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党团教育中的功能及融入路径探析

    刘宏明

    摘要:大学生党团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链条中一个更为关键的环节。把红色文化教育有效地融入到高校大学生党团教育活动中,让青年大学生党团员和入党入团积极分子全面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从而形成过硬的思想品质,从而实现党团教育活动目标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红色文化在党团教育中的功能进行分析并对红色文化在高校党团教育中有效融入的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三全育人”;红色文化;大学生党团教育

    一、红色文化在实现大学生党团教育目标中的功能

    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党团教育的功能是红色文化融入问题的逻辑起点。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其思想品质上的应然状态至少应该包括着这样一些核心精神元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坚强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事业而敢于牺牲自我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服从大局严以律己的大局意识和法纪观念等。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党团教育中,必然能对大学生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产生思想上的震憾和精神上的洗礼,从而对党团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说来:

    (一)铸牢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红色文化中,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及坚信共产主义必定实现的信念是其最亮的底色,广大的革命先辈和共产党的优秀儿女正是抱着这样的坚定理想和信念才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如果我们能在党团教育过程中把革命人物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方面的典范素材融入进来,让大学生党团员深入其中时,必定能给其心灵以强大的震撼,可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革命先辈们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结果,切身领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深刻内涵,进而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信念,从而铸牢其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思想根基。

    (二)锤炼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困难所吓阻,他们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与党内错误思想和路线作坚决斗争,经过长达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人类斗争史上最光辉灿烂的诗篇。中国革命史清楚地昭示,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怕困难和牺牲、敢于同一切艰难险阻作顽强斗争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在党团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让青年大学生党团员走进革命史,重温革命史,必定能激发他们的斗争意识,促进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锤炼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并不断提升斗争本领。

    (三)激发使命感和奉现精神。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无数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置个人名利、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投入到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挽救人民于水火的革命斗争之中,汇集成亿万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最终才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把革命先驱为救国救民而勇于担当、勇于牺牲的革命情怀融入到党团教育过程中,可以让青年大学生党团员深刻地认识到责任感和奉现精神对党的事业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奉现精神。

    二、探寻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团教育路径的原则

    (一)目标的导向性。在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党团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性,红色文化的融入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和生成作为合格大学生党团员必须具有的思想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在红色文化素材的选择上要选取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正面的、积极的素材,坚决杜绝把革命过程中负面的人和事件纳入其中而造成的红色文化泛滥化,在红色文化的阐释上要做到严肃而准确,防止戏说红色历史人物和事件而造成的娱乐化。否则就会造成大学生党团员思想上的混乱或误导。

    (二)形式的创新性。由于受红色文化发生的时空条件以及青年大学生感知特点的影响,在大学生党团员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简单的说教意义不大,必须通过实践方式创新让其走进红色历史人物和事件从而置于红色文化发生的历史情景之中,才能使其产生深刻的感悟和激发情感。因此必须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融入党团教育的形式和方式创新,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在实践教育中充分实现红色文化的党团教育功能。

    (三)过程的持久性。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党团员的教育作用必须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只有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大学生党团员的认识和思想才能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升华,形成过硬的思想品质。因此我们在把红色文化融入时,必须坚持教育过程的持久性,要把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到大学生党团员教育的全过程、全环节,建立红色文化教育融入的制度安排,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和约束机制来促进这些制度的落实。

    (四)结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党团教育的功能以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团教育的目标,是红色文化融入党团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检验红色文化融入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因此,在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团教育时,必须树立清晰的产出导向,努力实现红色文化在党团教育中的功能,确保红色文化融入结果的有效性。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团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传统的党团课和党团日中红色文化融入方式。在党团课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也可以把课堂搬到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场所进行现场教学,使大学生党团员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举办党团日红色主题活动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党团员到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并扫墓,在革命纪念日组织相关主题的演讲会、歌咏会等活动,组织党团员实地走访健在的革命前辈或其后代聆听革命先辈的亲身经历或请他们到革命纪念地给党团员现场说法等。

    (二)组织实践性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红色作品创作活动。所谓作品创作既包括讲红色故事、做红色演讲、撰写红色文化学术论文,也包括有艺术专长的党团员进行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红色艺术创作。让大学生党团员在创作实践中真正走进红色文化,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从而产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并进而升华成内在的思想素养;二是组织深入革命老区开展寻根之旅、体验之旅、服务之旅等各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党团员在红色寻根过程中去体会革命过程的艰辛和曲折以及革命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在体验老区生活中汲取老区人民提供的精神营养,在服务老区人民过程中强化宗旨意识、认清青年一代特别是党团员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加强红色文化融入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一是建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团教育的制度。地方党委可以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第十三条关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資源实际制定红色文化融入党团教育的党内法规或党内规范性文件,明确红色文化在党团教育中的地位,规定红色文化融入党团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高校党团教育机构再根据这些制度要求制定相应的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团教育的教育大纲或教育标准。高校党团教育管理机构也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红色文化融入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确保红色文化的融入得以精心组织、精细实施,从而实现其有效性。二是建立红色文化融入的保障和约束机制。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主要是展开与红色文化专业机构合作来建设高质量的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也可聘任红色文化专业人员或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党团教育工作者来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在约束机制建设方面,主要是建立红色文化融入的考评制度,把教育者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情况、被教育者参与红色教育活动(主要是实践教育环节)有关情况纳入到考核和评价体系中,把结果作为党团教育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

    (四)建设红色文化有效融入的校园文化生态。大学生党团员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及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后思想提升效果都离不开整个高校校园的红色文化生态涵养,因此要确保红色文化融入结果的有效性,高校必须加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使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对象融入。在校园中树立红色人物(事件)的雕塑或画像、以红色人物或事件命名校园建筑和道路、定期播放红色电影、校园电台每日红歌一曲、开展校园红色读书会、红色文艺汇演等都是建设红色校园的可行做法。

    对于青年大学生党团员的思想教育而言,把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以史铸魂,不失为加强大学生党团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红色文化传承和育人价值利用的必要选择。因此高校学生党团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党团教育的功能并切实加强红色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融入。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