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范文

    张茜

    

    [摘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优势产业,一个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能够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助力兵团“三化”建设。文章通过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尝试构建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调技术需求引导技术供给,建设农业科技市场,加强涉农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需求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1.068

    1 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地州,67个县市境内,是一个体制独特、计划单列的大型农工商企业集团,农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

    1.1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兵团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研究机构(新疆农科院和13个师级农科所),高校(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是主要的创新主体。2009年兵团农业R&D的基础研究投入高校经费占到73.8%,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多集中在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工作面向上级政府,争取科研项目,通过审核验收是首要选择,而成果能否形成生产力是次要的事,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供需不匹配。兵团涉农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少,生产中间产品的配套企业多,创新主体地位缺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推广机构缺少沟通协作,信息不通,资源分散。

    1.2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兵团R&D经费投入强度较低为0.6%,在西北地区最低的,约是陕西的1/4,并且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反映了兵团在R&D经费投入不足,在科技创新努力程度低,农业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足。

    兵团出于发展的需要,有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农产品产出最大化的意愿,但是在农业投入比对非农投入获利机会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又使兵团对农业科技供给意愿不高,供给意愿少于实际需要,投入不足。兵团缺少税收收入,有限地依靠来自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力量不足。

    1.3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

    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在2005—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1.0%,达到53%。同期兵团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了1.38%,达到57.89%。兵团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增速高于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为兵团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可以看出农业在兵团支柱产业的地位,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而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这是兵团实现“三化”的内在动力之一。但是从整个产业看,产后生产技术研究不足,使得在种植环节的优势难以扩展,农业利润不高。

    2 构建兵团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新模式框架

    兵团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产学研脱节,农户组织单一弱小,科技信息成本高,采用新技术风险大的情况。新的体系作为政府供给主导型创新模式的重要补充,其特点面对市场,技术需求引导技术供给,农业科技成果来源于生产,又在生产中实现价值,从而达到技术的有效供给与均衡。可有效调动供需双方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兵团在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需要更多的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提供市场信息,发挥引导协调的作用,对农业科技资源进行协调整合,加强产学研协作,建设和培育农业科技交易市场。

    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推广部门加强交流,加强与涉农企业合作,将科研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增强应用性,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同时注重农业产前、产后的研究,将兵团种植环节的优势向产业链其他环节扩散。

    3 建议措施

    3.1 兵团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农业科技创新是公共产品,效益外溢,兵团应致力于为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扩宽筹集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建立健全配套较为齐全的农业科技市场体系,鼓励农户成立民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3.2 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以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流向农业企业。同时农业企业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应根据自身条件,在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研发资金,保证科研资金增长率不低于利润增长率,吸引更多科研人员进入企业。

    3.3 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

    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和主体地位,健全团场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满足农户对农业科技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农业科技市场提供更多的主体,活跃农业科技市场。推行“公司加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必要的科技服务和指导,克服农户获取农业科技渠道少,技术信息成本高的缺陷。

    参考文献:

    [1]董乐,黄子蔚.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和发展方向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2):29-33.

    [2]韦凤琴.论兵团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选择[J].兵团经济研究,2012(2):50-53.

    [3]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EB/OL].[2010-11-22].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dpcgb/qgkjjftrtjgb/201011/t20101122_30482.html.

    [4]王雅鹏,郭犹焕,凌远云,等.农业技术经济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1.

    [5]袁雅梅,蒋文.兵团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与对策探讨[J].新疆农业科技,2006(3):5.

    [6]刘翔云.兵团团场双层经营组织模式创新问题研究[J].兵团经济研究,2010(3):33-35.

    [7]孙征权,孙文峰,刘春旭.构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