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时代文艺之声 赋能融媒蓝海旗舰

    李姝 欧阳宏生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副教授

    【摘要】近年来,微广播剧、网络广播剧的热播和移动终端音频软件的流行,使广播剧再度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喜爱。本文在回顾年度广播剧发展的同时,将更多目光投向广播剧的跨界潜能,广播剧不仅可以作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声音的优秀传播载体,更有可能成为未来融媒蓝海中引领文化自信的旗舰音频产品。

    【关键词】文艺之声? 融媒蓝海? 赋能? 广播剧

    【中图分类号】G220? ? ?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概览

    从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开播至今,被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誉为“魅力女神”的广播剧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年产量500部以上)和90年代的多元探索,在2000年之后开始积极寻求“互联网+”跨界合作与市场化转型。近年来,融媒格局风云际会,广播剧作品的整体数量较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产明显锐减,但诸如《罗湖桥》《格桑花开》《哟哟青蒿》《板车女孩》《宝贝回家》《反腐第一枪》《永远的攀枝花》《好大一棵樟子松》《太行山上新愚公》等一大批精品广播剧,以及与经典名著、网络IP小说、热播电视剧、动漫游戏产品、知识付费、启蒙教育等领域相结合而创作的网络广播剧和微广播剧,却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声音媒介的集大成者,广播剧并未走远,而是以更加丰富的载体、形式和更加广泛的题材内容渗透进听众和用户的生活。

    随着2016年网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FM”“蜻蜓FM”“荔枝FM”“猫耳FM”等)与“播客”(Podcast)软件在国内的流行,广播剧因其声音蒙太奇的独特魅力(虽是线性传播,单一却不单调),和其伴随性、想象性和私密性,使受众黏度高、稳定性强。

    如图1所示,在电影、电视等视觉作品绞尽脑汁抢夺受众时间的同时,以广播剧为代表的听觉文化和音频节目却独享一方天地,可谓构建了视觉文化之外的一个平行空间。音频极大程度地缝合了当下信息爆炸、资讯过剩时代人们因对碎片化阅读、娱乐化视听文本的审美疲劳而带来的接受空隙,让人们看到广播剧在重塑时代文艺之声、传播民族文化自信和引导审美理想志趣方面的巨大潜力。

    2018年10月,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和上海东方广播中心共同承办了“时代之声——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优秀广播剧展播”活动。展播的35部广播剧虽然远远无法涵盖改革开放40年中的众多佳品力作,但都是从历年“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奖中遴选出来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社会各界人士、各民族同胞艰苦奋斗、砥砺拼搏,最终圆梦的壮丽诗篇。

    二、政策环境与行业动态

    2018年恰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广播电视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记录伟大历史、弘扬时代旋律、讴歌改革先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的繁荣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和跨越式迈进。2018年初,两条重要的机构改革举措便让我们看到中央和国家层面对广电行业的高度重视。2018年3月3日,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更名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3月21日,原“中央三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并,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三台对内保留呼号,对外统称“中国之声”。而新称谓“中国之声”中的“声”,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2018年1月,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2018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做出五方面部署,其中第五方面是深化国际传播,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广播剧虽然没有视觉图像,却高度结合了人的语言(台词)、音乐、音响,让人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在头脑中即时、主动建构起视觉想象,具有带领人进入丰富心灵体验的审美属性。如何传承经典、发出时代之声,讲好国内国外受众都能听懂的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思想、弘扬中国精神,广播剧是有待开采的富矿,仍大有可为。

    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2018年9月10日,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在近年来广播剧数量整体锐减的大背景下,本届年会,各家广播电台的广播剧制作单位首次与国内知名新媒体公司、音频制作公司、自媒体制作人等敞开对话,深入探讨广播剧制作及运营走向等话题。

    三、题材内容

    纵观2017~2018年度的广播剧,受融媒时代机构改革、市场转型、人才流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虽然从数量上看似乎进入了创作的蛰伏期,但部分作品在内容品质上却稳中有升,微广播剧、网络广播剧日益成为新宠,类型化作品朝纵深发展,现实主义、传统历史文化题材作品崭露头角,来自民间机构和配音社团的以动漫游戏、网络小说、同名IP电视剧、经典著作有声读物相结合的网络广播剧逐渐受到关注。

    近两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大会”权威颁奖结果显示:广播剧创作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其形式,现实题材重塑时代文艺之声,历史文化题材绽放光彩,三至四集系列剧成为新宠。

    (一)表现凡人壮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根据真实人物黄凤推板车为父亲求医的故事改编的广播剧《板车女孩》;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宝艳夫妇为原型,讲述国家打拐行动及社会热点事件的广播连续剧《宝贝回家》;刻画“精准扶贫”、舍小家为大家的时代英模董福财的广播剧《好大一棵樟子松》;以2015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奉节县第三法庭“溜索法官”为讲述对象的广播剧《心中的溜索》;表现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传奇故事的超大型系列探案悬疑类型广播剧《刑警803》;以发现浙江好人好事、講述百姓故事为主旨的百集微剧《最美浙江人》;被喻为“全国首部抗洪主题、向抗洪精神致敬”的系列广播微剧《2016防汛记忆》等。上述获奖作品以各行各业涌现的时代英模及其感人事迹,传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刻画时代先锋,展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例如,讲述两位科学家——“两弹元勋”郭永怀和夫人李佩伉俪情深和传奇人生的三集广播连续剧《最美的相遇》;历时两年多,以震颤心灵的沉浸式创作向首位华人诺贝尔医学奖科学家屠呦呦致敬的广播剧《呦呦青蒿》;以19世纪30年代为背景,讲述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政权初期开展反腐倡廉运动的广播剧《反腐第一枪》;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系列广播剧《生死关头》;源自真人真事,讴歌新时期共产党人楷模李保国的广播剧《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反腐力作“人民的名义”之广播剧版《清风朗朗》;以海南潭门镇渔民传奇的“更路簿”为蓝本,讲述世代渔民爱国情怀的广播剧《永远的更路簿》;以最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深港罗湖桥通关口岸为对象,以小见大,全景式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图景的“深圳三部曲”之第二部《罗湖桥》等。这些优秀作品从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家庭、理想与家国的不同侧面,反映了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小镇渔民,无论是党员先锋还是普通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征途上,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三)关注困难群体,以博爱之心传递人间大善

    例如,表现全球首个由听障儿童组成的合唱团——天津小海豚合唱团圆梦主题的广播剧《小海豚的Q大调》;改编自同名小说,呼吁全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广播剧《向日葵中队》;围绕“春娥”四姐弟被人间大爱救助又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少儿励志广播剧《山楂红了》;以广西北海人民广播电台特聘残疾主持人林雨青为原型,讲述身残志坚,以奋斗改变人生命运的广播剧《雨青》等。这类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皆属上乘,相信随着受众审美需求的升级,会有更多的目光投向特殊人群的故事和多维的社会边界,最终创作出展现包容奋进、多元共生等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四)创新表现手法,重新挖掘历史人文价值

    制作手段创新是广播剧近年来探索的目标之一。例如,用“录音报道+历史口述”的创新方式揭秘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重大发现的新闻纪实广播剧《遇见海昏侯》;以社会热点为话题,融合了相声、评书等传统曲艺形式的超长日播喜剧《新编三言二拍》等,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策略,以新颖的叙事形式和戏剧化的呈现吸引了广泛的受众,使历史宝藏和史料背后的人文精神得以重新挖掘和再现,极大拓展了广播剧的表现力。

    (五)佳作频出,微剧展示改革开放恢宏图景

    随着“碎片化”阅读的流行,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广播微剧颇受关注。例如,讲述“中国轻纺之都”浙江绍兴柯桥产业转型升级故事的三集广播剧《集聚·柯桥》;艺术化地再现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设壮举的广播剧《一次多出来的“深海穿针”》;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塞罕坝及塞罕坝人谱写青春奋斗之歌的广播连续剧《塞罕坝人》;介绍国之重器——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及表现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崇高精神的广播剧《中国天眼》;以故宫“御窑金砖”的古老烧制工艺为载体讲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广播剧《六百年的约定》;讲述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英雄故事的广播连续剧《此生无悔》;为纪念台湾爱国史学家连横先生诞辰140周年的广播剧《青山青史》;90后广播人为献礼党的生日创作的微广播剧《忠诚与信仰》;以大学生创业故事为背景展现维吾尔族兄弟、汉族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青春校园广播剧《加油!兄弟》;以浙江诸暨乡贤寿振黄为原型,糅合悬疑、科幻、自然、探秘等诸多类型创作的听觉盛宴《鸟语密码》;讲述抗战期间浙江省国立图书馆孤山分馆为保护《四库全书》辗转西迁南下的四集广播连续剧《烽火护宝》等。这些新近推出的优秀作品,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广播剧这一最具特色的广播文艺形式与国家发展共命运、与人民生活共脉搏的责任与担当。

    四、传播分析

    (一)强强联手,制作机构合作模式多样

    进入融媒时代,广播剧早已不是广播电台的专利,而逐渐转向由广电媒体之间跨台定制合作、地方政府宣传部门与网络手机平台、音频网站公司版权采购合作、网络“播客”与民间社团自制创作等多种协同合作的运营模式。一些经验丰富的舞台剧、话剧制片人、导演、资深播音员、主持人、影视剧演员、动漫游爱好者等也跨界参与广播剧制作、配音等工作。

    (二)音频赋能,平台品牌效应日益加强

    以广播剧艺术为代表的广播艺术作品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受到文化的熏陶。无论是口述历史还是新闻纪实,无论是曲艺评弹还是声效全景式沉浸体验,广播剧创作避开视频红海,另辟蹊径,以声音独有的魅力满足人们的享受需求。从2012年开始,浙江广电集团与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每年举办全国范围的“微广播剧”大赛;2015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微广播剧分会成立;2015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开设“微广播剧”奖;2016年“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FM”“荔枝FM”“蜻蜓FM”等音频平台纷纷推出广播剧专栏……与此同时,一档凸显声音魅力的电视竞技真人秀《声临其境》于2018年热播,众多配音演员、实力明星的加盟使得不熟悉配音行业和广播剧的受众也逐渐恢复了对声音表演应有的尊敬。由此可见,今天的广播剧人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融媒道路,借权威评奖的助力和音频平台、“两微一端”的“蝴蝶效应”,以微剧为突破口,在广播剧的艺术性、思想性和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表达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

    (三)台网同步,优质IP成为后起之秀

    除了現实题材的广播剧之外,融媒时代具有广泛受众影响的当属网络广播剧,且作品大多改编自小说、影视剧和以动漫游戏为主导的“二次元”世界。现如今,由这些网络IP改编的网络广播剧虽然制作水准不一定十分专业,制作门槛相对较低,但通过网上社群及手机移动端发布,易于传播且受众稳定。由于日本动漫游戏行业CV(Character Voice,角色配音或译为“声优”)的影响,动漫游戏改编成广播剧或TV动画在中国也逐渐流行起来。据《中国动漫受众调查研究分析》,中国13亿人口中,4亿青少年构成了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庞大消费市场。①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6.09亿,占网民总体的76.0%,网络音频用户规模达3.0亿。 ②上述报告虽然没有指出青少年中收听网络广播剧或收听改编自动漫游戏作品的网络广播剧达到多少人次及占比,也没有具体绘制收听人群的用户画像(这是今后亟待关注和努力的方向),仅从“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FM”“蜻蜓FM”“荔枝FM”“猫耳FM”等具有代表性的音频平台开设的广播剧专栏分类显示(见表1),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何种分类方式,“校园”“古风”“玄幻”“青春”“纯爱”等基本成为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与小说、影视剧和以动漫游戏等网络IP的流行紧密相关。如《盗墓笔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古剑奇谭》《魔道祖师》《大鱼海棠》《名侦探柯南》《全职高手》《镇魂》等,网络IP逐渐成为融媒时代广播剧题材的后起之秀。

    值得注意的是,较之网络流行IP,传统文化、文学宝库更值得广播剧创作者关注。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内核、文化传统的精髓都值得被表达、被传播。例如,四川广播电视台曾改编、录制的108集广播连续剧全本《三国演义》以及2017年推出的12集大型藏语系列广播剧《格萨尔王传奇》都是向经典致敬的佳作。

    综上所述,广播剧应发挥引领文艺之风的作用,而不是盲目跟随流行风向,永远在后面追赶,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作茧自缚。除了体制改革,融媒时代的广播剧创作应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一手抓市场化道路,一手抓精品创新,努力实现创作者、受众、媒介三者的良性互动。

    五、未来之路

    (一)知识付费、商业变现,广播剧的“互联网+”有待开掘

    《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知识付费内容和短视频、微综艺会成为2019年三大行业新风口 。③其中,知识付费内容,以网络音频平台的头部产品“喜马拉雅FM”为例,主要涉及有声小说、新闻资讯、百家讲坛、综艺娱乐、广播剧、财经、IT科技、亲子育儿、外语培训、戏曲音乐、健康养生、情感生活、播客电台等(见图2)。我们欣喜地看到:广播剧排在音频付费内容的第一集团,但“互联网+”广播剧的商业变现路径仍有待开掘。未来面对融媒蓝海,广播剧如何兼顾内容创新、精品制作与市场化相结合的道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广播剧的分发渠道、推广互动,在“微剧”时代虽有台网联动的破冰之举,但步伐依然迈得不够大。往往由于管理不善、人才流失等原因,把好的内容束之高阁,抑或欠缺版权意识,被贴上“高投入低产出、配音不挣钱”不合理标签的广播剧,更难以在困境中突围。

    (二)社交属性、教育平台,音频蓝海的旗舰亟需动力支撑

    据《2016年中国移动音频用户偏好的内容类型》显示,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音乐、新闻与政治、喜剧与小品、社会历史与文化、电视与电影。其中,广播剧与前四位的内容对象都有密切关系。广播剧要在融媒时代壮大发展、扩大影响,撕掉不合理的标签,需要打开思路,开拓网络社交属性和教育资源。例如,美国因其国民良好的广播收听传统和习惯,音频行业产业链发展较早,相对成熟,其知识付费内容主要体现在社交软件、游戏及音频产品。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苹果等公司的助推,美国播客和有声书的高品质内容使其付费率高,用户基础广泛,发展态势较好。而我国的音频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付费用户相对较少,需要优质平台、音频品牌和节目内容来培养。而广播剧作为音频媒介的潜力股、融媒蓝海的旗舰,需要政策提供动力,需要产业价值赋能。

    年度盘点,除了广播剧的创作分析,不得不提及广播剧的理论研究。在2000年之前,广播剧的研究成果相对集中,学者们对广播剧的发展分期、本质特征、接受美学、结构研究、艺术构成等都有着丰富的总结和归纳。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近年来激烈竞争趋势之下,业内忙于转型升级,实践的过程中理论关注度不足。以2018年度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专家评选作品为例,仅仅收到投稿十余篇。如此看来,广播剧的传播推广可谓严重不足。最后,引用戏剧家曹禺先生的话作为本文结尾,广播剧是想象的艺术,“它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能触动人的情感深处,使人心驰神飞,使我们的世界在闭目静听中,化成万千生动的面貌。”④眼花缭乱、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向外索取信息的同时,更需要时常慢下来、静心聆听,闭上雙眼,打开心灵。我们需要去聆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对话的内在声音,而广播剧,虽然今天它的载体变成了网络广播剧,但它依然是通向人心深处、为人们提供审美范式、给大众带去精神慰藉的极佳文艺形式。希望未来广播剧能起到重塑时代文艺之声的作用,随着音频产业价值赋能,相信广播剧会成为融媒蓝海的一艘旗舰。

    注释

    数据来自《中国动漫受众调查研究分析》,http://i.mtime.com/8385361/blog/7618078/,2013年6月1日。

    ③数据来自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成都举办的“中国第五届网络视听大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第1、63页,2018年11月29日。

    王雪梅:《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下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编辑:林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