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严凤平 刘艳春
电影《小王子》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女孩和隔壁的老爷爷开车去吃松饼,因为老爷爷没有驾照,所以被交警拦住了去路,并且打电话给女孩的母亲。母亲来到了现场,對小女孩劈头盖脸地批评教育了一通。女儿想和母亲解释,母亲粗暴地打断了她,并斥责说:“我不想听你的谎话,你一直在对我撒谎,你甚至对你的人生大计撒谎!”女儿既感到委屈又很无奈。
2020年9月17日,武汉市某名初中生上课玩扑克,老师随后通知了他的家长。于是,该同学的母亲来到了学校。母亲见到他后,不听孩子解释,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先是扇了他两耳光,接着掐他脖子、戳其脑门。最后,这位母亲愤然离去,留下孩子悲伤和孤独的身影。孩子在走廊上停留了两分钟,决绝地跳了楼,酿成了一起令人心痛的悲剧。
我在心理咨询中也接到过很多类似的个案,我的心理信箱也收到过很多类似的信件。个案也好,信件也罢,无一例外地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家长或教师欠一个让孩子解释的机会。也许作为大人,我们会觉得这些事情很小,甚至不值一提,但留给孩子的伤害却很深。记得有位女生怯生生地来到心理咨询室。随着咨询的深入,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她说有一次考试,前面的同学向她借稿纸。她没有犹豫,立即借给了他,被监考老师发现了。她想向监考老师解释,但这位老师粗暴地打断了她,并斥责她说:“解释就是掩饰。”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她感到无地自容。这件事的发生令原本自卑的她更加自卑了,她伤心了很久,一直无法释怀,所以才找我做心理咨询。
为什么这些家长和老师不愿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呢?因为成人容易“自以为是”,习惯从成人的视角看待孩子。当孩子犯了“错”,我们仅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盲目批评和指责孩子。当孩子想要解释时,我们就会愈加生气,心想:工作不开心、生活不如意,希望你能有点出息,你倒好,犯了错还要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喊:不要说了!我想,此刻孩子感受到的委屈和伤心肯定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即便以后我们向孩子道歉,但伤害已经造成了。
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对孩子的伤害巨大:一是影响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孩子从此以后不再信任父母或老师,导致他们出现逆反心理,父母或者老师不喜欢什么,他们则偏要去做;二是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因此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背负委屈,默默承受,自卑自闭,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需要耐心和换位思考,凡事需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要急于下结论。首先,我们要倾听孩子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说:好吧,和我说说当时的情况,我想听听!当孩子对一件我们曾经认为错误的事情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时,我们可以这样说:原来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我明白了。当孩子做出的解释并不合情理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坐下来,一起探讨,并将孩子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为人父母或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无小事,我们需要多些耐心,多换位思考,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让孩子对我们多些信任。如此,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更有效。
(作者单位:1.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中学,深圳,518119;2.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学校,深圳,518107)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