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学视角下的革命传统诗歌特质探微

    王梓宇 王娜

    【关键词】革命传统诗歌,语体,诗体,意象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学生接触极少的现代旧体诗词,即维新志士谭嗣同的《潼关》与反清志士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它们填补了这类诗歌的教学空白,且以特有的精神气息揭示了时代的秘密。迪克斯坦说:“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统一体,只要触及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它就会揭示自身的秘密:一旦结构暴露,部分就揭示了整体。”[1]

    那个时代最大的秘密即“革命”。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拉开序幕,无数革命者以青春热血、理想信念甚至赤诚生命谱写出动人的诗篇。从教育意义来说,这些诗篇是革命文化最深情的宣讲,具体作品如选入初中教材的《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回延安》等。它们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却不能笼统地称为“革命诗歌”,“革命诗歌”特指五四运动以后,新诗在无产阶级革命轨道上运行与发展的成果,其诗体有强烈的平民性与革命性,显然无法包纳以上列举的篇目。以上篇目或可称为“革命传统诗歌”。

    若将以上篇目的名字一一列出,教学难度也显而易见。作为一类作品,它们具有诗体错杂、意象繁复、语言风格多样等实际问题。以诗体为例,其中既有旧体诗词,也有新诗中的自由体、民歌体。据笔者实际调查,很多一线教师对现代旧体诗词是不认可的,认为其无“现代性”;而同时,也有大量一线教师对新诗,尤其对其中的民歌体不认可,认为其无“古典美”。相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文,“革命传统诗歌”的体裁严重对立,若不合理地加以阐释,形式上的“类”难以自洽,课堂上的意象探求及语言品析就更没有相对统一的教学维度了。

    基于此,笔者尝试运用较为前沿的语体学视角,对“革命传统诗歌”的特质进行探微,以《沁园春·雪》等旧体诗词为例,同时兼顾新诗,厘清其诗体、意象等困惑点,把握此类作品相对统一的教学维度。

    一、错杂诗体的重新定位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线教师在教授经典作品时,往往会借助文学史知识,定位其时代背景与具体体裁,以此确立作品的教学维度。“革命传统诗歌”中,《我爱这土地》《回延安》等新诗较易得到定位,旧体诗词则不然,如《沁园春·雪》,虽为传统名篇,教师对其的定位实际上却非常模糊。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称之为“毛泽东诗词”,虽然这一称谓家喻户晓且影响巨大,但对学生而言,这相当于什么都没说,若直接称之为“现代旧体诗词”,则又太过拗口,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而且也不见于现代文学史。

    在钱理群等所著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现代文学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2“] 现代文学语言”即白话文,是自1917 年文学革命以来,新文化运动的首要追求,也是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国文”准备。20 世纪20 年代以后,白话文在当时的文学界及教育界就已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白话文在新闻、教育、文学等各领域全面推行,成为国家意志的语言载体。即使是终生写作旧体诗的毛泽东主席,在1957 年《诗刊》创刊时,也明确提出“旧体诗不宜提倡”等意见。

    这是很多一线教师认为《沁园春·雪》等无“现代性”的理论依据,可另一方面,旧体诗词又与近现代以来的文学史、革命史血肉相连。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之一《革命烈士诗歌选读》,选取了近现代革命烈士的65 首诗歌,其中有42 首为旧体诗。作为时代文化统一体的重要部分,其与新诗一样,强烈彰显了时代精神。

    如前所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也有一时代之语体。据冯胜利等语体学专家研究,语体是创造文体的源泉。在冯氏《汉语语体语法概论》中定义的语体,是实现人类直接交际中最原始、最本质属性(亦即确定彼此之间关系和距离)的语言手段和机制[3]。根据交际距离的远近高低,语体可分为俗常体、正式体、庄典体。相对于听众,距离较近的亲密随意一类,如家中与亲人聊天,属于俗常体;距离推远,正式严肃的一类,如任何正式场合的发言,属于正式体;距离升高,庄重典雅的一类,如感怀国事、追思先烈的致辞,属于庄典体。其中,正式体与庄典体的不同在于:前者的效应来自语言共时的距离感,即通过当代语言来表达;后者的效应来自语言历时的距离感,即通过古代词句来表达。简言之,正式体虽严肃正式,但依然是说给当代听众的,而庄典体即便有听众,也更接近独语体,甚至是说给“天地”“祖先”听的。

    冯氏认为,任何时代的语体都至少可分出以上三类,并以《诗经》中的风、雅、颂(对应语体中的俗、正、典)为例证明,依据不同的语体,势必产生不同的文体。以此观之,在“革命传统诗歌”所处的时代之前,《回延安》一类的民歌体(俗常体)诗歌就一直存在着,只是大都不见于主流的文学史;而在“革命传统诗歌”所处的时代之后,直至今日,旧体诗词(庄典体)也并未消亡,如钱理群所指出的,其没有按进化论观点预言的那样被新诗完全取代,而按自身的特点不断发展着,虽然同样不见于主流的文学史。在主流文学史之外,依然有广阔的文学空间,有鲜活的文学经典。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诗歌”,恰恰因所处时代的革命性、交替性与包容性,以错杂的诗体印证了这一点,并作为独特的文本专题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教授《沁园春·雪》,教师可直接称之为“革命传统诗歌”,同时请学生品读,在新诗已流行的现代,作为一首“词”,其革命情感表达的庄重典雅。也可将此类诗歌作为专题学习,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直观感受诗体的不同旨趣:同為毛泽东所作,在“布告”具有非凡意义的革命大事时,用到了旧体诗中的七律形式,如《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可谓典雅之极;与之完全相对的,如《回延安》之类的民歌体,则是十几岁就去延安的“红小鬼”贺敬之多年后面对亲人的热情倾诉,家常之语又需亲切之极。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其诗体可品读、可比较、可体味,本身便构成了宝贵而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古典意象的“革命”突围

    当诗体被涵泳品味之后,诗中丰富的意象“浮出水面”。无论“革命传统诗歌”外在的形式有多不同,其丰富的意象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们充满着时代的革命气息,洋溢着诗人强烈的革命情感,都属于革命意象。其中,以《沁园春·雪》为代表的旧体诗词,因旧形式与新情感形成内在张力,更是实现了古典意象的“革命”突围。

    这一点依然可在语体学视角下深入把握。前已论述,语体可分为俗常体、正式体、庄典体,因交际距离的远近高低不同。三类语体中,语言表达的“时空性”也不相同,分别表现出“具时空化”“泛时空化”“超时空化”的特征。《沁园春·雪》等旧体诗词,语言表达是“超时空化”的。一方面,其遵循了旧体诗的词句及韵律要求,以雕塑般庄重的形式超越了具体时空;另一方面,其又绝非古典诗歌或简单的仿古之作,而是时代精神的新声。诗人异乎往昔的革命实践及独特情感灌注进古典的意象中,使古典意象重新焕发青春,在时代巨变中一并实现了自我超越,获得了“现代性”的崭新美感。

    笔者认为,课堂上教师要请学生充分品读、辨析这一点,切勿将“革命传统诗歌”中旧体诗词的意象追求混入古典诗歌中去。即便是近代诗歌《潼关》与《满江红(小住京华)》,也整体呈现了迥异于古典诗歌的特质,旧有的“山水风物”等意象,在其中已展现出排山倒海的气势与冲决罗网的无畏气息。

    《沁园春·雪》更是如此。教材中本词的导语亲切描述了写作背景,将背景略加延伸,我们会发现,作词之前,毛泽东已率领红军完成了“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并接连粉碎了国民党新的三次围剿,挥师东渡黄河抗日之际,他于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的塬上邂逅北国的大雪。诗人一系列伟大的革命实践赋予了“雪”前所未有的伟力,“惟余”“顿失”“舞”“驰”“比高”的强烈布景下,“长城”“黄河”“北国的高山与高原”,这些华夏民族的原型意象也变得坚毅而超凡。在这首咏物词中,诗人自述所咏之雪是“反封建的”,其象征着当时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在此情感逻辑下,下阕点睛之笔中的“风流人物”指“无产阶级”,是水到渠成的。“风流人物”成功实现了古典意象的革命突围,不止在诗人的《贺新郎·读史》中互文式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成为歌咏“无产阶级”的流行热词,热度可谓一直延续至今。

    总之,学生学习《沁园春·雪》等旧体诗词,一眼望去,其外在形式并不陌生,而要深入把握古典意象的意蕴“新生”,即其中蕴含的丰富革命性及人民性,也并不简单。这需要将其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同时与经典古诗中的母题对比阅读。教材中很多古典诗歌与“革命传统诗歌”的旧体诗词具有母题与新生的互文关系,教师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将获得有趣且有益的阅读体验,以及更为开阔的意象视野。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词,营造了孤高傲世的梅花意象。而在毛泽东的词中,古典的“梅花”褪去孤高与傲世,盛开出大公无私、勇于报春的新枝。即便都写“凋谢”,后者的“她在丛中笑”,也凛然而崇高,读者仿佛看到革命胜利之时(山花烂漫时),革命者于九泉之下的欣慰微笑。再如《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及学生积累的写月宫、嫦娥的诗歌中,月宫无不清冷,嫦娥大都寂寞,一直到《蝶恋花·答李淑一》,月宫终于热烈动人起来,迎来轻飏直上的烈士忠魂,寂寞嫦娥为之起舞,广袖舞进“革命”的万里长空,这才有人间伏虎,泪飞倾盆雨。古典诗歌中的经典意象作为本体,在时空中如生命般存在,于革命的新篇中,其转换身姿,奋袖激昂,继续表现时代与民族的动人情思。

    以上为“革命传统诗歌”中旧体诗词的意象探微。在新诗的自由体及民歌体中,因语言表达的时空标记越来越明显,意象也逐渐脱离开古典诗歌。如《回延安》等民歌体,运用了当时陕北的生动口语,使人如临其境,其语言表达是“具时空化”的。老教师因在红色文化的语境中长大,对延安诗风耳濡目染,较易把握其熔铸的新意象;年轻教师则须与学生一起,读《贺敬之诗选》《延安诗钞》,欣赏相关的歌剧及电影,在情境的熏染与文本的互文中,深度体味其革命意象。

    三、语言表达的深情之美

    诗歌语言本身即最具现场感、想象力与创造性,所以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唯独“革命传统诗歌”有错杂的诗体及繁复的意象,语言风格也相应地呈现多样化。无论庄典体、正式体或俗常体,其营造意象的独特表达中,都蕴含一份深情之美。

    古典美学范畴内,“深情”源自楚地的屈骚传统,区别于儒家诗教的“温柔敦厚”,其既包含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亦有叩问天地、直面死亡的勇气、悲怆等深沉情感。后世革命者的情感与之一脉相承,而革命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于封建社会的任何一次变乱之际,乃“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百余年的帝国主义统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革命者身处其中,进行着伟大的革命实践,同时也蜕去了小我,不断抒发着大我。因此,“革命传统诗歌”语言表达出的深情之美,其宏大、激烈及深沉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古典诗歌的美学传统。

    《沁园春·雪》等旧体诗词,因庄重典雅的诗体形式,情感表达最为深沉。若将其改写为白话诗歌,较容易看清其中蕴含的深情:那“背负青天朝下看”的苍茫视角,望尽天下指点江山的眷恋与呼号,强烈彰显个性的时代之大我,可以说都呼应了郭沫若新诗集《女神》的时代宣言。“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将祖国喻为精彩绝艳的美人,与《女神》中《炉中煤》爱恋祖国的比喻相近,非如此不足以表达革命者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在上阕中,这几句又是深情远望的想象中的落点,也含蓄描绘了祖国美丽动人的前景。

    当然,诗体不能随便改写,这只是品味深情之美的教学手段。“革命传统诗歌”中的庄典体,魅力恰恰在于未采用当时流行的新诗形式,依然保留了古典诗美。而以旧体诗词形式表达激烈、深沉的革命情感,诗歌语言中的“所指”“能指”又产生了错位与张力,在语言意犹未尽的缝隙之处,即海德格尔所谓语言“渊深”之处,流泻出更为强烈的诗意与深情。如“红装”“素裹”“妖娆”等词,本身是言不尽意的,这预留的巨大审美空间、情感空间,需要教师与学生一道吟诵咏叹,仿写补白。师生贴着词句走进革命时代,创生动人情境,浸入诗歌的边边角角中去,不断发现缝隙处的深情之美。

    新诗中的自由体及民歌体,其语言表达较为自如,深情之美充分蕴含在富有创造性的生动词语中。这一点也可通过对比阅读体味,如同为多年后“返乡”的抒怀之作,贺敬之的《回延安》与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则风味迥异。前者以生动的陕北口语与人民一同“翻身道情”,深情在那生动、流利、酣畅的口语“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等。而《七律·到韶山》的字数及格式都已硬性规定好,律化的诗句满布缝隙之处。“为有犧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联,凝聚了革命者多少沉痛、激烈又豪迈的情感,甚至作为诗句情感补充的小记“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也只交代了离别时间便戛然而止。教师只有补白杨开慧等烈士英勇牺牲的事迹,与学生以多重方式深情吟咏,方能读懂那无比含蓄而动人的诗句。

    因革命者作诗的特殊环境,“深情之美”也蕴含在文本的任何细节之处,如有意出现的诗前小记、写作日期、标点留白,都是炽热情感的深沉一笔。甚至包括写作背景,在《革命烈士诗歌选读》中,那些绝笔诗或用树枝在雪地上写出,或用烟灰写在纸烟盒上流传,或在奔赴刑场的路上高声诵读,写作背景本身便具无限深情。

    总之,同诗体、意象一样,“革命传统诗歌”语言表达出的深情之美,亦是时代精神的有力回响。在语体学视角下,以上特质得以探微,并获得了内在统一性,使此类作品具备了相对统一的教学维度。更多的特质及教法发现,则需要在长期、深入的文本研究及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取。

猜你喜欢诗体语体意象浅谈电影《无名之辈》幽默效果与语言偏离基于2018流行语的语体渗透和交融试论佛偈传译对玄言诗之影响五四“诗解放”的方方面面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探析留白与意象如何让初中古诗词教学进入佳境论词中的鹧鸪意象论隋炀帝诗歌对唐诗的影响诗学操控下胡适诗歌翻译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