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的理想选择

金华 赵庆年
摘要: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建立指导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文社会科学必须繁荣。协同创新是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效途径。人文社会科学应面向社会重大需求进行协同创新,面向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协同创新,面向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协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可以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协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协同创新”“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协同创新”等模式。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B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8)06-0054-08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6006
近些年来,“协同创新”一词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但是,笔者利用“协同创新”作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有关协同创新的文章其内容基本上是基于自然科学领域的,这表明目前人们对协同创新的关注点几乎都落在了自然科学领域,视协同创新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十分惋惜的现象。那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协同创新,又怎样进行协同创新呢?为此,本文就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协同创新的定位与协同创新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们为了便于对知识的管理与运用而进行的一种人为的学科划分。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变革现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而获得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整个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精神文明和科学教育的基础,它研究的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物体,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认识其运动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预见新的现象,指出实际利用已认识的自然规律的可能性,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202,959。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给人以工具、给人以力量,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与水平。人文科学是指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一般而言,人文科学主要包括文、史、哲以及由这三个学科所衍生出来的其他一些学科,比如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2]7-12;与人文科学不同,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研究任务是阐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运动规律,是人们社会生活和各种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通常它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3]357。基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近性以及与自然科学的显著区别,人们习惯上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最大意義在于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方向、给人以方法。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
面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大发展、大变革与大调整,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着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有两大发展主题或者说是两大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破解。一是科学技术创新问题,其核心是原始创新,即如何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的硬实力;二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即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进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这一硬一软两种“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竞争,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软实力对于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因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目前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以及学者对科学技术创新已经具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在自然科学创新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遗憾的是,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决定,教育部也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仍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全社会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尚没有形成较高的认识,更缺乏从战略的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这种状况与文化传承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民族复兴的要求不相适应。因为,目前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以下严峻挑战:
(一)在建立指导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上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这些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这些理论更多的是一种顶层的理论设计,所以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因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进而导致了部分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热”、部分阶段“过急”的现象;因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而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的雾霾等)、资源浪费(食物等)、生态失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需要一个依据顶层理论指导下的中观层面的理论体系,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提供系统而又具体的理论指导。例如,关于房地产业发展定位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将其作为民生事业来对待,“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运行不是为了GDP增长,不是为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是为了保证美国居民基本住房权利,是为了改善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生产人民买得起的住房”[4]2。而我们前些年却将其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之路。后者虽然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状况,但也出现了炒房现象,助推了房价过快上涨,甚至是出现泡沫现象而影响民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理论界对房地产业属性的科学理论阐述缺乏直接相关。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这一认识才得以澄清。再如,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西方国家是将其作为预警的理论,提醒政府、大学和社会,当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到一定程度时,高等教育系统就会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各界为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这种变化。而我们国家却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当作目标理论,作为各级政府编制发展目标的依据,不仅大大降低了理论的价值[5]9,更重要的是降低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质量。由此可见,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既没有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解释,更没有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由此表明,基本理论对实践指导的缺失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因我们缺少理论的指导而不得已“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无奈选择的话,今天,当我们的各项改革深入进行的时候,若还因缺少理论指导而出现一些较大失误,那就是一件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事情。因此系统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中观层面理论体系的构建尚需要我国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这是摆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在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上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取得,社会上因片面追求效率而演化出的“经济至上主义”对社会传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较大冲击。一些企业为了片面地追求利润,背离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置消费者的生命和安全于不顾。比如备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领域“三聚氰胺”“瘦肉精”“有色馒头”“地沟油”“毒胶囊”等恶性社会事件的频繁出现,以及因公民道德失范、诚信意识下降而出现的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老板“跑路”、网络电信诈骗、拒不执行判决的“老赖”、遇到有人摔倒而不敢施救等绝非个案现象;相当一部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面对社会不良习气甚至是违法乱纪行为而不愿去斗争等;一些社会成员缺少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无从体现,奉献精神不足,个人利益至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已经不是很多人的美德;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和民主意识淡化、损害人民的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贪污腐败现象司空见惯;一向被视为“清高”的学者也频频曝出学术腐败丑闻;等等。可以说,当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标准模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践行真、善、美所必需的正能量下降。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广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为重树或完善以及践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做出新的贡献。
(三)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上面临挑战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了影响世界进程和持续不断发展的灿烂文化,这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得以不断繁衍生息的根基之所在。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处理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些文化已经成为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比如我们这个民族向来注重亲情与友情,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无原则的亲情与友情恰恰是法制社会建设的天敌。在法治社会里,亲情与友情只能是有限的亲情与友情,只能在法律、法规、制度的框架内提倡而非无限放大。无边界的亲情与友情也是导致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社会和企业管理制度无法在我国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如,望子成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观念,过去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今天却被广大家长赋予了太多沉重的内涵,从胎教、早教、幼教到学校教育,再到校外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学生放学后还要去“赶场子”。这种扭曲了的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必将影响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为此,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批判性继承的原则,必须不断地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不断地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和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这是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
(四)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面临挑战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重学轻术、重理轻文的现象,优秀拔尖的人才大多以学理为荣,导致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先天不足。再加上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文革”期间受政治影响较大,很多学科被随意和武断地取消了,一度出现了学科发展上的中断。改革开放以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法身份重新得到了恢复,随着社会各界对人文社会科学认识的加深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获得了新的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6]7等问题。诸多因素导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有些影响的学科基本限定在自然科学领域,如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临床医学等学科[7]39。从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与质量来看,整体而言,目前我國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处于世界的边缘,缺少国际话语权,不具备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等对话的能力。甚至几年前有人说我国没有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虽然这话有些尖刻,也未必就是事实,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窘况。因此,我国广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勇于迎接这一挑战,通过我们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不懈的探索,力争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改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水平落后的局面。
以上四个方面,是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所面临的新挑战。面对新的使命,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高校中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呢?“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高校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高等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建设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8]9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必须勇于担当起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担负不了的社会责任,扮演好社会文化中心的角色,理性而客观地审视批判社会和校正引导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历史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需要改革创新,其中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是重点,而协同创新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科学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迫在眉睫。
二、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定位
从协同创新的内涵来看,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尤其是以需求为导向,汇聚政、产、学、研、地等多方创新力量,通过开展全面而深度的合作,重点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这些解读都是从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出发的,无论是对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均具有普适性,是一般意义上的协同创新的内容,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其协同创新具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特殊性。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6]21-22具体而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协同创新。
(一)面向社会重大需求进行协同创新
1.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智库
围绕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以及关系社会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开展国家重大政策研究,积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智库。
2.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要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进行协同创新,成为新文化、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发源地与辐射源,推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成为民族文化与社会新文化的集大成者;要在提高社会公民的认知能力、文明素质、道德行为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提倡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全民族的精神风貌,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要在提升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树立中华民族的国际新形象,成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推动者。
3.完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要通过协同创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履行社会批判功能和引导社会功能;要通过协同创新来全面深刻阐释共同理想的时代内涵,强化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与目标追求,强化公民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通过协同创新来寻求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激励和团结人民奋发图强;要通过协同创新来探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高等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高尚情操、锤炼意志品质、塑造良好人格。高等学校要对不断出现的新社会现象进行价值的构建,确立必要价值标准,并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等教育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不断地完善并向全社会传播。
(二)面向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协同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创新的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又是学科建设水平与成就的具体体现。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6]15进行知识创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通过协同创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6]15的人文社会科学。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是培养人才。因此高等学校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根本体现也在于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要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来强化人文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亟需的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等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只有大量的掌握先进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和理论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走进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先进人文社会科学思想与理论的传播者,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才能真正繁荣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标。
(三)面向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协同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要参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为其提供方法、思想和方向。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非自然科学技术的纯粹化,一项科学理论的建立和一项工程设计的实现,往往都融入了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元素,只有充分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精神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才能更好地符合时代的要求。例如克隆技术就涉及了伦理问题,核能技术如果被反人类主义者所利用则是灾难。人类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实践和经验也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今天之所以面临如此严重的环境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民族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只依靠自然科学,还需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在较多的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再如,关于国家能源战略的研究,仅靠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专家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吸收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就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新能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新能源与环境保护、新能源与产业结构优化、新能源的战略规划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同创新。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我们的钢铁企业,通常对提高产量和效率的新工艺、新装备研究得比较多,但和真正的‘用联系得都比较少,很少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尽管我们的钢产量接近全球产量的一半,而在一些关键的品种上仍然依赖进口的现象。从这层意義上说,与其说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不如说是我们缺乏对接技术和产品的能力和意识。”[9]4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技术攻关,还必须通过方法论来解决,这就给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了用武之地。
三、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模式
自然科学的协同创新其核心目的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培养创新人才在其次;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在当代的核心目的应该是创新人才培养与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创立并重。就自然科学而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企业很难成为创新的主体,政府和社会中介性组织可以在某些领域成为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创新主体的核心。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凸显在其社会效益上,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也不能像自然科学创新那样以市场为导向,只能以社会为导向。
“协同创新,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概念,更是战略层面的理念;不只是单纯的科研组织形式,更是科研创新的新形态;不只是实现创新的路径,更是贯穿创新全过程的指导思想。”[6]16-22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研创新,是科研体制与机制的创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但协同创新的科研不是基于某一科研项目的创新活动,而是基于方向、领域的持续创新活动。
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价值追求与自然科学的协同创新价值追求具有显著的区别,自然科学的协同创新其协同各方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企业的追求主要是经济利益,高校除了培养创新人才、获得科研成果外也可以在协同创新中获得经济利益;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其价值追求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外只能是社会效益,学者的创新动力只能是学术信仰、学术追求和学术自觉。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基础和依据。
基于以上认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创新才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10]4的特点呢?本文提出以下三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模式。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协同创新模式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协同创新模式”,即依据研究的领域或问题选定国内外对此研究具有优势或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成立以研究机构为架构的协同创新中心,这种研究机构可以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也可以是社会中介性组织,还可以是国外的研究机构。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质性机构的协同创新,即研究相同问题的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利用这个协同创新中心可以将各个分散的研究机构有机联合起来进行全面而深度的合作以开展知识的创新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关于客家文化的研究,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上海客家学研究会、河南洛阳客家学会、辽宁客家研究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以及台湾地区的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等,国外的如马来西亚客家学研究会、泰国客家学研究会等等。目前国内外关于客家文化的研究机构和组织数以百计,尽管各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主题和视角各有侧重,但研究力量相对分散,研究不够系统全面,研究成果显得零碎,成果的影响力也不够大,若能将这些机构与组织中的佼佼者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区域性或国际性的客家文化协同研究中心无疑对于客家文化成体系的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种类型是异质性机构的协同创新,即研究不同问题但它们又同属于一个更大的问题范畴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如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就属于这种类型。该中心由南海研究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南京大学牵头,汇集了中国南海研究院的南海史地、南沙群岛主权、海洋划界、南海环境保护及周边关系研究,海军指挥学院的海洋文献信息与海洋安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法研究,四川大学的南亚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近代边界与中国古代疆域研究等多家大学与研究机构。无论是同质性研究机构之间还是异质性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都需要构建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其中以项目为牵引的运行机制可能是更有效的。
(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者协同创新模式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者协同创新模式”,即依据研究的领域或问题跨学科地选定一些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家学者成立以学者为架构的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来自国内外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和社会中介性组织。研究人员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甚至不局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是由现代社会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学科发展的精细化所决定的,精细化的学科越来越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利用这种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知识的创造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例如,关于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可以成立一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心,吸收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来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以及如何实施全民教育等问题。同时,这些学者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解决具体学科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三)跨人文与自然科学学科协同创新模式
“跨人文与自然科学学科协同创新模式”,即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既可以是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其当下价值在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其长远意义在于生成新的交叉学科,促进学科的发展。对于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予赘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的协同创新也具有同样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这在无形中诱使自然科学工作者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自然科学工作者总是试图通过自然科学技术来解决一切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因为自然科学技术的适用范围不是无边界的,也不是万能的,甚至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会带来新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以人为根本的出发点,通过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的方法精确的了解、解释、把握和反映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等客观的社會现象,来树立可持续发展,树立关爱自然、关爱人类自身等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对物质生活贪婪追求的行为,最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化肥使用问题、转基因问题等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再如,自然科学工作者一直在努力通过发明新的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等,自然科学在这方面的贡献目前已经十分显著。但是,如果不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来倡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人们对物质生活贪婪追求的行为,树立更加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恐怕永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很显然,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同创新有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更加理性,更加符合科技伦理,更好地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除此之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形成新兴交叉学科,如伦理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形成医学伦理学、伦理学与工程学的交叉融合形成工程伦理学、网络技术和语言科学的交叉融合形成网络语言学等等,这也是学科发展的一个趋势与规律。为此,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思想,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融合起来,共同开展事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这种模式的能量和效果恐怕是目前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其他模式所不能及的。
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是一项伟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6]20但是,在具体的协同创新实践过程中,各个创新主体不必拘泥于简单追求固定和完美的协同创新模式,完全可以在现有模式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需要和现有条件的限制,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实践。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实践的开展,既需要各级政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共同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事業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冯契.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刘佩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吴鹏森,房列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易宪容.美国政府房地产市场职责的启示[N].东方早报,2007-7-28(02).
[5]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6-9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张伟,宋鹭.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统计调查及对大陆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36-45.
[8]殷翔文.高校协同创新的角色定位与价值追求[J].中国高校科技,2012(7):9-13.
[9]薛娇,陈礼达.高校应如何推进协同创新?——专访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教授[J].中国高校科技,2012(7):4-6.
[10][ZK(]赵德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贯彻协同创新战略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1-12-5(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re facing a severe challenge in China, which is not only on the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of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promotion of culture prosperity but also the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The rejuvenation of China relies on the prosperi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ould be innovated collaboratively according to social needs,following the talents training and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and orienting natural science. The model of synergy innovation can be included into the synergy innovation of institutes, the synergy innovation of scholars and the synergy innovation of disciplines.
Keyword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hinese Characteristics;synergy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