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艺理论视域下的邻里交流空间设计
廉国富 张晓玲 王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式与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思想紧密结合。文章主要阐述马克思文艺理论艺术创造暨“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尤其是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状况,研究当下艺术生产的新特点、新趋势、新问题。并结合当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案例,去分析和探究马克思和文艺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邻里空间;景观;交流;营造
The Design of Neighborhood Communication Space under the Vision of Marx's Literary Theory
Lian Guo-fu,Zhang Xiao-ling,Wang Ji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School of ArtJinanShandong25010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ideas of Marx's literary theory. The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special law of Marx's literary theory art creation and "art production", especially to combine the real situation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new trends and new problems of current art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as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community, it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Marx and literary theory in practice.
【Key words】Neighborhood space;Landscape;Communication;Construction
1. 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的及邻里交流空间现状
(1)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为后来人们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科学辩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艺术活动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人口大量聚集,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了原有城市居住形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大批量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这种居住形式的转变在缓解城市居住危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邻里空间的建设显得格外的重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实践是一切发展的本质,人类的艺术创作根植于生产生活之中,艺术反是劳动的特殊性表现,邻里交流空间的设计便是人们闲暇之余的精神交流空间,其中的景观设计便是一种规划的艺术。目前邻里交往空间的“荒芜”现象,直接使得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意义缺失,所以我们要探讨艺术生产在交流空间中的价值与意义。分析马克思文艺理论艺术生产的特点。
2. 邻里交流空间的定义及其分类
2.1邻里交流空间的定义。
邻里是指所在居所周边关系的集合,在地里学角度讲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所在区域内的成员相互熟知,并互动频繁,多半具备血缘关系。空间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传统的空间定义为四面围合而成的区域,现代可将空间划分为私密、半私密以及公共空间。邻里交往空间即指在一定环境内承载着邻里交流互动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为公共空间亦可以为半私密及私密空间。它是形成邻里关系的基础条件之一,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2邻里交流空间的分类。
2.2.1人与人的交流空间,这一空间也通常被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邻里交流空间,是以人为主体的第一视角去看待空间功能性并进行空间定位的一种形式。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将人们的生产生活当成设计的依据与本质。这类空间多为公共性开敞性的方式存在,位置的选择也多临近住宅,居住区,按大小又可分为,居住区中心休闲广场,宅前休闲空间以及居民自发性营造的小型交流空间等形式。
2.2.2“物”与人的交流空间,这一空间的定义区别于传统意义的交往方式,我们以“物”为第一视角去看待人类在其空间中的活动。多展现其精神价值的作用,这也是马克思文艺理论艺术生产的另一个方面,物在辞海中定义为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在现代居住区内我们可以将这一空间细分为人与动物的交流及人与静物的交流。
(1)第一,人与动物的交流空间,由于宠物热现象的出现,城市中宠物数量不断上升,但由于缺少相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各居住区中又缺少相应的空间设计,因此带来了生活中许多的麻烦。
(2)第二,人与静物的交流,所谓静物这里指的是营造范围内固定的景观、雕塑、公共设施等。这些景观的营造可以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例如日本的冥想空间设计、枯山水景观等。它们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守得了一方净土,让交流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
3. 马克思文艺理论下的邻里交流空间的景观营造方式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作为生产的艺术;作为艺术的生产。有关于邻里景观设计方式我们可以依据上述内涵进行分析解读。景观营造是邻里交流空间设计的必要形式,其设计涵盖多学科的交叉运用,
3.1作为生产的艺术。
作为生产的艺术”,即将艺术生产放在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生产实践的背景下我们将人与人的交往空间看做是作为生产的艺术,因其它是在人们从事生产劳作后的精神交往空间的设计,新时代,艺术成为“生产”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经济过程和商业化过程,也是一个深刻的文化过程。这是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共同具有人文性的体现。我们将这种类型的邻里交往空间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并进行景观形式的分析。
(1)邻里中心广场,这一空间一般位于邻里住宅区的中心部位或主入口处,常常与其他功能区域连接,如商业区、 休闲运动区等,其服务对象为整个居住区人群,该区域营造方式多为半开敞式,用植被或绿篱来强调场地感,在适当位置应放置必要的公共设施,满足居民正常的使用。廣场周围道路应该按照居住区道路规范条例进行设计,并将机动车道与行人道区分开来,在满足安全的同时,也便于居住区的管理。
(2)宅前休闲空间,这一空间位于居住建筑的前后,其营造方式要结合住宅的形式,居住建筑的楼间距、层高、以及方向等因素进行布置。这类邻里交流空间较为常见且占地较小多具有领域感,居民互动频繁,在设计时应注意细节的设计,例如可在位置上放置一些运动器材,树荫下供老年人乘凉交谈的座椅,和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等。一些居民还在这类空间旁的街角或林荫处聚集聊天,这种自发性营造的交流空间应根据周围用户类型及需求加配相应的公共设施。宅前休闲空间较为私密,多与景观绿植相结合,打造传统院落形式及公共空间 的感觉。
3.2作为艺术的生产。
从作为艺术的生产的角度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必有其自身内在的、不同于物质生产的规律。物质生产劳动是以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为目的,而精神生产本身不是以生产人们生活所需为目的,而是生产非物质的思想、观点、形象、意识和情感,即精神财富。我们将人与物 的交流空间看作是精神共鸣的空间体,大致将其分为两个空间,并在这一空间中阐述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宠物交流空间,我们调查走访了济南周边多个居民区,没有看到宠物拥有专属场地的现象,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在居民区道路上与宠物互动,十分危险。这类场地应选择居住区及周围地区较为边缘的地方,远离中心活动区,并需要一定的空间围合,以免扰乱其他活动区正常运行,该区域应与休闲步道相连接,便于到达。其次,在这类交流空间中,宠物占据主导地位,关于功能的划分可以设计为宠物戏耍部分,人与宠物互动区域以及主人之间交流的区域。在景观营造方面,应设计一些地形的变化,来增加场地的娱乐性,植物应选用存活性强,并无毒性的本土植物。并在此基础上增添公共设施,如标示牌,宠物便溺处,饮水器,休闲座椅等并增加一些趣味性雕塑和垃圾桶,这些设施的添加不仅满足了需求,更利于环境的保护和卫生。
(2)禅意景观空间,近些年这类空间开始在国内流行,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及精神体验性景观受到居民的追捧。这类景观一般与绿化相结合,寄情于自然,通过自然中的植物、沙石、水等元素进行表达。通常这类空间远离人群密集区,尺度较小,为居住区的点缀之笔,植物的选择多选用传统具有寓意的植物,如松树的使用,便源于道家的松下论道一说。铺装也多采用天然石材进行汀步的设计。通过参与者的视觉,嗅觉等来传递空间精神信息。
4. 总结
正是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差异性着眼,马克思以“艺术生产”概念为核心的“艺术生产”理论,包括“作为生产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生产”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艺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其具有着物质性和精神性,这两者都应归属于艺术生产之中,有矛盾更有一致性,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而言在马克思文艺理论视角下的景观设计表达分析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其劳作,并在基础之上形成了创作和欣赏,并结合当下时代经济和社会特点,最终形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交流空间。这是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共同具有人文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