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探微
彭嘉悦
内容摘要:“整本书阅读”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在突破单篇选文局限、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面临着关注少、不得法等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五条优化路径,以期为今后初中整本书阅读的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 整本书阅读
一.引言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被作为了一个“学习任务群”放进必修课程中。作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亮点,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开始从理念倡议的层面正式进入课程层面。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对于“整本书阅读”的真正落实依然是困扰许多一线教师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衔接小学和高中的过渡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重要节点。因此,本文以初中生作为分析对象,寻求“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着眼于当下教学实际,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
“整本书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指内嵌于语文课程中、作为一种正式学习活动的“整本书阅读”,m它对学生成长的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主要从语文课程层面分析,列举“整本书阅读”最主要三种教学价值:
(一)有利于突破单篇选文的局限
当前,语文教材里的选文都是一些节选的篇章,甚至是一些节选文章的缩写版或改写版,长期孤立地阅读教材中的选文,学生难以形成一种整体性阅读的思维和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认识的片面化、偏激化甚至是出现错误的倾向,这势必会阻碍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因此,相对于单篇课文的阅读而言,“整本书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情境,允许学生多维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更好地感受优秀作品的魅力,以弥补单篇教学的不足,避免语文学习中的碎片化倾向。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今,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在课外常常接触短而小甚至是不完整的网络段子,这往往使读者处于浅阅读的状态,不需要动用太多的阅读策略。但“快餐文化”在让阅读变得轻松的同时,也让真正有效的阅读变得艰难,一旦文本篇幅变长,学生就开始产生阅读困难。而阅读整本书则能很好地培养阅读能力:面对内容繁复的一整本书,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与速度,并且在持续的阅读中尝试运用各种阅读策略,由此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过程。
(三)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语文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重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对于优秀的著作,学生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个与作者之间心灵对话的机会,若想要让“对话”更完整、更持久、更深入,就意味着需要阅读整一本书。学生于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砥砺自我、丰富精神世界,这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的初中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有必要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从而带领学生学会从书本中获得成长的养分。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化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如此重大,但在现实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仍不容乐观。许多教师根本没有将“整本书阅读”列人课堂计划;也有一部分教师虽深知其重要性,但却由于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导致投人大收效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五条优化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整本书阅读”观念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在阅读之前,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信仰。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整本书阅读要着重阅读过程的真正落实,唯有当学生真正沉浸在阅读中,有了真正的阅读实践,才会有属于自己的领悟和收获。考试分数的获得不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语文成绩的取得成为他们素养发展的自然结果。在当今碎片化阅读与单篇阅读一统天下的大背景下,教师更要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属性,以区别于纯粹的课外阅读:传统的课外阅读往往仅停留于感受这一层面,若放任学生自由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即使读了,也未必能够将感受自觉地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那么,学生缺乏正确赏析作品的能力,名著背后蕴藏深意与真正价值也将被掩埋,学生自身的各方面素养也难以得到提升,这是何等的悲哀。因此,将“整本书阅读”納人课程教学势在必行。
(二)任务驱动,助力有效阅读
经典名著篇幅一般比较长,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若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则很有可能变成漫无目的地乱读,最后读完仍一头雾水。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要让学生完成有效阅读,就需要教师善于在阅读前布置合适的阅读任务,驱动学生渐入整本书的阅读佳境。
例如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程现亮在指导学生阅读《苏东坡传》时,用筹建“苏东坡纪念馆”的任务,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保持清醒,完成有效阅读。
另外,除了像前例这样比较“大型”的任务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一次的阅读前都制定几个小问题,甚至可以提供几个任务给学生自由选择。比如,广东省佛山市某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于阅读前写下阶段性“阅读期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学生在自主选择“任务”。如此,学生带着自己的阶段性“阅读期待”(图1)即实在的任务在探索中主动探究,而后写下自己的阅读小结(图2),解决自己的疑惑,才算是有所成长。虽然从这个例子上看,学生文笔欠佳、思维较单一,但是这是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也是最实在的收获,其中一些无法一次性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接下来的阅读中继续寻找答案,为下一阶段的有效阅读提供动力。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为持续阅读保温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提倡的“学习共同体”,实际上是学生的合作学习,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所有人一起学习,而真正的学习则是自己与他人及外界的相遇与对话后构建意义。[2]对有一定阅读独立性的初中生而言,充分利用共同体的能量,在群体中建构共鸣,能够帮助他们拥有持续阅读的信心和力量。
特级教师蒋军晶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建立阅读共同体即“班级读书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师生在同读一本书后,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交流讨论,教师主要角色是引導者,用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去感染学生,推荐好书给学生,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在全班范围内便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另外,教育社会学研究发现,同龄人,特别是同龄人中关键人物的阅读倾向往往会对学生阅读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3]这给我们也带来了新的启示: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鼓励表现较好、有进步的学生,由此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通过一部分优秀同学的带动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形成积极的阅读氛围。
(四)以写促读,落笔沉淀
阅读是输入,是欣赏与理解的过程;写作是输出,是思考与运用的过程。在阅读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从读中所吸收的精华转化为另一种力量,才能让阅读成为更加有用、有益的事,而“写”正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让“读”的力量有一个“出口”,能被用上、被看见,而兴趣就在这样的转化中维系。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阅读书籍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向“为我所用”转化,可以随时将自己真实的体验写成读后感、批注、书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写成空话、套话,否则他们很容易写成故事梗概,或是从资料书上大段地抄下一些对于名著的官方评价,三言两语敷衍了事,否则,读和写都将流于形式,学生依然没有收获。教师应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即使一开始写不了太多,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感受、贴近生活,就值得称赞。同时,教师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应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保护学生的阅读激情,但在必要时仍需指出学生的不足,才能达到强化学生阅读成果的目的。
(五)三种课型贯穿始终,教师指导不缺位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如果缺乏有计划和连续性的教学过程,将无法把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可以把整本书阅读的课型分为三种: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的推进课、阅读后的交流课。其中“导读课”目的在于激起学生阅读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作家的独特经历、讲述精彩情节等方式帮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推进课”是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中期阶段,对于重点、难点加以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借助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通过学生的情况反馈适时调整阅读计划;“交流课”则是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结束后通过主旨讨论、阅读体验交流等方式,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提升对整本书的认知,巩固收获。
然而,当今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将热情投人在阅读前的导读课,“导”完之后便无下文,然而,没有教师的持续监督和指导,初中生“整本书阅读”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完整的教学的过程,才能为学生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提供保障,因此,教师要将三种课型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整本书阅读的前期、中期、后期都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的“真阅读”向纵深处漫溯。
四.结语
当今,“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才刚刚上路,本文通过探讨“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并在相应的实施策略上发表一点见解,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借鉴,帮助学生成长为积极阅读、热爱阅读的人。
参考文献
[1]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01):11-15.
[2]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3]高智红.谁的选择——重要他人对学生阅读的影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