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半百比现象”与“中部突围”内江策

    李后强

    四川省省长尹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全省GDP超过4万亿、增长8%。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事件、大跨越、大转折,是四川发展史上的新突破、新台阶、新标记,值得热烈祝贺。仔细分析,这是自然结果也是外力效应,既有结构变化也有功能调整;这是四川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更是创新爆发与开放突变整合的结果;这是因为四川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四川经济的“半百比现象”

    新阶段体现在:交通新规模、开放新水平、产业新组合、体制新再造、科技新贡献、战略新设计、经济新能级,引发四川经济发生了“半百比”巨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服务业占比超过50%、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超过50%、消费对经济发展贡献超过50%、自贸区外企占比达50%、全省新经济对工业经济总贡献超过50%,四川工业化正处于中期转后期阶段等等。这就是四川经济的“半百比現象”,这是一种质变,一种新境界,一种新阶段,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天府资源与外部资本结合的结果,是“关键少数”与广大群众苦干的结果。“半百比”就是“五十而知天命”,说明找到了人生真谛和发展规律。出现“半百比”后,经济要素的流向、种类、规模等都会变化,更多流向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因此市(州)县要做好迎接准备。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四川长期坚持对外开放,尤其是把“蜀道难”变为“蜀道通”,“四塞之国”变为“开放前沿”,水陆空、铁公机大发展,高速公路达7238公里、世界500强落户四川347家、外国领事馆17家、开通国际航线114条、双流机场突破5000万人次、开行国际班列2600多列、建设“四江六港”、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大关等,大量新的生产要素涌入四川,推动大发展。在四川内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的“5+1”产业体系发生了“协同效应”和“撬动效应”,完善了产业链,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都有,进入了价值链的正反馈良性循环。数字经济的渗透性和融合性极强,具有“催化剂”和“助推器”作用。五种万亿支柱产业,构成“五要素五角星”形态,具有黄金分割率(0.618)特点和斐波拉契数列结构,具有无穷魅力和想象空间,相当于五驾马车牵引四川发展!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军民融合、天府新区、自贸区、科技城、高新区、经济区等,带来创新波动,引发创业冲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正在发生“化学反应”,市县经济百花齐放、竞相发展;“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正在吸引全球客商,化学反应向“核反应”升级,将释放更大能量。

    内江发展策略要跟上

    在四川GDP总量超过4万亿的“半百比”形势下,内江发展策略要紧紧跟上。内江区位非常特殊,处于北纬29——30°、东经104——105°的地球金腰带上,在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地理中心,是交通枢纽和要素汇集点,素称“川南咽喉”“巴蜀要塞”。历史2000多年,“资阳人”,五万年前。文化厚重,名人众多。资源丰富,天然气达600亿立方米,页岩气超过5000亿立方米,炼焦煤7509万吨等。内江蔗糖鼎盛时期产量占全川68%,占全国26%,被誉为“甜城”。内江的文化符号是:甜城记忆、大千故里、苌弘老家、成渝中心。内江2017年GDP是1332亿元,在全省排第10位,位于全省21个市州的中间。因此,经济是处于四川中间状态,区位是处于成渝中心支点。内江发展战略是中部突围(崛起),尽快进入第一方队。

    在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如果把内江看成一个经济实体,其面积5385平方公里,处于第169位,与文莱一样大,比佛得角、卢森堡、毛里求斯等国家大一些。内江人口425万(占世界0.58%),在世界上排第126位,比新西兰、黎巴嫩等少一点,但比克罗地亚、毛里塔里亚、巴拿马等国家多一些。内江2017年GDP总量1332亿人民币,折合200亿美元,在全世界排107位,与阿富汗一样,比尼泊尔、柬埔寨等少一点,但比老挝、津巴布韦、塞内加尔、马里等多一些。因此,内江要有国家意识,就是敢于在世界舞台比武,敢于担当国家责任。土地、人口、区位都具备了,要研究如何突破思想障碍,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内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是可能被“撕裂”。重庆靠长江,主要面向东部发展,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四川靠空路和陆路(丝绸之路),主要面向西部发展,像唐僧西行。因此,四川与重庆的发展方向似乎相反,一东一西,形成“拔河效应”,不是“相扑效应”(抱团效应)。内江在中间,可能被“撕裂”。二是面临“量”与“质”双提升的压力,经济体量必须做大、质量必须提升。三是第三产业不够大(26%),而第一产业较大。四是面临“快道危机”,生产要素“一晃而过”,不能留下。五是“一仆二主”,被两个特大城市“吸血”。这是“中部塌陷”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高速、高铁贯通后,过去可以留在内江的要素,都去了重庆、成都。快速通道的正效应是“地皮收缩”“时距缩短”,出现“一体化”“同城化”“拉平化”现象。但负效应是生产要素“嫌贫爱富”“察言观色”“趋炎附势”,总是往有利的地方走。这就是资本的本性,逐利性、流动性、增值性、转换性等,一有机会就露出尾巴。

    大格局中的内江发展

    那么,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格局中,内江如何发展?

    一是明确思路。做大优势、转变劣势;化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总部在成渝、配套在内江”,这是总思路,甘愿做配角和陪衬,主动融入成渝城市群,发挥好“成渝中点、内外融通”优势。一定做到:左右逢源、上下通吃、成渝双挂、双城共振。

    二是盘活人才。“得人心者得天下”,争取人心是第一位。最重要的是抓住企业家的心,才能抓住企业家的钱。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是国家之间竞争的主体之一。企业家的遭遇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风向标。善待企业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

    三是打好五张牌。“区域牌”(成渝中点)、“怀旧牌”(甜城)、“名人牌”(苌弘、大千、笑秋等名人)、“生态牌”(绿色有机)、“沱江牌”(立项、治水、造景、运输、建城)。把“区位优势”转变为“货币数量”、把“文化优势”变为“眼球引力”、把“快道优势”变为“选择机会”。增强市场竞争力、占有率。

    四是形成五种效应。比如“支点效应”(撬动)、“灯塔效应”(照亮)、“磁场效应”(吸引)、“截留效应”(分流)、“相对论效应”(比较效应、快速取胜),发挥好“开关作用”“平衡作用”。关键是支点选在哪里?阿基米德用杠杆和支点撬动地球。支点要稳定、杠杆要长、个性要鲜明。一定要分流、截留生产要素(如资金、人才、技术、项目)。要货币不要货物,要人才不要人力,要项目不要盲目。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靠唯一性、支配性、主导性、源头性。

    五是建好平台和载体。建立国际规范的产业园区(科技、工业、农业、商业、物流、文创、金融等),承接产业转移、激发聚变反应。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世界一流的软环境,公平、便捷、稳定。办好教育,储备人才。

    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三权分置”(主要是承包地、宅基地),盘活土地经营权,变土地为资本。支持城镇人才、城市资本“上山下乡”,发展“共享经济”(土地与资本结合)和特色乡村旅游。

    七是发展“高次产业”。就是传统的一二三产业之外的新型产业。把产业进行组合(加法)、融合(乘法)。比如,农业与服务业结合办农家乐,就是1+3=4,第四产业,这是组合。如果是(1+3)×2=8,就是融合,用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方法办农家乐,就是第8次产业。比如在工厂,用无土法按照营养配方,制造蔬菜、水果,就是高次产业。用核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等发展农业,也是高次产业。利用新材料、新裝备、新医药、新能源、大数据等,大力发展新经济。

    八是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区域性的电商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等,吸引成渝两地消费者,成为区域消费中心。要有高质、时尚、价廉、方便的商品。可以考虑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城,因为成渝两地都有欧洲快铁、班列。

    九是搞好生态治理和有机食品。沱江治污,争取重大项目,力求沿江森林覆盖,把治水、造景、塑业、建城等结合起来。推进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地理标志(内江黑猪、塔里科血橙、七星椒、柠檬等)申报。生产“八卦鸳鸯酒”等保健食品饮料。

    十是办好文化活动。文化,就是人造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嘉陵江出武将、岷江出文豪,沱江文武双全。设立沱江文化论坛,突出生态文化、水文化、民俗文化、甜文化、武术文化(峨眉武术盘破门源自罗泉),把“资阳人”、古蜀文化、孔子、大千等整合,与河南、山东、台湾联办。保护糖厂遗址,与世界产糖大国古巴、巴西等联合建设“国际糖文化博物馆”(从古到今),普及糖尿病知识,建立反糖尿病国际组织。创作电视剧、歌曲、诗词等,因为一个人,点亮一座城;因为一颗糖,记住人间沧桑。

    要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英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就会赢。要以快制快,比别人更快。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速度越快,长度变短,质量变大,接近光速时,质量无穷大,长度收缩为一点,这是“中部突围”的内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