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
范文 | [摘 要]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教育发展迅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现状,重点找出非医药类专业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未来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教育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20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招生规模、招生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理、工、经、管、文等为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象。[1]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可以使中医药院校顺应时代发展,对抗日益激烈的竞争,也可以使高等中医院校办学资源、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从整体上看,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不过60—70年左右,突破中医单一学科发展为多学科也只不过不到30年。况且很多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为达到大学更名对学科门类的要求,完善学科门类开办的非医药专业。所以,办学定位转型过快带来的结构矛盾,办学规模扩张过大带来的就业率下滑问题就会逐步凸现出来。[3]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现状,重点找出非医药类专业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未来的建设提供参考,为中医药院校的长远发展尽一己之力。 1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概况 199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开设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招生35人,学制5年,授医学学士学位。至2000年,全国共有8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非医药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涉及6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基本为管理学科专业或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较少。后来经过10余年发展,到2010年已设置的非医药专业及专业方向涉及8个学科门类30个专业或专业方向。[4]2011年至今,经过几年的扩招,我国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招生规模处于波动态势,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现状,招收非医药专业学生占整个院校总招生人数的比例有所差异,但大部分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招生规模大约占总体招生规模的10%~30%。专业涉及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信息工程、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等。 2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阐述现阶段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方面 2.1.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中医药院校主要是以中医药类专业为主,各职能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围绕中医药类专业。无论是课题申请、经费支持、活动开展等方面都主要是以中医药类为主。所以,对待非医药专业学校常常受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的影响,很难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这就使得专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一些学校非医药专业的投入还不足医药专业的一半,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并没有跟得上招生规模的发展速度。 2.1.2 教育师资缺乏,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 在非医药专业教育发展初期,由于师资缺乏,专业课程门数多,使得每位教师要讲授3~4门课程,甚至更多,这种高强度密集型的授课,使得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另外,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有的教师来自学校机关、或者是应届毕业生,这些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较弱,不具备交叉学科背景,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了非医药专业教育的发展。 2.1.3 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实践基地形式单一 由于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多为社会科学,偏于理论研究,所以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忽视实践教学。高等中医药院校受长期医学教育特点的限制,对非医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视不够,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受到影响。实践教学基地多以实验室形式出现,仅能模拟操作,功能单一。[5]另外,模拟实验室建设后未能定期地更新电脑和软件,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1.4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中医药特色凸显不足 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非医药专业教育时间比较短,定位还不够清晰,专业培养缺乏创新性。课程的设置一般都是简单照搬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内容,但是为了突显中医药的特色,单纯地增加了中医药类的课程后,使得各课程体系都不够完善。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教育应总结医药活动的特殊规律,在课程体系连贯的基础上,将中医药知识真正地融入每门课程,真正突显出中医药特色。 2.2 学生方面 2.2.1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社会对于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认识不足,导致了非医药专业多存在本省生源少,外省生源多;第一志愿少,调剂生源多的现象。由于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加上各省录取分数相差较大,导致学生入学基础不一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特点,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2.2 学生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对于未来就业方向迷茫 学生报考高等中医药院校,绝大多数期望是就读医药学专业,很少有学生第一志愿就填报非医药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被调剂到非医药专业。因此,学生从入学起就对非医药专业的认同度不高,专业思想不穩定,中途转专业现象突出。这就导致了学生专业课学习很被动,考试前临阵磨枪应付考试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近年来有所好转,但该现象仍较突出。学生对于专业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更加迷茫。认为今后从事的工作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做,对今后发展的目标缺乏明确性。有的学生甚至要毕业找工作时还不知道所学专业能干什么,自己要干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应该在开学之初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学专业,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并对自己未来就业发展充满信心。 3 结 论 总之,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非医药专业教育,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毕业生逐步得到了经济社会的认可。但非医药专业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相互渗透融合、跨专业特征强等特点。这就使得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其学科的背景和特点,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去建设好非医药专业,处理好中医药学科与非中医药学科的关系,让中医药学与非医药学科真正深入的交叉与融合,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戴慎,章茂森.从高等中医药教育实情出发看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对策[J].江苏中医药,2007(11). [2]戴慎,章茂森.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多学科协调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12-14. [3]张雪,张进方.2013年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本科招生规模调查与分析[J].中国市场,2014(52). [4]刘洋,张智兵.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教育发展过程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 [5]程潇,王永健,官翠玲.高校校内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医院校医药营销专业为例[J].时针国医国药,2016,27(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