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探析
刘珍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情分析也越来越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多数学情分析的文章是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研究,且多数研究停留在经验判断层面,而对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则关注不足。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四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为学情分析确立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情 学情分析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钟启泉曾指出“学的课程”的概念是建筑在社会建构主义的学情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脱离了情境的学习不能说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与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对所面临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读。首先把学习看作是人同周围世界交互作用的是皮亚杰,在他看来人的认知发展是基于“同化”与“调节”这两个要素的均衡而产生的。在这里“同化”是指学习者凭借自身的图式理解外界信息;“调节”是指依据外界的信息变更图式。就是说,所谓“学习”并不是把外界的真理原封不动地储存下来,而是学习者把知识纳入自己的图式之中,而自己的图式本身也处于不断重建的过程。这种认识就叫做“建构主义”。[1]
关于建构主义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曾有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鱼牛图》,这也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鱼和青蛙都是在池塘里长大的好朋友,青蛙长大后离开池塘,想去外面见识世面。过了不久青蛙回到了池塘,鱼请青蛙向它讲一讲外出时看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东西。青蛙就向鱼讲述了它见到的奶牛,青蛙说奶牛有四条腿,鱼就在脑海里想象着一条长了四条腿的鱼。青蛙又说奶牛还长着犄角,鱼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个长了四条腿的鱼的身体,并且头上长着两只犄角。青蛙又说奶牛爱吃青草,而且肚子下坠着一些粉红色的奶袋子,鱼就又再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图画:一个长着犄角和四条腿以及一些粉红色奶袋子的鱼的身体。总之,无论青蛙怎样描述,在鱼的想象中总带有鱼自身的特征。这就告诉我们人总是用它已有的而且相信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必须去做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或者叫儿童已有的认知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将要达到的水平。维果茨基把儿童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即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儿童根据成人的指导或与其他儿童合作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他主张教学所教的内容应高于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教学要带动儿童的发展。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予以充分的考虑,又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学生和学情以及教学内容都有非常充分的了解。
比如浙江省特级教师蒋军晶在教授《祖父的园子》时曾有一个片段就特别明显的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关注,片段节选如下:
在蒋老师教学生学习完概括之后,又有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学习活动:
蒋老师:“学习这篇课文重要的一点就是概括,但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你们自己读课文,拿起笔来,你们觉不觉得这里面有一些话大意上很啰嗦,尤其是排比句。如果大家也这么觉得,并且发现了这段话,请你把它画下来。”(学生活动中,老师巡回)
蒋老师:“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地认真聪明,我看80%的同学都找到了这一句。好的,请你来读读看。”
学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蒋老师:“这一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
(学生自由读、互相试背。在老师的带领下老师隐藏一句,学生背一句,气氛非常热烈)
蒋老师:“为什么大家可以这么快把这段话背下来?”
学生:“里面的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忆”
蒋老师:“有没有这个感觉,都是差不多的,愿意干嘛就干嘛,愿意怎样就怎样。所以很多人说这种写法很有趣,算是排比,也是反复。特别的写法肯定蕴含着特别的感情,萧红反反复复的写,我们也來反反复复读一读好不好?”
(于是,同学们在蒋老师的带领下由慢到快一遍一遍的读起来。)
蒋老师:“你看,萧红这样反反复复地写,我们刚才也反反复复地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大家对里面的倭瓜、黄瓜、玉米有什么感觉?”
学生1:“写得自由、悠闲”
学生2:“自然”
学生3:“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时,只能粗略了解文章得大意,不一定能想到了解文章中对于语言的独特描写是体悟作者情感的关键,这就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并带领学生反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体会这些语句所传达的作者那种自由、悠闲、无忧无虑的感受,认识到老师所讲的“特别的写法肯定蕴含着特别的情感”这句话的含义,这就是在成人指导下的儿童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优秀的散文语言极富个性化色彩,能够精准传神地书写作者个性化情思,蒋老师在这里所做的就是帮学生找到那些精彩传神的语句,“为学生真实的感受这些语句所传达的作者个性化的情思提供支架,并使学生的阅读感受更加地清晰化、合理化。”[2]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的智力内涵应该是多元的,他认为人的智力可以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这七种智力成分包括:(1)言语智力(2)逻辑数理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运动智力(6)自知智力(7)社交智力,每一种智力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系统,但它们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彼此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那么那些外显的智力行为也就随之产生了。因此廖书庆认为“在备课时需要了解的学情是多方面的,除了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外,还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性格气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等影响学习的各方面因素,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挖掘。”[3]在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才能使学生的内部智力与外部智力得以充分发展。
例如,有位教师在进行以“吟诵青春”为主题的现代诗歌赏析课时,当关于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点讲解完之后,教师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教师:“在你的心目中,有没有曾经打动过你的现代诗歌呢?”
(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但仅提到《再别康桥》《乡愁》等几首名作。)
学生:老师,我突然想到几句诗,想背出来请您听一听并评价一下。“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台下同学听到后情绪顿时高涨,而且有几位同学抑制不住大喊:“菊花台!”“菊花台”!)
教师:“很高兴你把它称作‘诗许多优秀流行歌曲的歌词其实就是一首首不错的现代诗歌。同学们能关注到歌词,证明你们很喜欢这首歌。词作者是台湾的万方山,老师自己也很欣赏他。他的歌词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歌词充满画面感。”
在上述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位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观察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在围绕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转换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能感受到语文的无处不在。这位教师的做法一方面突显了他兴趣与知识面的宽广,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他驾驭课堂的智慧,灵活多变。这里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音乐智力”的肯定与维护。教师在关注学情的基础上,恰当引导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了因势利导、顺应学生学习需求,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且更为高效。
四.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可以把人类众多复杂的需求进行分类,这些需求大致应分为七大类,包括:(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这七类需要前四类可以归为基本需要,后三类则为高级需要,又被称为心理需要或生长需要。低级需求必须在高级需求出现之前得到满足,当低级需求获得满足时高级需求便涌现出来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在生理上是安全的,情绪上是稳定的,然后才会有“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求。正如崔允漷所说“一位疲倦或饥渴的学生是不太可能认真听讲的,同样,感到焦虑或沮丧的学生也不太可能动脑筋去克服困惑、整理思路以弄懂课堂内容,甚至连作业都只是应付了事。”[4]
只有当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高级需求才会出现,才会有追求知识、发现真善美的渴望。那么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及学习环境,这里将重点关注学校及教师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在《“窗户”的学问》一文中提到,她在课堂提问时发现一位学生总是“把头埋得低低的”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才慢慢抬起头,目光时聚时散、恍恍惚惚。她发现这位同学因为成绩不好,在班级中没有归属感,因此对于课堂学习缺乏兴趣。后来她对这位同学的作业进行分析,课后又找她谈话,鼓励她积极思考学习,与同学们多多沟通交流。在于漪老师的关注与爱护下,这位学生慢慢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在班级中体验到了归属和爱的感觉,也体会到了于老师给予她的尊重,过了半年左右,于漪老师发现这位学生上课时目光集中了、稳定了。对于于老师的课堂提问,这位学生终于主动地给出了流利且准确的回答。由此可见一位老师对于学情的体察是多么重要,只有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那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才会得到满足。而只有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那些高级的认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才会接着显现。
五.小结
通过对于以上案例的分析论述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學情进行了解分析,因势利导、才能帮助学生学习进步。而学情分析只有在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引导下才会显得科学有据,而非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那么无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需要重视这些理论基础,对于这些理论基础进行了解和探究并力求将其运用于具体的教育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之中。也正如钟启泉在一篇论文中所说:“在做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情,认识学生需要,谋求学习的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整合。”[5]当教育研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时,教育事业在实践层面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5]钟启泉.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
[2]王荣生,步进.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廖书庆.如何把备学生真正落到实处[J].基础教育,2009(6).
[4]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项目情况:2019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学情视域下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编号:SJCX19-0173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