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内外阅读携“手”并进

    章琴

    摘要: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融合,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内,利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引领学生广泛阅读;课外,选择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励学生多元阅读。通过课内外阅读相连接的桥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融合意义;阅读误区;内外链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内折射课外,课外延伸课内。如果只注重课内阅读而忽视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是片面的、机械的、狭窄的,但是也不能为适应形势而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而忽视课内阅读。最早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礼记·学记》中对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就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要求课内外阅读要携“手”并进。

    一、课内外阅读相融合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高、思想启迪、品质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书店陈列的图书可谓精彩纷呈、琳琅满目,更多的图书为了吸引眼球,取悦读者,真正的文学价值又有几何?作为阅读群体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通常会选择一些刺激、好玩的图书。因此,只有将课内外有机融合起来,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充实课内,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

    二、学生常见的阅读误区

    1.功利性阅读

    当阅读的重要性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共识时,创建书香校园便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一些教师为学生划定读書篇目,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使学生的阅读被牵着鼻子走,充满功利色彩。例如,一些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低年级的学生均能脱口而出如《三字经》《论语》等一些国学经典中的句子,但是却并没有理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的背诵,更别说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拓展与运用。如果抛开《标准》,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阅读,只会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同时也使阅读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2.片面性阅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历浅,他们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均不成熟。看文学作品,贪玩的学生总是选择一些好玩的、有趣的文章去阅读,好比喜欢漫画的学生以漫画独尊,其他书读起来索然无味,甚至一本也不看;热衷童话故事的学生,只读故事类文章,对科学小品类文章往往不屑一顾;而一些优等生,为了提高成绩总是针对性地选择读本,阅读摘抄不是好词佳句就是优美片段,不是名言警句就是古典诗词。这样阅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日积月累,学生只会偏爱偏食。

    3.速成式阅读

    提升写作能力是部分家长和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直接目的,很多学生希望通过短期阅读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时,一些学生会找作文选,去读、去模仿、去抄袭,甚至将范文照搬或移植。古人云:欲速则不达。一些学生妄图通过背几段妙词佳句,或眼光只盯在一些佳作上去模仿套用,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作文越写越别扭,越写越空洞。速成阅读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不但无益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反而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4.盲目性阅读

    如今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一些学生不加选择地阅读,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结果浪费了大量时间,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

    三、走出误区,内外链接

    1.课堂内,多样化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广泛阅读

    (1)读物介绍课。

    根据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基础,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材料,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穿插一些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介绍《三国演义》,相信学生一定会被小说精彩的情节深深吸引,课下会迫不及待寻找读本。

    (2)设置悬念课。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对一些新鲜的事物总是喜欢一探究竟。在教学故事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临近课堂教学结束时故意戛然而止,让学生意犹未尽,这样必定会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郑和远航》这篇课文后,教师用满腔的热情和敬仰的语气赞美一番不怕困难的郑和,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同学们,其实郑和在下西洋时遇到很多困难,发生过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顿时来了劲头,教师再巧妙推荐《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书。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3)疑、难点指导课。

    学生在课内阅读时,常常由于自身阅历和知识面的局限,对一些文本内容理解不透。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事前对邓小平爷爷了解不够,课堂上很难体会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离去时的那种悲痛之情。根据这些实况,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邓小平爷爷生前的有关事迹和读本,克服理解障碍,化复杂为简单,化腐朽为神奇。

    (4)交流汇报课。

    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由于每名学生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交流可以使大家资源共享。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恐龙》这篇课文时,教师知道学生对恐龙都很感兴趣,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模型、图片等,了解与恐龙有关的知识。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尽情交流,结果发现学生掌握了大量超越文本内容的材料。课内外互动资源共享,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最全面的、最有厚度的,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朝气,我们的学生才会拥有更加广阔的蓝天。

    (5)比较衔接课。

    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加大阅读信息量。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可以与教材五年级下册中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相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同样是写西湖的诗篇,由于作者不同的感受,写出了风采各异的文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拓展自己已经知道或查阅到的有关西湖的诗篇,类比衔接,丰富知识面。

    (6)成果展示课。

    学生的内心都隐藏着强烈的表现欲,很多时候都希望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适时让学生表露自己的阅读成果。例如,利用课本剧的表演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设置展台展示学生的摘抄、心得体会;通过演讲讲述自己的阅读历程;……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促进他们更认真、更努力地去阅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社会人文环境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语文基本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课堂效果也更加显著。

    2.课堂外,活动方式形式多样,激励学生多元阅读

    (1)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读、一起聊、一起争、一起辩,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也是在不断学习的,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2)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班级可以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条幅;班委定期出关于读书的墙报和黑板报,学生出好读书手抄报;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让学生在书墨的清香中成长。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的阅读欲望增强,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因此可以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例如,讲故事比赛、知识抢答赛、读书交流会,以及“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等荣誉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根据学情实际推荐读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读物,这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推荐时应注意读物的价值取向,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切不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一味地选择教学辅导材料。

    (5)授之以渔,让学生会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学会用自己的阅历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学会思考怎样选择性读书,让学生的内驱力和主动性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让阅读变得更有实效。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连接,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和扩展。课内指导方法带动课外,课外知识的积累促进课内提高,只有让课内外阅读携“手”并进,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王义高,刘启娴,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