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往油菜坡

    阚晓晖

    又是一年清明节。

    四月的鄂西北,一片金黄。思念亲友的情绪与浓郁的菜花一起散漫开来,氤氲在鄂西北的青山绿水之间,铺排出一幅历久弥新的乡村图画。

    这里是油菜坡,是著名作家晓苏的故乡。晓苏出生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的保康。我是第一次来保康县,见到晓苏却是第二次了。去年五月,受竹山文友相邀,在上庸古镇聆听晓苏的文学讲座。晓苏讲课深入浅出、抽丝剥茧、风趣幽默,听者时而会意一笑,时而鼓掌共鸣。晓苏和蔼可亲,易于接近,让我感受到他那集儒雅、平和、博识于一身的个人魅力。

    看过晓苏的著作者都知道,他的小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地名,就是油菜坡。我很好奇,油菜坡是否与晓苏笔下的人物一样,也是虚构的地名?但当我们第二天赶往店垭镇,来到苏氏家族举办的清明大会现场后,就否定了我的怀疑。大会现场的会标上,写着“油菜坡苏系家族2019年清明大会”。我在停车附近的一户周姓农家里,与主人谈话了解到,这个村是望粮山村,苏家祖坟所在的山坡被当地人叫作油菜坡。由此可以肯定,作家晓苏笔下的油菜坡就是他心中故乡的代名词,他是怀着对故乡深切的思念而写作的。晓苏的家乡情如泉水,汩汩流淌,沁着油菜坡的花香,溢出了望粮山,流向了汉水长江,汇入了深邃的大海,泛波激荡在异国彼岸。从乡村出发,寻觅异样的城市风景,再回顾和守望故乡,乡村与城市在晓苏的笔下轮回呈现。这是不是晓苏的油菜坡之旅,抑或是油菜坡情节呢?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站在油菜坡,居高临下,远山如黛,四周金黄与新绿交替。我们沿着一条水泥路前进,经过一片树林,视野开阔起来,水泥路向左蜿蜒,一栋瓦房子连着一块文化广场出现在我们眼前。路两边桃树林立,桃花灿烂,如迎宾美女列队欢迎。我们还在欣赏桃花,却听到一阵夹杂着笙管、喇叭、鼓点的民间乐器声传来。走下去一看,原来是一支着红衣、戴红帽的老年乐队在演奏,迎接族人和嘉宾的到来。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年轻姑娘与帅小伙,一家又一家,一群又一群,在苏氏文化广场里自由活动,与亲人说话,与族人分享,诉说着彼此关怀,乡音中透着愉悦。这是一次热闹而温馨的家族盛会。每个人都是为了春天的相约而来,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而来。

    油菜坡苏系家族的清明大会自2012年举行首届以来,从无间断,已经八年了。如往常一样,2019年的大会依次举行了祭祖仪式,议事会作上年度工作报告,财务收支报告,表彰优秀人物和点评负面人物等核心节目。我仔细听了报告所作的负面人物批评,那是点名道姓,一针见血,不留面情的,即使如我般族外之人,也深深为这些人的那些事所汗颜。

    苏系家族清明大会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在常规节目中间,穿插了一些代表讲话、族胞发言、文艺表演等,既活跃了气氛,又彰显了地方文化特色。文艺节目很丰富,有歌手演唱、小品、唢呐独奏、方言脱口秀、诗文朗诵,在往年还有戏剧、快板、评弹等节目。我应保康女作家高明英邀请,一起朗诵了她的诗歌《又是一年清明节》。高明英的诗歌很感人。虽然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但我真情投入,用心领悟着诗歌里深厚绵延的思念和向往美好的振奋之情。

    祭祖仪式是清明大会的重头戏。家族议事会会长负责司祭,选派三名代表举高香领头,乐器班子随后,族人按辈分年龄排序,从大会现场移步,前往祖坟祭祀。苏系开山祖苏必刚,祖籍荆门,于清朝初期迁至此地,至今已传十二代,晓苏是油菜坡苏系家族第十一代传人。

    在司祭指挥下,苏氏族人大人小孩两百余人,面向祖坟排列静立,三名代表举香于前。司祭宣布祭祀开始,乐队喇叭手仰天吹号,号声悲咽,山野肃穆。三名代表长跪坟前,叩拜三下,敬三炷香。随后,司祭号令全体族人,向祖先三鞠躬。这一鞠躬,遥寄着对祖先的悠悠思念,再鞠躬,感恩祖先的艰苦创业,又鞠躬,牢记祖先同根同脉、同心同德的遗训。祭祀完毕,族人重回大会现场,继续其他议程。我随其他客人一起观摩了祭祀过程。这时,我看见晓苏还站立在原地,似乎在默默沉思,然后向前慢慢走了几步,跪伏于坟前,一下,两下,三下,深磕了三次。从集体鞠躬,到伏地磕头,体现了晓苏对祖先的敬仰,体现了他不忘来处和传承孝道的根本理念。

    大会结束后,苏姓同胞在文化广场聚餐,共敘家族史话,展望家族未来。油菜坡清明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苏姓族人,凝聚了共识,传承了家族血脉,彰显了家族文化。

    油菜坡之旅,让我见证了一个家族的血脉传承和凝聚的力量,让我触摸到鄂西北地域文化的脉络。为此,我从鄂西北的西北边向油菜坡致敬,祝福油菜坡的明天如春天般温暖,如春天般美丽,如春天般滋滋生长。

    阚晓辉,文学爱好者,现居湖北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