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白,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吴慧

    留白教学指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留白教学的方法,建构生成式语文课堂,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使用了留白课堂,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具有灵动性,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学效率能得到显著提高。

    一、导入留白,打开思维空间

    在导入课文后,我并没有立刻开始教学活动,而是留下了一定的留白空间,让学生开拓思维,展开深入思考。这样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我在导入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多媒体课件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这样学生在展开深入阅读的时候就会有思考的方向,学习动机会更为强烈。

    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时,我发现班级中不少学生其实都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所以在导入的时候如果再重复童话的内容,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于是我在导入课文的时候就采用了学生自主讲故事的方式,这样的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课堂学习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活跃。导入后我则提出了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就让原本活泼的学生一下子陷入到思考中,产生了课堂留白的效果,在安静的思考中,学生透过故事的表面,开始深探故事的内涵。例如,我提出问题:“皇帝是一國之主,怎么会那么笨呢?你觉得骗子为何会成功地欺骗了皇帝呢?”又如:“为何最后戳穿骗局的是一个孩子呢?难道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竟然是一个孩子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沉思,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留白中打开了思考的空间,探究更为深入。

    在导入的阶段如果能使用留白,则能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会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丰富的想象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整堂课的学习气氛都会得到优化,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阅读留白,珍视个性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学生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尝试使用留白,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体验。这样学生就能在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展开语言实践,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读懂文章,同时还能提高语用的能力。

    在学生阅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的《天净沙·秋思》时,我在学生阅读这首作品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给学生介绍这首诗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而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展开自主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深情地诵读这首作品,同时还展现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倾听展现思乡主题的音乐作品,看一下作品中提到的“枯藤、老树”等意象都给人怎样的视觉感受。在这样的课堂留白空间中,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将自己想象成了作者,并尝试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如有学生提出:“我的周围有很多的景物,如枯藤、老树,它们都是很美的,但是我却感受不到欢喜。天地之大,仿佛只有我一个人一样,都说草木无情,但是我却从衰草中感受到了思乡的情感。”学生的这番个性化的表达体现了其对于作品的理解,将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融入其中,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我鼓励其他同学也说说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个性化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展开自主钻研,而不应该用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我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尝试留下教学留白,让学生围绕自己灵光一闪的想法展开思考。这样学生就能有所感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获得独特的体会和理解。

    三、提问留白,揣摩心理心境

    在提出问题后,我也会使用留白法,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这样学生就有机会更好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再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在留白的空间中能展开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

    在学生阅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时,不少学生由于缺乏作者那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很难理解作者的情怀,因此纷纷对作者进行“口诛笔伐”。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作者的不孝顺上,但是却忽略了体会母爱的伟大,这样很可能使得学生的理解有所偏差。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提出问题,并设置课堂留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如提出问题:“当作者如此粗暴地对待母亲时,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母亲是否会恨作者呢?母亲为何不抛弃如此不孝顺的作者呢?母亲为何不将自己生病的事情告诉作者呢?那样是不是会让作者对她的态度更好一点。”在提出问题后,我便设置了课堂留白,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发现:“无论‘我如何对待母亲,母亲都不会抛弃他,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母亲是不会告诉‘我自己的病情的,而是什么事情都自己扛,因为在母亲看来,自己的病情不重要,让‘我振作起来才更为重要。”学生在提问留白的空间后能更好地揣摩人物的思想和情怀。

    我在提出问题后不会直接要求学生回答,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同时,如果学生有需要的话,我还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化看法拿出来和同伴进行分享。这样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就会有更深刻的把握,学生就能挖掘作品的主旨。

    四、解答留白,建构认知体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讲解各种知识点,不少教师都会将自己了解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少了自主思考和自主建构的时间空间,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我在教学中尝试在讲解后留下一定的空白点,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建构。这样就能更好地设置悬念,让学生展开自主思考。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一文中运用了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变得更为细腻生动。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都灌输给学生,而是留下了一定的教学空白,让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文章中写得好的句子,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句子。学生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使用了修辞手法。我鼓励学生尝试分析各种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我在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后,又留下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何好的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呢?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一篇文章是不是用修辞手法越多越好?”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深入探究并进行广泛阅读,探究如何更合理地使用修辞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自主展开知识建构,掌握修辞手法。

    我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也会留下留白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自主搜索相关的信息。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弥补知识缺陷。《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必强行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而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应用实践中自主建构认知体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展开艺术留白则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产生无限的联想。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得到激发,自主展开思考和查询;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让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梅里中学(2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