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山区农村客运市场现状及对策分析 |
范文 | 宁春华 [摘 要]农村客运是广大农民群众出行的基本交通方式,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二十多年来,农村客运在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居民出行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由于客运市场多元化等因素,农村客运班车经营状况越来越差。文章主要针对农村客运班车的经营现状,对新形势下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客运市场;山区;市场管理;管理体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105 1 我县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历程 我县地处河北东北部,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而且地域较广,各个乡镇与县城的平均距离在40公里以上,最远的可达70公里。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人民群众出行极为困难。1995年,为方便农村百姓出行,我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个体业户经营县城至各乡镇的农村短途客运线路,开始了“村村通”客车工程。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为农村百姓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二十几年来,我县农村客运发展良好,目前,全县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已全部通上客运班车。与此同时,农村客运班车经营状况总体较好,随之而来的班车超员现象也成为运输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但是,随着运输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原本红红火火的农村客运普遍面临客源逐渐减少、流失的困境,部分农村客运班车在经营过程中已经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2 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经调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百姓的出行需求远远大于前些年,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在出行方式上有了多种选择,而不再局限于班车客运。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的逐年增多,以及严打而得不到禁止的黑车充斥客运市场,导致班线客车的客源被多方分流。客运班车固有的定线、定班、定点的经营模式,与出租车、私家车相比,灵活性较差,乘坐的舒适性也无法与出租车、私家车相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班线客车已不再是出行首选。尽管百姓出行需求在持续增长,但班车客运的实载率和经济效益却在逐年下降。制约农村客运发展的还有以下主要原因:山区百姓居住分散,受地理条件限制,多数村庄分布于山沟小岔,村与村距离较远,导致客运班车运输成本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大部分壮年都常年外出到城市打工,有的举家迁居城市,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导致客流量呈递减趋势。 3 农村客运发展趋势 2016年,《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农村客运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农村客运发展扶持政策,提高农村客运普遍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但是,以我县当前的经济状况和运输市场实际,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时机尚不成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目前,虽然人民群众的出行方式已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受到山区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偏远山区来讲,班车客运仍然是普通百姓出行的最主要方式。面对农村客运班车的发展现状和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我县的农村客运市场该何去何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想法: 3.1 建立农村客运公司化管理模式 我县的农村客运班车,大多为自主分散经营,经营方式相对散、乱,不利于农村客运的健康发展。应推行公司化管理模式,引导经营者积极加入农村客运公司,实现农村客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日班固定模式,根据客流实际适当调整运营方式,并提前通告百姓,这样既能方便群众出行,又能降低客运班车的运营成本。 3.2 适应乘客需求的多样性 对于公路运输而言,其需求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乘客,其对车票价格、出行车的档次和时间长短等方面的需求均有所差异。除此之外,因为乘客在经济方面的收入以及支配水平的差异,出行目的也有着差异,这就使其对运输的舒适程度、经济情况等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客运经营过程中,要对各种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了解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文化水平以及人口密集程度等诸多方面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运力安排,使其能够适应多样化的乘客需求。 3.3 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特点 计划经济时代,公路客运由国家统一经营,市场主体相对单一,改革开放之后,运输市场得以开放,整个社会都投入到运输事业之中,使得多种经营模式共存。运输的供给者逐步增加,使得公路运输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促使乘客出行更加便利,同时也出现运力过剩现象。运力过剩会导致客运市场的恶性竞争,扰乱运输市场秩序。这就需要运输市场的管理者以及当地政府予以正确的引导,使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 3.4 适应运输市场新形势,逐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对于偏远山区,农村客运公交化与城市不同,应该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使农村客運公交化逐步与班车客运接轨。在这一过程中,要适当考虑农村客运班车经营者的经济损失和再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应在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4 完善山区农村客运市场管理 4.1 客运市场管理原则 (1)市场准入规范既要具有普遍性,又要针对具体的地域特点做出具体规定,不能一概而论。 (2)市场经济为法律体制下的经济,有市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而不合理的竞争行为势必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因此,应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努力打造客运市场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运营环境。 (3)客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所能提供的服务上,农村客运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行业,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因此,农村客运经营者应当将服务质量放在首位,千方百计为乘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4)在客运管理方面应体现出服务型政府的内容。不仅要从观念角度出发,还应考虑功能层面。既要有亲民意识,将群众的意见作为导向,将对群众负责作为其工作主旨;又需要客运管理部门转换政府角色,将政府视为服务的供给者,规范客运市场的行政管理职能。 4.2 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办法 (1)更加注重山区客运市场的安全管理。一方面,汽车客运站和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大客运班车的安全管理力度和安全巡查工作,加强客运安全宣传,提高客运经营者和乘客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山区公路使用年限增加,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等因素,使得部分山区公路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要尽职尽责,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道路安全隱患,在安全问题上不留任何死角。 (2)进一步加大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农村客运市场中的非法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运输市场环境,为农村客运经营者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空间。 (3)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客运管理问题,就应该从上述实际问题逐一入手。需要解决客运线路的布局问题,优化布局,优化运力结构。需要将进入山区的每一辆客车加以严格检查,确保其在使用年限之内。而且需要制定长期而有效的管理机制,编写长期的发展计划,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严格控制线路之间的重复。确保每个地区都有车可以乘,且运力不会超出该地区的运量。对公路客运价格加以科学合理的管理,确保其满足客运利润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山区人民的消费水平。根据消费水平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客运条件制定不同的票价,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通过票价的宏观调控,还能够使得客运资源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客运站的建设也应进行科学的规划,既能方便人民出行,还能防止交通拥堵现象。 5 结 论 道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客运市场的管理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针对我国具体国情以及山区的地理形貌特点,及时发现客运市场中的具体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加以规范,对客运布局进行宏观调控。需要针对在客运管理体制中的效率低下等对客运造成不良影响的制度加以改革,使管理体制更加简洁明了。政府充分体现其调控职能,使整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公开、公正。为了山区客运的进一步发展,应加大对客运市场的管理,在合理管理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家举.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程度政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黄承锋.重庆市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系统规划研究报告[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7. [3]高红丽.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4]秦洪明,郑万才.关于客运出租汽车市场管理的一些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