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新生传统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
范文 | 初景波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大学新生传统文化的素养水平、兴趣分布与学习障碍,大学新生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功能评价、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评价以及对当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热点问题的观点态度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得出大学新生以传统文化为主流,同时也欣赏、兼容其他多种文化的理性稳健、多元开放的文化态度。同时,大学新生对传统文化满怀学习兴趣,但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则差强人意,这亟须高等院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分布、接受能力与特点,增设教学课程,丰富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大学新生;传统文化;调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1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发表的一系列讲话,标志着我们恢复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滋养。习近平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ZW(]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时的讲话。[ZW)] 作为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的当代高等院校,无疑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而做好这些工作、有效实施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要真实了解大学生,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评价和素养水平。此外,作为代表着未来的大学生,他们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表征着传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程度。因此,笔者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个案,对2015级新生进行了传统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受调查人数约占全体新生的1/3;收回有效问卷353份,问卷有效率78.44%。其中理工类学生246人,文管类学生107人;男生192人,女生161人,基本做到了文理兼综、男女平衡。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大学新生传统文化的素养水平、兴趣分布与学习障碍,大学新生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功能评价、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评价以及对当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热点问题的观点态度等,下文拟根据调查数据分别加以分析。 1 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评价 传统文化在近百年来的命运遭际可谓跌宕起伏,其一度被认定为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全盘西化”论猛烈抨击,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否定和抛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也带来了文化的自信,跌落谷底的传统文化终于触底反弹,中华文化开始走上复兴之路。然而,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仍然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全然过时、不切实际,有人则认为传统文化正是对治时代问题的良方。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死,召唤亡灵只是一场徒然,有人则认为传统文化深植于伦常日用之中,依然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有人认为继续除旧布新才是强国之途,有人则认为积极返本开新才是兴国之道。那么,置身于这样的众声喧哗之中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之希望的大学生,他们是怎样评价传统文化的呢? 在回答“你觉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过时了吗”这一问题时,19%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过时,79%的学生认为有一部分没过时,需要现代阐释,2%的学生觉得说不清,仅有1名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完全过时。在回答“你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时,有68%的学生认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9%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1%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2%的学生认为有消极作用。在回答“你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代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这一问题时,48%的学生选择了“个人修养”,34%的学生选择了“公共道德”,仅有11%的学生选择了“政治治理”,选择“家庭关系”的则最少,只有7%。上述情况表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评价是比较积极和正面的,肯定的成分远大于否定。同时,这种正面肯定又不同于泥古不化的复古,而是满怀面对时代的问题意识,阐旧邦以辅新命。多数学生认为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用于政治领域,而在个人与公共领域则拥有广阔空间。事实也确乎如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族宗法结构已然冰消,现代国家的治理思维、治理模式已经超越君主—圣贤模式,儒家传统强调的修、齐、治、平的家国天下情怀已经解体,儒学在政治领域只能提供诸如“天下为公”“仇必和而解”这样片段式的支援价值;而儒家的以德修身、君子慎独的修养主张在个人层面依然十分重要,仁者爱人、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在公共领域也正是时代所需。但是,多数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用于家庭领域,这是值得商榷的。当代大学生已属“90后”,一孩化造成的倒金字塔结构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当代家庭教育问题多多,其实正需要传统文化的及时补位。当我们用现代平等意识涤除儒家的等级观念之后,儒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治家理念仍然对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在传统文化的存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学生们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估。关于“当前社会是否还存在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15%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依然是当代社会的底色,78%的学生认为当前社会还存在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发挥着影响,5%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消失,2%的学生表示说不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各种文化在当下中国的关系,8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冲突,在互相包容尊重的情况下可以共处,而有9%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和谐相处,4%的学生认为不同文化之间有尖锐冲突,不可能长期共处,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11%的学生觉得很乐观,57%的学生觉得比较乐观,26%的学生觉得并不乐观,6%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陷入盲目乐观和悲观无望两个极端,而是持一种审慎的乐观态度,作为未来责任的承担者和文化的践行者,他们的这种文化态度是理性而稳健的。费孝通先生曾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描摹和概括他理想中的文化交流[ZW(]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见之于《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14页。[ZW)],大学新生们的这种文化态度与之正相契合。 2 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兴趣分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开展教育的诀窍。兴趣既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废寝忘食进行学习的动力,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也往往是学生灵性与天赋之所在,使学生能够因材获教,成就理想与价值。因而,调查和研究大学新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和兴趣分布,是针对性地实施兴趣化教育所必需的准备。 从调查数据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仍是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所在。在“下列文化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一题中,209名学生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占比基本达到60%;除此之外,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依次为西方文化、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也有极少数学生提到了日本文化、玛雅文化。可见,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文化竞争力,但西方文化也完全不可小觑。在传统文化之中,大学新生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多选)依次为艺术(198票)、文学(171票)、思想(121票)、宗教(74票),也有学生提到了汉服、武术、京剧、节庆、礼仪、书法、历史传说、风俗习惯,以至于技术工巧、奇门遁甲、刑罚、杂技等,有学生提倡设立汉服节。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ZW(]《周易·系辞》。[ZW)],传统文化在这一意义上也可分为形而上的思想文化与形而下的器物、技艺文化两类。在形而上的思想层面,大学新生最感兴趣的前两名是儒家(148票)、道家(127票),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秦汉之后便已失传,在当代社会并无太大影响的墨家竟超越了佛家与兵家,以96票位居第三,这恐怕是因其“兼爱”“非攻”的理念非常契合大学生的理想主义、道德情怀和责任意识;佛家与兵家同以89票并列第四位,也有一定数量的拥趸。在形而下的器物、技艺层面,在回答“你是否对某种传统艺术有兴趣并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一题时,有72%的大学生选择了“否”,这说明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明显欠缺。而究其原因,有一些学生明确表示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形而上的思想理念固然极为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形而下的器物文化与技艺文化的支撑,思想理念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无法脚踏实地。因此,培养大学生对于某种传统器物文化或技艺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并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极大价值的。可喜的是,仍有28%的学生选了“是”。在这些学生喜欢并擅长的传统艺术当中,琴、棋、书、画仍占绝大部分,甚至有学生反映已经习练古筝12年之久。除此之外,学生喜欢并擅长的依次为文玩、武术、曲艺、木工、刺绣、京剧等。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宜应善加培护,不仅使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而且还可以使之逐渐蔚然成风,对其他学生产生辐射效应。 3 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整体水平与学习障碍 在调查问卷中,笔者单独开辟设计了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测试板块,内容覆盖传统文化的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即章太炎《国学概论》中所言国学之四部分),其中以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文化为主。从测试结果看,20道题目中,答题正确率在60%以上的只有8道,学生对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掌握从整体上看是不高的,这就要求对于大学新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应从基础抓起,为大学生搭建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知识框架,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基本的常识与全貌仍是当务之急。 在儒、释、道三教的文化常识中,学生明显对儒、道两家基本常识比较熟悉,尤其对两家的思想主旨知之甚详,如三礼之学、孟子荀子的性善性恶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庄子的“蝴蝶梦”等,这与前面所调查的兴趣分布是非常吻合的;学生普遍对佛家文化了解不多,比较基本的“三法印”、惠能、诗佛王维等内容皆不甚了了,这种结构性缺失应与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倾向以及由此造成的主动取舍有关。 在传统文学方面,最基本的四大名著的阅读率为:1部都没有读过的约占8%,读过1部的约占24%,读过两部的约占20%,读过3部的约占27%,4部全都读过的约占21%。 同时,在学习意愿上,回答“你觉得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应该学习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时,回答“完全应该”的约占46%,回答“随个人兴趣选择学习”的约占46%,回答“说不清”的约占7%,回答“不应该”的约占1%。 可见,一方面,在主观上,广大大学新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颇有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广大大学新生在传统文化方面所表现出的整体水平则差强人意。两者之间的落差说明,在传统文化教育上可能同时存在着教的不足和学的障碍。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历史的阻隔、时代的变化,学习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困难。从调查的数据来看,除了上文提及的缺乏时间和精力之外,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不知从何入手”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障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汪洋之海,如果不得门径,不能依照一定的次第由浅入深,很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或知难而退。这就非常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将他们的兴趣很好地引入科学有效的学习之中,使他们在不断满足兴趣的同时,逐渐获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看不懂文言文”“不认识繁体字”也是横在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路上的两只“老虎”,可见即便经过了中学语文中关于古代汉语的教育与学习,他们仍然迫切需要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训练。固然,我们可以用白话译本和简体字来克服这两个障碍,但这犹如隔靴搔痒,代替性其实相当有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个别学生反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思想差距很大,与现代社会、现代科技格格不入,难以相融。如何开展转换性的阐释,从而弥缝传统与现代之间尚存的代沟;如何开展有效的普及与推广,使广大学生消除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实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仍然是摆在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与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而艰难的课题。 4 对传统文化热点问题的观点与态度 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自卑、自弃走向自信、自觉,传统文化的被关注度持续升温,形成了许多讨论的热点。对于这些媒体及社会舆论热议的问题,大学新生持怎样的观点或态度呢? 近现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同时,西方的一些节庆也传播到中国。在商家和年轻人的共同作用下,“洋节”在中国也同样是热闹非凡,甚至大有让中国的传统节日黯然失色之势,致使有关人士发出“抵制洋节”的呼声,认为“洋节”容易造成年轻人的崇洋媚外和西方文化的渗透入侵;但也有人认为无须过于保守、大惊小怪,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获得良性发展。调查表明,在传统节日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之间,70%的学生的态度与选择是不管土洋,好玩都过,21%的学生只喜欢过传统节日,2%的学生只喜欢过“洋节”。这充分凸显了当代大学生对待文化的开放态度,在节庆方面持一种基于娱乐精神的“拿来主义”,并未深入觉察节庆背后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竟有7%的学生表示不论传统节日还是“洋节”都不感兴趣,这种索然无趣之下隐含的是一些大学生的虚无倾向和颓废心理。 汉服是中国人自有的传统服饰,体现了中国人别致高雅的审美情趣。随着传统文化被批判乃至否弃,汉服也逐渐为洋装所取代,退出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只有少数人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如春节等)才会偶尔穿着。近一二十年,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汉服又逐渐燃起了兴趣,很多大、中、小学的学生在一些传统节日或执行冠礼等传统礼仪的时候,会穿着汉服。也有很多青年学生在各地组建了不少汉服社团。在本次调查中,大学新生们对于汉服的态度是:73%的学生认为传统节庆可穿汉服,平时随便;各有12%的学生表示现代穿汉服很奇怪和不关心,仅有3%的学生认为中国人就应该穿汉服。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汉服在未来的发展命运,即其很可能在传统节庆等一些特殊场合被广泛穿着,但不大可能成为日常服饰的主流。对于汉服来说,若能如此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就可以称其为活态的文化了。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传统服饰也基本是这样的存在状态。 文字是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中国历史上的汉字呈现出不断简化的趋势,我国大陆地区正式使用的是1956年确定的简体字。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劣争论持续不断,近年来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简体字的优长之处是笔画较少、容易学习掌握、书写方便,但有学者则指出一些简体字简化不当,例如“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涌无力”等,失去了汉字原有的一些象形、会意、指事等意蕴。于是有作家专门著书比较繁简,有政协委员提案恢复部分繁体字。对于恢复使用繁体字,70%的学生的意见是可以恢复一部分涵义丰富的繁体字,22%的学生则表示反对。认为应该全面恢复繁体字的仅有3%,认为无所谓的有5%。可见,学生们对于恢复部分繁体字的呼声还是很高的,他们对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还是比较认可和重视的,希望能够有所保存。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少儿读经热就已兴起,至今已是蔚然成风,各种童蒙班、儿童国学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有人认为儿童时期记下很多重要典籍和诗词名句对一个人未来的成长很有价值,有人则认为这是对儿童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戕害。对于少儿阅读记诵传统典籍,27%的大学新生认为很有必要,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更多的学生持一种开放综合、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他们认为应该中西方典籍都读,持此观点的学生占比达到44%。此外,另有26%的学生认为少儿读经与否是家庭教育的自由选择,怎么都行。总体来说,他们在肯定少儿读经的价值的同时,更加崇尚包括传统文化典籍在内的世界文化的诸多遗产,不希望少儿受到单一化的、强制性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显示出大学新生们更为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些传统的宗教信仰、宗法生活、节庆民俗的复炽。对于佛教、道教以及城隍、妈祖等传统信仰的兴起,10%的学生采取拥抱态度,认为这很好,人们需要有宗教信仰,而82%的学生则持一种更为冷静、稳健的态度,认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仅有3%的学生坚持认为这些都是封建迷信,5%的学生则表示不关注。与此类似,对于盖祠堂、修家谱、清明祭祖等行为,25%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开展,努力保持,67%的学生则支持适度开展,3%的学生认为这些实属陋习,5%的学生则表示不关注。对于送灶神、贴门神、端午节缠五彩线等传统民俗,32%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开展,努力保持,61%的学生则主张适度开展,2%的学生认为这些实属陋习,5%的学生则表示不关注。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大学新生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宗法生活、节庆民俗是持比较欢迎和肯定的态度的,但希望其能够去除那些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的负面因素,良性、健康发展,不希望其走向过度泛滥的极端。 通过本次调查,使我们对大学新生在传统文化上的方方面面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笔者不揣冒昧,对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将“古代汉语”设为公共必修课,使大学生具备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理解传统典籍的能力,形成对古代语言文学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第二,创造条件,积极开设诸如“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艺术鉴赏”“诗词格律与赏析”“中外文化概览”“中西文化比较”等公共选修课,以满足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与基本常识的需求;第三,鼓励学生组建诸如国学社、学琴社、围棋社、书画社、武术社、汉服社、民乐团等传统文化社团,聘请、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指导教师,并定期举办相关比赛活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第四,在传统节庆到来之前开展专题活动,增加学生对传统节庆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使学生从中获得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总之,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全面深入了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状况与需求,针对实施有效的教育,才能真正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绵延不息、再造辉煌。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儒佛道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5]陈力丹.大学生与传统文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6]吴小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10). [7]余卉.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7). [8]朱佳隽.大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