学。

    “入学准备”本来就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幼儿园通过教育自然能实现“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的目的。但是,今天这个问题已成了一个全民关注的问题,尤其成了部分家长焦虑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担心如果在幼儿园里幼儿对入学毫无准备该怎么辦。其实,幼儿园不存在对幼儿入学毫无准备的状况,正常的幼儿园教育包含三大任务,第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是幼儿园教育最核心的任务;第二是为入小学做准备;第三是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解放妇女的劳动力。由此可见,为入学做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所合格的幼儿园就具有为幼儿入学做准备的功能。幼儿只要接受了合格的幼儿园的教育,就能适应小学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园对幼儿入学不可能是毫无准备的,但的确存在准备不够充分和不够科学的问题。

    一、全程、全面做好入学准备

    为幼儿入学做准备是幼儿园的一项基本任务,幼儿园一直在努力地落实。很多幼儿园在入学准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基本制度和基本举措。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入学准备有两个基本特点。

    第一是全程准备,突出重点时段。所谓全程抓,就是把入学准备贯彻在幼儿园三年教育的全过程。入学准备不是到了大班才突击进行的,它不是突击工程,而是全程准备、长线准备。幼儿在小班养成的很多习惯会对中班阶段产生影响,在中班阶段养成的很多习惯会对大班阶段产生影响,很多影响是连贯的,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虽然幼儿园没有给每一件工作都贴上入学准备的标签,但是它们都具有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的作用。幼儿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的提升、理解能力的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都是在为入小学做准备。幼儿园做的每一件事情,从生活到学习到自我服务等,幼儿园每一项活动,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学期的活动,都是在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这是全程的准备。在关注全程准备的同时,还要抓重点时段。到了大班,尤其是大班下学期,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了,要让幼儿通过参观、交往、模拟等很多活动更真实地去了解小学生活,比如,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小学生在干什么,小学老师是怎样上课的,希望幼儿能够对小学产生向往,让幼儿产生自信。所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核心内涵就是全面、科学准备,自信、快乐入学。

    第二是全面准备,突出重点内容。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每一方面的发展对幼儿的成长都很重要,每一方面对幼儿进入小学以后的进一步发展都很重要,如基本经验、生活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社会性、情感等,每一方面都不能少,每一方面都应该得到发展,这就是全面发展。因此,仅仅把数学和拼音作为入学准备的内容不但是不全面的,而且是不适宜的。在全面进行入学准备的同时,还应该强调重点内容。例如,进入小学以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从幼儿园阶段主要依靠直接经验学习,转变成了主要依靠书本和文字符号来学习,这就需要让幼儿开始对文字符号感兴趣,尤其到了大班更应培养幼儿具有坚持性,更应培养幼儿具有任务意识和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等等。幼儿园会将这些重点内容纳入课程,纳入生活,逐步准备。

    有些幼儿对入小学有惧怕的心理,这一方面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尤其是心理上的准备不充分,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家长常用小学学习、小学老师恐吓幼儿,把小学和小学老师“妖魔化”。事实上,绝大部分小学老师是和蔼可亲的,是慈爱善良的。所以,幼儿不害怕入小学,具有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但是,个别小学老师可能的确跟家长说过要让幼儿到外面去补拼音等知识,不然幼儿入小学后会跟不上。有个别小学对小学生学拼音和汉字还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以通知形式要求家长。的确,有极少数小学老师的态度有点让小学生害怕。其影响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但会加速传播,会不断放大,一个老师的作为会影响一所学校,一所学校个别老师的作为会被放大成小学对幼儿园的共同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会放大并不断传播。传递正向的声音,消除一些负面的声音,让大家朝着科学准备的方向前行,这就是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价值所在。

    二、从根本上解决焦点问题

    为入小学做准备,是幼儿园、家庭和小学的共同任务。大部分小学一年级老师和蔼可亲,小学也在改变作息时间,改变教学方式,也在为小幼衔接而努力。看到很多小学老师写的论文,不少内容涉及小学教育生活化、小学数学游戏化、小学语文情景化等,这体现了小学教育改革在朝着活泼、生动、有趣的方向发展。按道理,幼儿园的孩子到小学应该是很好适应的。那今天孩子入学准备的问题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成人对儿童发展和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不足,尤其是家长。家长的认识非常重要,因此“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重点要面向家长,让家长了解和理解幼儿发展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和理解一些学前教育的基本常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真正实施科学的教育。入学准备是幼儿园应该做的重要工作,但是完全靠幼儿园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入学适应和小幼衔接是一定要由小学参与并开展深入研究的。小学应作出适当的调整,让入学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小学要对空间、时间、制度、组织方式甚至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不能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同等处理。

    第二个问题是依规施教没有根本落实。国家出台的《小学课程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小学课程和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规章,是遵循儿童发展和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防止幼儿园和小学抢跑以及超前教育的重要保证。但是,《小学课程标准》和《指南》没有落实到位,“超纲”和“抢跑”的超前教育依然存在,给入学准备添加了不必要的压力,给儿童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还给一些家长增加了焦虑情绪和经济压力。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指南来教育,实施小学教育“零起点”,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就是要求小学和幼儿园按照国家的要求实施教育。

    第三个问题是科学衔接没有有效落实。科学的入学准备和有效衔接是建立在有质量的教育之上的,但部分幼儿园的教育观念不够正确,对《指南》要求的理解不够到位,课程内容不够完整,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少数幼儿园还存在强化训练、超前教育的现象,这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质量的,也是违反儿童发展和教育规律的。还有一种现象必须引起注意,表面上幼儿园环境比较丰富,也有各类活动,幼儿也在从事活动,但是材料缺乏层次和更替,教师在幼儿使用材料时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没有引发幼儿真正的学习,没有引发幼儿的思考,幼儿没有获得基本的素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要避免的。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所以提升教育质量是关键。

    三、在回归中走近科学

    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经历两个有差别又关联的教育机构,但是不要把这些差异看得太大,幼儿园和小学都是面向儿童的教育机构,儿童也在长大,只要我们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规律的,儿童是有能力去适应的。儿童的入学适应不只是教的结果,其主动适应能力所起的作用不能低估。其实,很多入学适应问题是对儿童的要求太高才被看成了问题,或者是有些自然现象被人为地放大成了问题,从幼儿园到小学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不要把它看作是翻山越岭、跨越深沟大壑。我们相信,只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幼儿园真的提高质量,小学真的做到“零起点”,就是从起跑线出发,或者说是在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拿过接力棒,入学准备就不应该是问题。只要我们真正本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初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教育问题。要有效做好入学准备和小幼衔接工作,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回归规律。学前阶段,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存在着一些不了解、忽视甚至无视规律的现象。超前教育、强化训练等行为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也给幼小衔接制造了紧张的气氛,这就是由规律缺失造成的。所以,幼儿园和小学都要严格遵守儿童发展和教育的规律。我记得,2016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受教育部的委托拍摄幼小衔接宣传片,邀请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介绍他们在小幼衔接方面的经验。该校要求即将迎接一年级学生的老师到幼儿园大班去观察,写观察记录,回来以后做教研活动,分析大班幼儿的特点是什么样的,思考小学应该如何衔接。这就是抓住了儿童发展的规律。

    第二,回归常识。我们现在很多做法是背离常识的,幼儿园之所以被称为幼儿园而不是“小小学”,就是因为幼儿的发展处在一个与小学生不同的阶段,他们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书面符号学习还不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因此,那么小的幼儿不需要学那么难的文字符号性知识,而是要在感知、操作、体验、交往和表达的过程中积累直接经验,充实人生的基本经验。我们应该把握的基本常识就是幼儿园按照《指南》,小学按照《小学课程标准》去施教。当前,违背教育常识的行为比较多,这是不利于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科学衔接的。

    第三,回归理性。成人要回归理性,尤其是家长。家长不能回归到理性,就会做出很多不适合幼儿成长的事情。家长不要让幼儿从幼儿园请假去参加所谓的入学准备班,不要让幼儿入学前就经受那么沉重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他们入学的热情。要让幼儿有时间成为幼儿,幼儿毕竟是幼儿,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回归理性也能让家长少花点冤枉钱。

    第四,回归专业。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是专业人员,对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比家长把握得全面而准确,教师应该很清楚入学准备是什么,如何进行小幼衔接,教师应该是家长的指导者和示范者。教师会对家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引导家长非常重要,教师要非常谨慎和科学地引领家长,共同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最后,回归和谐。所谓和谐,就是幼儿园、小学还有家长、政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儿童的发展多做有益的事。当前,个别地方出现的幼儿园、小学及家庭之间的埋怨循环、训练循环、强制循环,对于幼兒的发展和入学准备是很不利的。所以,大家要共同努力,给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生态,让幼儿快快乐乐地去上学,在小学健健康康地成长。

    (本文根据作者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江苏无锡沙龙活动中的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