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寇海奎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立德树人,创设教学情境,设定学习目标,回归课堂本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062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生根,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的快乐,彰显学科教学的特色与魅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落實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中,非常明确地将人的道德素养置于重要地位,比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这些正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底蕴和本色。“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育人模式,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键在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要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以德服人,时时为人师表,处处做生表率。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学科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比如,针对网络上热议的“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各类现象的成因,对于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会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了法制观念,提升了公民素养。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这就是真实情境带来的教学效果,他们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共鸣,自然在认知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只要是和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或是社会上的热点现象,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形成正确认知,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科学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素养培育方向

    科学合理地设定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达成点。因此,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而细致。比如,教师在准备《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时,备课前需要了解和分析整个课文的内容,同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与总结,将课本涵盖的知识点分析出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教学。其中,确定知识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对网络社交、网络资源以及网络语言等网络附属品形成正确的观念,同时也可以对网络的特点进行了解,让学生知道网络的利弊。帮助学生确定能力目标可以让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传播的媒介。网络带给人们的资源是复杂多变的,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学会抵制。

    四、回归课堂生活本真,拓展素养培育途径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回归课堂本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只有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本真,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课堂教学也是学生自身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情感升华、全面发展的主体。学生只有通过自身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观察、思考、参与、运用,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加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共识。《道德与法治》教学就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汲取生活的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核心素养也随之进一步深化。

    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角色,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同时和学生一起成长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情感和能力成为教师比较重视的内容,教师需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和学生共同学习,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