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技术、新业态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王妍捷+王茂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3D打印等新技术的研发,也产生出许多新产品新业态,技术创新为产业成长提供了必备条件,带动一批新产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新环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高等研究型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能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科技,但是这些创新如何转化为新产品就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型工人的参与。本课题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应该参与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领域,为企业培养高级技能型工人,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我们提出“产学研工四位一体协作模式”的理论创新研究。

    关键词:

    1研究背景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近年来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的重视,从单一领域发展到逐渐演变成跨区域经济化、全球化发展、和新技术新业态的网络化发展。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研发投入的力量以及科学发展都已经跃居世界科学发展的前列;但是目前我们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中国企业有很强的制造能力,但是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和拓展的能力有限,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只能仿照,按照别人的技术要求来做,没有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创新动力,企业的发展没有长远性。另一方面,作为创新研发的核心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不仅拥有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政府每年也会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提供,以供这些组织进行创新研究;虽然这些机构每年的科研成果有很多但是能够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支持企业经济发展的却很少。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这种产学研创新协同的互动式成果还是比较少的。第三,中国制造的过程中,我们极度的缺少高技能型的工人,使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达不到高水平。

    2国内外研究的相关理论

    国外很多专家都提出了协同学的相关概念。德国学者赫尔曼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提出的。他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在整个系统环境中,各系统间存在互相影响并且互相合作的关系,借助系统外部指令或白发能量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实现各子系统间的互动,达到协同效应。DasandTeng(2000)认为协同创新拉近了研究机构与市场之间的距离,这种合作实际上是因异质组織为了实现各自的资源优势互补而形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在组织内部结构的技术、知识等相关方面的共享互通,组织内部的成员有着相同的工作目标和驱动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新技术建立资源共享共通的互联平台,以实现新知识和新技术在新环境下相互融合,从而达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的。

    在国内研究的领域中,彭纪生、吴林海在2000年提出了相关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并指出“迄今为止技术创新已演化出五代创新过程模式,其发展逐步趋向于技术协同创新的模式。研究认为,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创新体系内各子系统的协同,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以及知识应用系统的协同;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协同创新是实现多种创新资源和多方创新主体的协调、配置与整合。

    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21世纪初。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促发了大量有关产学研合作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组织模式与治理机制、组织间关系及演变、交易成本和制度安排、合作效果评价的研究。近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涌现出许多技术创新型企业;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在新业态的环境下有待改进,大学科学研究和科研机构各个技术创新主体的能力要素的简单叠加,需要各类互补性要素之间的协同及其整合。其中,郭晓川完成的“大学一企业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柳卸林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鲁若愚的“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佟晶石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王成军的“三重螺旋:官产学伙伴关系研究”、郭斌的“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等,是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思想的雏形。

    3产学研工四位一体协作模式

    目前在全球产学研协作模式上每个地区和国家都有自己的创新模式。比如美国地区的产学研科技工业园和企业孵化器模式,在美国比较成功的代表性的产学研科技园有硅谷科技园、美国卡罗来纳科技园和波士顿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科技园和企业孵化器在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产学研合作中逐步磨合出自己的成功之路,如美国政府的一些基金项目会与美国的大学合作资助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一些国际性的大企业通过对大学提供资金,和转让科研设备,使大学按照企业需要进行研究和研发,从而研究出具有企业因素的产品,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在国际有着比较好的口碑,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中,德国拥有159个科技园,一体化的研究中心和跨学科教育的科研机构等都将新技术、新知识进行整合并且能够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上进行转移和共享。

    本文重点提出的产学研工模式是指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下企业进行知识产品的转换过程中需要大批的技能型工人,这些新一代的技能应用型工人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产品的重要工匠;如果没有较为优秀的生产者产学研的先进产品将无法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所以我们提出产学研的过程中,更要注重高职院校这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同时又有一定的企业实践应用能力,将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既能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又能具备丰富的动手能力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

    3.1加强高职院校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教育资源共享

    “产学研工”模式提倡高职院校作为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更高端的科研项目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

    3.2增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学生。目前有很多的企业都与高职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这种办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实训基地,产学研工的模式提倡将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车间生产环境中边学边做,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承担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3.3“1+1+1”的教学模式改革

    所谓“1+1+1”的教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年在高职院校内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第二年去本科院校或科研机构对一些专业的科研项目进行跟踪学习,第三年去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生产。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共享“产学研工”生产链上所有资源,同时也将所有的信息能及时反馈给高校和企业,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