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策略 |
范文 | 寇德婷 【摘要】 在高中学习中,数学一直都是大多数学生的短板,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已经成为众多高级中学的重心.而主体参与意识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的策略进行阐述.已达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一根本目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培养;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一)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当学生对数学学习发生兴趣时,他就能发挥整个身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学生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应首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只有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才会使原本数学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加大对数学兴趣培养的力度,作为数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还可以通过改变学习环境来培养,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学习环境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教室环境和教学环境,通过对教室环境和教学环境的改善,使学生逐渐消除对课堂教学的紧张感,降低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性.教室的环境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绿植或者有趣的多彩的图画来改善,而教学环境的改善则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拉进与同学的关系来改善,例如,教师可以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同学进行交谈,给学生制造出一种宽松的环境. (三)采用成功教育 在数学教学模式中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都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使其增强对自我能力的认同感.在课堂上设立一些讨论问题就是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在讨论中,学生共同讨论、研究问题,会给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感受.在合作中,有利于使学生深入理解体会问题,然后形成个人意见,与大家分享交换不同的认知理念,有利于树立一种主体意识下的责任感.高中数学教学中,每道题都有固定的答案,但却有不同的求解方法.每名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给出的解题思路也必然难以统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学到很多解题的方法,受益颇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且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确性.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 二、概念教学中进行开放式教学 (一)放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单一,而学生大多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也因而,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低,能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经常将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到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以单一的解题模式和解题模板来达到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增强参与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分组学习合作法,减小学生基础差异 高中数学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就是,同一班级中学生数学成绩呈现两极分化.造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难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在这种环境下,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分组学习的合作方法.例如,在高中数学中的《古典概型》中的综合题型进行教学时时,采用的分组的合作学习法.在讲解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把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这种小组应该是融合成绩较好,中等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让他们自己组内就此问题来进行一个讨论.给他们适当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在这个时间段里进行一个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 (三)加强课堂的提问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一些问题.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发布一些问题,给学生预留一些时间,让他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解读.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来說,数学知识过于抽象,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文化魅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然、轻松. 三、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参与意识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事物,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 数学是兼具实用性和抽象性的一门学科.针对这种特点,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在讲解几何题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桌子、水杯、粉笔盒等,或制作一个简单纸盒,领学生进入空间的数学概念,以供加强学生空间能力.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加强学生实验、动手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当教师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数学问题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抛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例如,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相应曲线,并测量象限中函数的取值,综合观察发现三角函数应用的过程理念.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去,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综合上述,培养数学课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就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学生的理解配合,让学生在新颖的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刘月杰.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13):76. [2]潘凌华.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策略——基于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J].新课程(中学),2017(5):2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