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类课文的教法设计研究
陈筱笛
[摘 要]在小学二年级的课文中,寓言故事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文体门类。如何教好寓言类课文,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关系极大。以《狐假虎威》和《我要的是葫芦》两篇寓言故事为例,分析寓言教学在中心思想、语言描写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性,并针对指导朗读、课文脉络分析等方面,提出贴近学情和适合课文体裁特点的教法建议,以便通过多种方式优化寓言教学。
[关键词]寓言; 教法设计; 指导朗读;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84-02
寓言故事有情节,有形象,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章类别,在统编版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的体裁都是寓言故事。笔者感到对于寓言教学,有许多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现在以第五单元《我要的是葫芦》和第八单元《狐假虎威》两篇为例,试着谈一谈寓言类课文教学时的“共性”与“个性”。
一、寓言课文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一)两篇寓言的共同性
1.深入浅出讲道理
“寓言”这种体裁,与童话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一个寓言都有其想要阐述的道理。为了表达一个处事立身的深刻道理,而编写一个简短故事是寓言的主要写作目的。因此,寓言是一种将讲故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体裁,其中讲故事是手段,是由显性的语言表达的;而讲道理是目的,但这种由寓言表达的道理,有的不是很直白地表达的,而是需要读者自我体会、感悟和概括,是若明若暗地藏匿于故事表达之中的。
《狐假虎威》和《我要的是葫芦》皆是如此,都是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这是二者第一个共同之处,这也是所有寓言的根本共性。同时,二者所讲道理又不是直接表达,而要通过读者自己的阅读,进行分析,实行自我提炼。
2.鲜明夸张塑造人物形象
寓言都要塑造人物形象,而且不少是借用动物来寄予人物的思想和习性,使之拟人化,成为人物的代表和化身。在人物塑造中,为了个性鲜明,多用夸张的手法,使得读者对人物形象印象深刻,对寄予其中的道理深信不疑。
《狐假虎威》和《我要的是葫芦》中,都刻画出了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狐假虎威》中,愚蠢的老虎和狡猾的狐狸刻画得活灵活现;而小动物们虽然着墨不多,也有着非常鲜明的表现。《我要的是葫芦》中,主要刻画出了一个愚蠢而不自知的种葫芦者。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会有人如此种植,在这里,老虎和种葫芦者的愚蠢,都是夸张之后的结果,把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放大,从而达到更强烈的讽刺效果。
3.生动的语言描写
寓言的语言非常考究,往往着墨不多,却很传神,显示出强烈、鲜明的表达效果。寓言的语言运用,在叙事中多用描写,注意变化句式,多用短句,追求活灵活现,逼真生动。
因此,《我要的是葫芦》与《狐假虎威》,另一个共性就是二者都具备生动的语言描写,做到了“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声口”。《狐假虎威》中,狐狸的语气一会儿故弄玄虚,一会儿虚张声势,都写得摇曳生姿,活灵活现。老虎的语言描写不多,但一只憨傻的老虎形象也跃然纸上。在描写语言的同时,神态、动作描写也都非常到位。《我要的是葫芦》更是以语言描写占了绝大部分篇幅。同时,文中还多处运用了的感叹句和反问句,以实现语气的强烈,节奏的紧凑。而邻居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也通过苦口婆心的劝说语言得以塑造,虽然寥寥几笔,却并不面目模糊。
(二)两篇寓言的差异性
1.表达中心思想各有差异
寓言的写作,寄予其中的道理是各有深浅的。本文所举两篇课例寓言的中心思想表达就是一深一浅的。如果说《狐假虎威》的中心思想是“似深而实浅”,那么《我要的是葫芦》的中心思想则是“似浅而实深”。
《狐假虎威》的难点,主要在对“假”这个字的理解上。由于本文源自《战国策》,“假”在这里是典型的文言文通假字用法,作“借”来解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对学生反复强调,但由于这一通假用法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仍然有学生容易混淆。但是,一旦解决了标题上的难点,本文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无甚难度,“不要借别人的威风,要有自己的本事”,是非常好懂的内容。
相比而言,《我要的是葫芦》语言表达看似直白、简单,其实中心思想并不浅显。它表达出“事物之间是有普遍、密切的联系的,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这一思想,其实是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缺乏深厚、丰富的生活经历支撑,想要对此领悟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课文阅读教学后,还是常有学生对此仍感困惑。
2.描写重点的不尽相同
寓言尽管运用叙事描写居多,但是各篇寓言描写手法的运用可以有所不同,或者是描写的对象类别偏重不一,或者是描写的风格特色不尽相同,或者是描写的节奏繁简变化多样。《狐假虎威》以语言描写为主,兼顾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三者都占一定的分量。而《我要的是葫芦》则以语言描写占了全文的主要篇幅,虽有心理描写但不算多。
二、寓言的教学方法分析
(一)寓言阅读要突出指导朗读
在小学二年级阶段,“有感情地朗读”一直是教学重点。而作为有角色、有情节的寓言故事,教学中指导朗读显得更为重要。训练朗读需要深入,不能浮于表面。
《狐假虎威》將角色作拟人化处理,因此,在朗读时,需要读得稍稍夸张一些也不为过。同时文中动物的个性都非常鲜明,指导朗读时,完全可以从老虎、狐狸、小动物三方面来考量。要抓住动物的性格特征和心态情绪的转化,以实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同时,这也是一篇非常适合儿童模拟表演的课文,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分配学生上台模拟,使之带上动作和表情来 “说”。课堂上如果只让少数几个学生表演展示,未免有忽略绝大多数学生之嫌。所以,在少数几个学生表演的时候,其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安排下,化身为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教师是“导演”,台上的小朋友是“主演”,台下的小朋友,既可以当观众,又可以当“群众演员”。大多数在座位上的学生要做好“群众演员”的角色,参与其中:一方面留心观察台上表演者的语气、神态,另一方面自己也要表现出小动物先奇怪、后惊慌的样子。如此,就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全班学生,一起参与进课堂教学的表演。此外,也可顺从学生欲罢不能的表现欲望,安排他们课余继续自由组合分角色模拟表演。
指导朗读不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还应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在对话以外更多地关注语言神态描写,理解其含义。比如说,领会狐狸的“扯着嗓子”,让学生加以强调表现,不仅要读出狐狸的性格,还要能够顺便落实学习“扯”这个生字。
(二)寓言教学要落实对话训练
寓言既然要讲故事,表现人物形象,就要写出人物的多样化活动。而对话交往是人物的一种最常见活动之一,因此,寓言也就多见对话描写了。语言的教学需要重视对话的阅读训练。在对话阅读中体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借助对话的阅读,领会故事寄予的大道理。《狐假虎威》侧重于故事情节,神态动作描写较多,采用这种上台表演形式,非常有利于加深印象。但相比而言,《我要的是葫芦》几乎全是对话和心理描写,显得更“平”。阅读训练中,不能把《狐假虎威》的方式,生搬硬套到《我要的是葫芦》的训练中。语言教学,可以让同桌练习对读,比比谁读得更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因为《我要的是葫芦》以对话为主,通过个性化的对话语言,表现出一个种葫芦人的形象,其间需要主要依靠读出各种比较强烈的语气,来体现人物的情绪。整个故事只有两个主要人物,同桌对读的方法再合适不过,只要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深入理解,梳理种葫芦者的心态变化过程,读出文中这个人物的心态改变,从不明就里到满不在乎,再到后悔莫及,就能够确保学生对寓言掌握到位。
(三)寓言分析要关注不同句式互换
句子的变化也是寓言的特色之一。不同的句式有不一样的表达效果。本课两篇寓言,文中出现了感叹句和反问句。对于它们的不同用法要给予关注,阅读指导中也可以作为重点强调的对象。教师让学生先把这几个句子转换成陈述句,通过和陈述句的互换互变,安排对比阅读,更能让学生体会语气的不同。同时,从中也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让学生牢牢记住反问句的用法和意义。总之,两篇寓言,既要抓好语言教学的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二者的写作表达个别性问题。在教学引导和指导朗读的方式上,各展特色,以便贴合学情和课文的特点。
(四)寓言写作要理清文章线索
寓言虽短,但其写作也是有线索可循的。在本课两篇寓言教学时,可以抓住“反差”来重点强调,作为贯穿全文的大线索。如此,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整篇课文都围绕着“反差”的大问题来说,使得整篇课文不至于流于琐碎。同时,这种反差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兴趣集中于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上。
《狐假虎威》的反差,概括为问题:“这么凶猛的老虎,为什么却没有吃掉狐狸?”而问题的解答,则可以从狐狸和老虎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一方面是狐狸的狡猾,二方面老虎的愚蠢,两者共同造就了这个结果。如果二者中有一个不是如此,那么故事也就不会这么发展了。这样分析其写法,能够使学生的目光同時关注到狐狸与老虎,从而有助于中心思想的学习。
而《我要的是葫芦》的反差,则可以归纳为问题:“这么喜欢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并以此引导学生,找出这个人在葫芦生长中的种种表现,和他面对邻居劝告时的反应,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用一个大问题作为学习寓言课文的主线,在寓言故事的写法教学中,是非常实用的方法。找反差,提问题,就能使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流程更简洁流畅。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