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视野下合理实施体能练习四策略
吴寅文
摘? 要:随着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如何合理实施且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体育课组织体能练习的主要困惑。通过实践研究,本文提出四点策略:依据“会能度”合理安排体能练习;相互促进,“促体”不宜“坏技”;有的放矢,根据“敏感期”统筹安排;监测强度,合理选择与调整。
关键词:全面发展;体能练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8-0031-02
历经兴盛、淡出、回归及重塑,体能练习在当前体育教育背景下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下,体育“课课练”已成为体能练习的代名词[1],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经过历年的研究与发展,已形成共识:“课课练”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选择的内容要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2]。毛振明教授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是在每堂体育课中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可以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的身体练习,并科学地实施这些练习。”[3]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方面,体育教学内容包括跑、跳、投、体操、球类等项目,随着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如何合理实施体能练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组织“课课练”的主要困惑之一。
一、依据“会能度”合理安排体能练习
传授技能和发展体能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两大任务,处理好主教材技能教学与课课练发展体能之间的关系是合理实施体能练习必须要考虑的。学生基本体能的发展是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董文梅、毛振明教授在研究中根据运动技能会与不会之间的区分度将运动技能重新分类,会能度系数越低,表明运动技能学会的难度较高,会与不会有明显的区别[4]。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技能的“会能度”调整教学方法。
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基本运动素质的保证,就如学生若无法很稳定地拿住实心球又如何去学习投掷实心球呢?因此体育“课课练”首先应考虑发展针对主教材练习中需要加强的某种身体素质。会能度系数较低的完整运动技能新授课教学,在主教材的基本教学环节中,常采用分解教学方法降低动作难度和速度进行教学[4],从而导致运动教学练习密度和强度不足,对专项素质的练习量不够。在这类课的教学时则需要在“课课练”中延续对此项素质的练习,为该教材的单元教学打下基础。
另一种情况是,会能度系数较高的技能教学或者是会能度系数较低的技能巩固阶段的教学,主教材练习次数较多,对身体某个部位的练习很充足,“课课练”的内容则需要从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合理安排,做到上下协调、统筹安排。如跑类教学可考虑选择上肢练习作为“课课练”内容,投掷练习可选择下肢练习为主的“课课练”内容;主教材的练习以发展速度素质为主,“课课练”内容则可选择发展其他身体素质。
二、相互促进,“促体”不宜“坏技”
学生基本体能的发展是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课课练”作为发展学生基本体能的手段,两者之间应互相促进,不能因为“课课练”内容的不合理而对主教材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负迁移。特别是很难或较难掌握的技能单元教学的前几节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在认知阶段和分化阶段,条件反射建立不稳定,遇到新的刺激会出现多余或错误动作。这两个阶段“课课练”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如何促进技能的巩固,绝不能本末倒置,为了发展体能却破坏了技能的形成。如:原地肩上投掷轻物的教学,教师在“课课练”环节中采用分组定时投轻物比多的练习,短时间内由于竞赛的缘故,学生的投掷次数大大提高,体能得到了发展,然而一节课辛苦建立的正确动作表象却因为学生在兴奋比快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动作而遭到破坏,对技能的教学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有的放矢,根据“敏感期”统筹安排
“课课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对“课课练”内容的安排就应遵循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统筹安排“课课练”的内容。
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过程有其不同的年龄段敏感期,在学生不同的年龄段适当合理地多安排与其敏感期相应的身体素质“课课练”内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速度素质中动作频率的发展敏感期在7~11岁;位移速度的发展敏感期在10~13岁;力量素质的发展敏感期男孩在12~14岁,女孩在10~12岁;耐力素质的发展敏感期男孩在14~16岁,女孩在12~14岁;柔韧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在5~10岁;灵敏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在7~12岁。速度與力量素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宜在教学安排中多安排练习课时。根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点,把握循序渐进原则,特别要注意的是力量素质不宜进行强度过大的练习,常采用克服自身重量的强度,避免静力性的力量训练;少儿阶段的耐力应以有氧耐力的发展为主。
其次,长时期的单一身体素质练习易造成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均衡,在安排“课课练”内容时不仅需要结合敏感期有的放矢地进行重点安排,而且应注意从长远角度,统筹安排,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和科学的发展。
四、监测强度,合理选择与调整
对于“课课练”形式与内容的探索从未停止,一个锻炼内容引入到“课课练”的练习时需要进行强度监测的验证。“课课练”在运动强度的把控上需要合理,体育教师要养成监测运动强度并调整教学过程的习惯。
运动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常规指标,一般认为心率在每分钟110~120次至170~180次,心脏功能将得到较好的锻炼。采用10秒心率监测法即每10秒心率达到20~30次,在安排“课课练”内容时可根据学生10秒心率监测的数据及时调整该练习内容的次数与强度,使得练习更加科学高效。
毛振明教授在研究中提出了几个简单的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测方法:学生的脸是否在体育课后红扑扑的;学生在体育课中有几次中度的气喘;学生上完体育课应有微汗;学生上完体育课的第二天肌肉会酸痛;学生主观评价时会说“有点儿累”[3]。“课课练”环节应处于体育课的强度高峰,因此把握“课课练”练习时学生“红、喘、汗、累”,第二天问一问是否“酸”,就能简单地判断该“课课练”内容是否适合作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或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
参考文献:
[1]吴亚香.对体育“课课练”的再认知[J].中国学校体育,2017(10):35-36.
[2]高胜光.体育教学中“课课练”研究综述[J].运动,2012(16):9-10+32.
[3]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31(1):24-27.
[4]董文梅,毛振明.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