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及改进对策
罗曼莹 涂小红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并整理抚州市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语料实例,以生态翻译理论为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分析并归纳了该地出现的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并给出相应的翻译改进对策。
【关键词】抚州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生态翻译理论;公示语汉英翻译
【作者简介】罗曼莹(1991-),女,汉族,江西抚州人,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涂小红,东华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译者在旅游文本中的“三维”转换初探——以抚州市旅游景区英译公示语为例(项目编号:18sk053)。
一、研究意义
自2016年,抚州市连续3年成功举办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活动层次高、规模大、内容丰富、影响深远。随着抚州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其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将进入加速阶段。
抚州旅游景区众多,如名人雕塑园、乐安流坑古村等,但是景区内的多处景点公示语英译存在问题。本文以生态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名人雕塑园和乐安流坑景区内部分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探究。本文的研究对推介抚州旅游资源、提升抚州旅游形象、培育其旅游增长点有重要作用。
二、公示語的含义、类型
公示语一般指在公共场合对公众展示的传达公共信息的语言,包括提示警告、标志广告、横幅口号、景点介绍、名人简介等文字、图形或者文图结合的语言。
公示语在城市公共场所的应用非常广泛。依据不同的示意功能,公示语可分为指示型、提示型、限制型、强制型。指示型公示语,在于指示服务内容,如“票务中心”(Ticket Center),以及景区各类简介;提示型公示语,仅起提示作用,没有任何特指意义,如“小心台阶”(watch your step);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 粗暴、无理,如“施工现场,禁止入内”(Construction Site, Keep Out)。强制性公示语,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语言直白、强制,没有商量余地,如“严禁拍照”(No Photography)。
外国游客在不精通汉语且无译员陪同的情况下,若要了解景点信息,必定要依赖景点外文公示语。因此,语法正确、表意清晰的英语公示语对促进当地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至关重要。
三、抚州市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及改进对策
在名人雕塑园和乐安流坑古村内,四种不同类型的公示语均有出现。译者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公示语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公示语的示意功能。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宏观的翻译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产生译文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指导。其翻译原则可概括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而其翻译方法则可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笔者在名人雕塑园和乐安流坑古村收集了大量语料后,发现其英文公示语主要有以下问题,并给出改进对策。
1.语言维转换失败。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为了实现语言维的转换,译者首先要做到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句法错误、中式英语等。
(1)拼写错误。拼写错误,外国游客一看便知,景区的形象会因这些低级错误而大打折扣。
例: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原译文:“Recyclable waste”与“NOT-RECYCLABLE”
建议改为:“Recyclable waste”与“Non-recyclable waste”
首先,两个并列的英文公示语,要么全部小写,要么全部大写。其次,“不可回收垃圾”的英文应用“non-”作为前缀表否定含义,而非“not”。再次,“non-recyclable”的词性为形容词,而对应的“不可回收垃圾”是名词,所以应在“non-recyclable”后添加“waste”。
综上,建议将景区内所有垃圾桶上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统一翻译为“Recyclable waste”和“Non-recyclable waste”。
(2)中式英语。将汉语译成英语时,不能按照汉语的句法特点机械地翻译,而应充分考虑英文句式结构及表达习惯。否则译文即使没有语法错误,传递的信息也会有所偏差。
例:谭纶简介
谭纶(1520-1570),字子理,号二华,宜黄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著名军事家、戏曲活动家。
原译文:Tan Lun (1520-1577), named as Zi Li, signed as Er Hua, and was born in Yihuang. He was known as a famous anti-Japanese, militarist, and drama artist in Ming Dynasty.
建议改为:Tan Lun (1520-1577), also called Zi Li or Er Hua, born to a family originating from Yi Huang county, was a prominent anti-Japanese hero, militarist, and active drama promotor.
例句是一个典型的汉语句子——口语化明显,句内各片段无较大关联,逻辑性不强。原译者没有考虑中英句式上的差别,只是逐字翻译,结果导致原译文中式化严重。修改后的译文,将例句中并无关联的语言片段重构,变成一个意思完整、结构清晰的英文句子。
2.文化维转换失败。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聚焦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避免由于原语和译语在内容和性质上的差异而曲解原文。
译者需要合理使用直译、音译、增译、省译、意译等方法使其中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播。
例:五桂坊遗址
五桂坊为纪念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流坑董氏一门父子、叔侄、兄弟(洙,汀、仪、师道、师德)五人同中进士,时称“五桂齐芳”这一盛事所建。
原译文:Wugui Memorial Arch was built to memorize a grand event called “Wu Gui Qi Fang”(Five Osmanthus flowers blooming simultaneously) in the Dong family in the first year (1034 AD) of Jingyous rein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 This referred to the fact that five members of the family including father and son, brothers and cousins, were selected at the same time as Jinshi, candidates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
建议改为:Wugui Archway was erected in memory of 5 scholars, Dong Zhu, Dong Ting, Dong Yi, Dong Shidao, and Dong Shide, who came from the same Dong clan and were selected Jinshi simultaneously in 1034. In Chinese culture, “Wugui” literally translates to five Osmanthus, which is compared to five “Jinshi”, who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
简介中提到,五桂坊是为纪念同中进士的董氏一家父子、叔侄、兄弟五人而建,所以“五桂”用来比喻五位进士。“桂”来自成语“蟾宫折桂”,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月宫摘桂花”,在古代被赋予“科举应试及第”的内涵。但是外国游客不一定知道“科举应试及第”“进士”等词与“桂”的聯系。若不适当增译,游客便无法理解“五桂坊”名字的由来,这一公示语的示意功能就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对于外国游客来说,“1034年”比“北宋景佑元年”更好理解,所以“北宋景佑元年”这个对五桂坊由来没有太大帮助的词语可以省去。另外,原文中没有具体介绍董洙、董汀、董仪、董师道、董师德之间谁与谁是父子、叔侄、兄弟关系,所以可以简化成他们均来自董氏家族即可。“五桂齐芳”的拼音“Wu Gui Qi Fang”写在译文中,对外国读者来说,没有意义,所以不能音译,而应意译,即把“五桂齐芳”的内涵进行英文解释——五个学者同时成为进士。
综上,此译文采用音译、增译、减译、意译相结合的办法。音译和省译使英文公示语更加简洁,增译、意译使外国游客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3.交际维转换失败。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的目的在于实现交际目的,语言维和文化维的转换也是为了让外国读者明白其中的交际意图。
翻译中若过度直译,忽视公示语交际意图。
例:子非鱼,不能游。
原译文:You are not a fish, cannot swim。
建议改为:No swimming。
例句属于强制型公示语,其明确了游客不能做出下水游泳的行为,故语言须直白、强制,没有商量余地。
然而原译文既有语言维上的语法错误,交际维上也未明确不能做的行为。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严禁游客下水游泳,若需表达“禁止游泳”同时符合语法,则可译为:“Only fish are allowed to swim in this pond. Are you a fish?”
但是此译文过度直译,没有直白地体现出“禁止游泳”的意图。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任何歧义、误解都会导致不良后果。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公示语都是经过多年实际使用形成的规范和标准表达词汇。相比之下,“no+doing”的结构是英文公示语中常见的表示禁止做某事的说法。故“No swimming”用在此处,既简短精练,又能让读者快速明白此公示语的意图。
四、结语
旅游景区的英文公示语翻译质量,直观地向外国游客展现本地的文明程度和旅游形象。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应充分考虑中西方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提升翻译质量。
而城市管理部门在大力开发“红色”“绿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公示语作为城市对外交流名片的作用,加大对旅游景区及其他各类公共场所英文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政策支持,如利用2017年实施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组织专家或专业翻译机构编写公示语翻译、鼓励公众对现有英文公示语进行纠错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抚州国际形象、促进抚州旅游业发展、扩大抚州对外贸易、加速抚州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26(6):38-4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48.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5-9.
[4]牛郁茜,韩文哲.旅游翻译文本中中英文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S1):60-61.
[5]李琳琳,丛丽.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生态翻译学解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8):91-94.
[6]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 20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