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
摘 ?要: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以提高体育校本教研的民主性与实效性,使得校本教研以解决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提出“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之间“对话”形式呈现,探寻提高体育校本教研质量,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增长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让体育教师成为体育校本教研的主体。
关键词: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模式构建;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0-0076-02
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带动教育教学不断的革新,使得校本教研的形式也呈现出多种样态。而在校本教研的实践形式中,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就是交流。教师间的交流既是研究的过程,又是研究成果的推广,这就产生了基于对话下校本教研的形式呈现。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在交流中存在着“专家”与管理者的“一言堂”现象,或者是校本教研的预设与生成在活动前已经规划好,使得校本教研流于形式。而对话式的体育校本教研,能改变诸多的陋病,在体育校本教研中转变校本教研组织者的角色,让体育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真正的主体。对话式的体育校本教研,秉承着校本教研最基本的要素,在校本教研中切实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学科专业发展而服务。
一、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价值取向
校本教研的“对话”模式,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活动中的面对面交流。既然是对话,这就要求活动中参与的体育教师是平等、开放、自由的,在整个校本教研中,“对话性的空间”对于实现学校体育发展、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起关键性的作用,能针对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对话找到解决的策略与方法。在对话式的体育校本教研中,能大大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投入程度,在对话中激发教师产生新思维、新观点、新想法,在对话中共享信息、切磋教育教学问题、质疑不同的声音与观点。真正使得对话基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提升,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模式构建
对话式的体育校本教研模式,秉承着其他学科校本教研的共性特点。在此模式的构建(图1)中,其一在对话式主题甄选时,需要从多种角度考虑。因为是对话,所以在校本教研中新生成的资源比较多,或者是引生新问题频频出现。因此,在组织此模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时,对于主题的甄选需要多种方式呈现,除了体育教研组长或团队共议针对学校体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当下热点话题拟定的对话主题外,还需要善于发现与提炼对话现场出现的研讨新主题。其二“主题对话-分享观点-思维碰撞-追求共识-更新认知”这是一个循环复始的过程,其达成度主要取决于对话主题的深浅度,或是参与校本教研教师之间共识的认可度。对话式的体育校本教研,可以将其系列化呈现,模式的运用中,可以是一次或者是多次对话形成的新观点、新认知,以及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的新策略,促进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对话式的体育校本教研策略
(一)积极转变角色,营造教研氛围
对话式的体育校本教研中,参与活动的人员大多数为体育教师,防止有部分教师被动性地参与,只旁观不发言,导致发言交流的往往落在少数几个教师身上。此时,提高体育教师的参与度,真实地参与对话中,能毫无保留地抛出自我的观点与做法,这便成为提高对话式校本教研的根本前提。这就要求校本教研的组织者,或者是教研组资历与能力稍强的体育教师,积极转变角色,积极建立一种平等协商的关系。在对话式的教研活动中,针对问题与热点话题进行研讨,切勿产生“一言堂”或者研讨中的“霸权主义者”现象出现,这类教师更需要充当抛砖引玉、话题引导等本身所需要方向的“串联者”角色。角色的转换能有意识地营造轻松、互动的氛围,解除教师们习惯性的顾虑,能让教师们敢说、想说、敢于质疑同伴的观点与做法,让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明白即便说错了,或者想法不够完善也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对话式校本教研才能使得体育教师克服戒备心理,激发教师们积极参与对话。因此,在对话中需要充分体现此模式教研的民主性、差异性、实效性特征。对话中我们既需要有辩证的理性,也需要有执着的激情,营造宽松、积极向上的对话互动氛围就显得相当重要。
(二)甄选对话主题,提高教研质量
对话式的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的话题研讨基础上开展的,这就显得话题的选择尤其重要。话题的甄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是教研组资历与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师,对问题的认识与看法。所以,校本教研前的准备,或者是小范围的研讨交流就显得相当重要。既然是体育校本教研,其本身的目的就是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学生发展出现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关注方面进行思考,所以在初步拟定对话式的校本教研主题时,一定要基于校本教研本身的目的所考虑,在甄选话题时,能接地气,面对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甄选,切勿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使得对话式的校本教研中体育教师们无话可说,这样的对话式教研必将落于尴尬境地,教师也成了校本教研的旁观者,有种“穿新鞋走老路”之感。此外,假使甄选的话题质量不高,或者教师对话中缺少思维的碰撞,追求不了共识,更谈不上更新体育教师对问题的认知,也产生不了在对话中出现新的研讨主题,使得对话式教研的系列化无法呈现,所以一个好的对话主题能直接影响校本教研质量。当下,组织者不仅仅要关注体育课堂教学、学科课程建设与实施,更需要关注教师与学生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甄选有价值对话式校本教研主题的选择点。
(三)嘗试形式转变,促进深度参与
在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中,虽然有部分教师会积极参与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认识,能在校本教研中促进自我的提升,但有些教师依然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里的依赖主要还是由于缺少活动前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习惯性地在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对一些问题的提炼。我们知道,甄选一个有价值的主题,提炼对话后的成果,这都需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活动前深度学习与交流,以及后期整理成果的再学习。而长期处于对话式教研的“依赖性”教师,这样的校本教研属于浅显的参与,缺少深入。所以在进行对话式的校本教研中,需要学科教研责任人尝试进行组织形式的改变,让教研组教师轮流进行话题的前期甄选与对话中出现的新话题提炼,以及教研活动后成果的文本呈现。这就要求在期初,学科责任人或者是教研组长,有意识地进行对话式校本教研规划,将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有效的分组,分组依据实际能力进行不同的组合,让能力强的教师带动能力较弱的或者青年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对话式校本教研模式运作。这能实实在在地在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师的参与度,让部分教师远离作壁上观,真正让体育教师在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中进行深度参与。
(四)邀请专家参与,提高对话品质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位的教学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且直接将研究成果用于学校实际需要的活动。但在校本教研中,却离不开校外学科专家的指导。学校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研究者,更多的是实践层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而对于理论层面往往有所缺失。作为校外的学科专家,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在相关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邀请专家参与校本教研中的对话,其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也是一种专家对教师的学科引领,有助于解决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此外,邀请校外专家参与校本教研的对话,能充分联系学校实际,对专业理论的诠释,易于学校教师的理解与吸收,产生新的认知。当然,校外的专家也需要深入学校校本教研实践,与教师们对话互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真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实现“双赢”,更是促进对话式校本教研的品质提升。
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模式是在常规性校本教研沙龙研讨、互动交流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提炼,对话模式的构建本身就是赋予更多的要求。在重新厘清校本教研的不足与弊端之上,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使得体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由被动走向主动。在对话式体育校本教研中,将所有参与的体育教师凝成一个整体进行深度的校本教研,让体育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柯孔标.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2]吴爱军.“以课促研——构建体育校本教研常态研修模式”[J].体育教学,2018(10):57-59.
[3]高小杰.基于对话式校本教研[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