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活动可遇不可求

    案例中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了西瓜虫的探究活动,可是活动中途遭遇卡壳,很多教师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幼儿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经意间出现的一只小虫子,就能引发他们的话题。生成活动的主题是从幼儿感兴趣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来的,因此,很多时候一发现幼儿的兴趣或问题,教师就将其作为生成活动的主题,继而形成主题框架和网络图,一步步引导幼儿实施。然而,教师精心计划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并不能引发幼儿的共鸣,原因何在?

    第一,教师没能真正认识到生成活动的主題应如何确定。

    教师会把幼儿当前表现出的兴趣作为生成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枯叶下,幼儿发现了几只西瓜虫,教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兴趣点,组织谈话:“对西瓜虫,你最想了解什么?”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天马行空地聊了很多关于西瓜虫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否都是他们真正的兴趣,是否都适合成为探究的内容?这是值得探讨的。事实上,后来教师就发现幼儿对于西瓜虫的兴趣主要在于触碰它的身体让它蜷成球,而没有进入他们自己之前谈到并计划好的那些点上。此时,教师就应该反思了。我认为,对动物的探究活动不一定沿着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既定思路全面铺开,不同幼儿的兴趣点不一样,教师需要加以甄别并提供不同层次的支持。

    第二,教师难以把握生成活动的目标与要求如何制定。

    教育不能脱离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教师只有了解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据此选择适宜的生成活动内容、目标和要求,才能真正体现生成活动的价值。由于生成活动主题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开展活动时,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导致选择的内容过深或过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列举的各领域的目标可作为教师设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我认为,西瓜虫这种动物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幼儿也不怎么熟悉,对其外观特征、生活习性等问题,即使是借助绘本、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幼儿理解起来仍有一定难度,这可能是造成幼儿实际的探究方向与预设目标偏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生成课程可遇不可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耐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从而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真正的兴趣所在。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判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梳理该活动所涉及的多个领域的内容与目标,并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组织方式。最后,活动后要开展评价与反思。

    开展生成活动不是简单做个计划就可以实施了,而是要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不断调整课程设计。教师能教给幼儿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帮助幼儿习得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滋养幼儿的成长。

    (河北邢台市新光幼儿园 孙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