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研究 |
范文 | 张俊杰 摘 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党和国家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3?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6-0017-02 为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然而,受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而如何抓住重点,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稳步实施,是党和国家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产业结构改革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寻求一二三产业融合共同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探索新的增收渠道,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一、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现状 (一)乡村经济结构趋于多元 近年来,国家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出台多种措施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现今,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更加自由,生产资料大部分集中在农户自己手中,农民不再只扮演生产者的角色,而更多地转变为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参与的经营者角色。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获取收益的渠道不再只依靠生产,而开始对生产的商品有了经营的权利,这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国家放宽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管制,更多地发挥市场监管作用。这一转变对于农村集体经营的产业而言,有了更多自主决策的权利,可以依据市场来决定生产经营的物资种类,以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收益最大化。此外,农户参与到集体产业中,也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同时对于获得的收益享有分配权利。许多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农户,开始发展私营企业,这提高了自身收益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户共同增收,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 (二)乡村经济经营模式趋于多样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推行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切实解决好 “三农”问题,以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农村经济必须实行全面转型。农村产业结构从主要依靠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经济结构从单一地依靠农业转变为多种经济发展形式共存的商品经济模式。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业产业合作社、农村个人私营企业等,共同组成新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多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收益增长点。 (三)乡村经济占有市场经济份额逐步增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计划经济的模式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为寻求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逐渐转变为依靠市场发展,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农村经济无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稳步发展。因此,为适应这种变化,农村实行经济结构转变,开始多元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多种产业同时发展,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借此提高市场的份额占比,实现农村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系 (一)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先决条件 我国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乡村经济转型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稳步推进,发展模式由原来的追求高速发展,到现在的速度与质量兼备,力求稳中求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这些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区发展越发繁荣,为改善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国家出台多项措施,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农村经济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果,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乡村根据独特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群众基础,因此除了要使得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更要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出谋划策,力求以多元化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生根发芽,而乡村振兴战略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二)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 为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针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乎到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乡村原有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也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失去了基础,因此,农村经济转型已刻不容缓,必须依靠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盘活乡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 (三)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根基,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在这片土地下留下印记,这也使得我国农村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受不同民俗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经济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区域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乡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对原有的优势进行挖掘的同时,结合地區的民俗特色,把乡村经济推向市场,建立具有独特乡村特色的品牌。同时,借助现有的高新技术以及互联网优势,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再借助电商产业平台,进行推销,为乡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举措 (一)依靠党的领导,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任何改革的实施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因此,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党和国家的领导作用,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要把发展壮大乡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目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引导他们树立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自身使命的意识,凝聚基层力量,带领人民群众积极的应对乡村经济发展中的艰难险阻,以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二)发展现代化农业,完善农业发展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繁荣,乡村经济产业体系改革迫在眉睫。首先,要探索新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要紧跟市场经济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乡村经济发展寻求行之有效的渠道,同时,要切实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对乡村经济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其次,乡村经济经营模式的转型,使得农户们从生产者转为经营者,为获得更多收益,乡村经济开始实行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深入加工,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链,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完善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了乡村经济的市场份额。同时,受市场影响加大,农户在进行生产经营时,更多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市场需求产业,迎合消费者需求,实现乡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产业模式无法适应乡村经济的新要求。因此,为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必须对乡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探索经济发展新的可能。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实质上是整合乡村经济内部优势,构建完整的产业结构,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借助乡村自身的地理优势以及文化特色等,构建新的产业链,如发展旅游产业、民俗、农耕文化体验等独居特色的乡村特色项目,实现产业融合。同时,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绿色的農产品流通体系,借助电商平台,发展网上销售业务,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已成为未来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的民生问题,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兼顾农村经济及民生问题,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同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嘉睿.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2):83. [2]? 王迪.试论如何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财经界,2019,(33):13-14. [3]? 王茉.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究[J].法制博览,2019,(25):298. [4]? 排木帮.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J].农村实用技术,2019,(1):68-69. [5]? 罗光华.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0):223-224. [责任编辑 毛 羽]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