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退休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范文

    张正强 杨晴

    【摘要】老年人口再就业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压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篇文章旨在梳理有关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原因、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文献资源支持。

    【关键词】: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力资源

    1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室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3%,抚养比为4:1.平均4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年人,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不仅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子女造成了沉重的养老负担。如何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低龄老年人再次参与社会活动,继续发挥老年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不断创造精神财务和物质财富,充分利用老年人巨大的人力资源,是目前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口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不仅可以促进老年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而且可以变消费性养老为生产性养老,既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又可以增加社会财富。一方面,老年人再就业不仅是发挥自身余热、丰富晚年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他们的需要。老年人的再就业不仅能够满足生活上的需要,还能满足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老年人在退休之后,经济收入相对减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希望依靠子女的经济支持来安享晚年,他们更注重独立有尊严的生活,老年人通过就业能够获得经济上的收入,实现经济的宽裕,增强老人的自我保障能力,提升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同时减轻了子女的负担。通过再次就业,老年人不仅能够获得经济上的收入,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少孤独感,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有研究显示,再次就业的老年人比没有再就业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高,再次就业的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明显高于未再就业的老年人。

    2老年人再就业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综述

    对于老年人为什么喜欢再次就业,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贾国年在其文章中指出,老年人倾向于再次就业的主要原因就是获得经济收入和收获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退休之后退休金的增长比较慢且低于为退休前的工资,随着物价和上涨,老年人的收入相对减少,自然而然成为家里的经济负担,老人为了改变自己“经济负担”的角色,更加倾向于再次就业。同时,老年人再次就业也增加与社会之间的交流,获得了社会对他价值的肯定,有效避免了长期待在家里无所事事造成的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等心理问题。李韧认为解除生活烦闷是老年人再就业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在经历退休之后能否适应新角色、新生活是关乎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老人通过重新参与社会,减轻了由于角色转变造成的精神压抑等心理问题,有利于增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提升晚年生活满意度。董之鹰认为我国老年人再就业动机主要有经济需要、发挥特长、精神寄托和工作需要等四个方面。

    经济上需要、心理上的需求等这些是导致老年人再就业的内部因素,对于外部因素影响老年人再就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萧振禹利用1994年河北省保定市“老年人及代际关系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因素发现性别、职业、子女数、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规模、有无配偶、年龄、行业、家庭代际和有无退休金这些因素都能够影响老年人的再就业意愿。王红漫选取北京大学燕园为调查区域,利用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在就业的意愿越高。车翼、王元月和马驰骋利用2004 年青岛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进行的青岛市就业失业抽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养老金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发现户口、学历、养老金对老年人再就业影响不显著;证书、性别和年龄对老年人再就业有显著影响。张翼的研究结论正好相反,他利用泰安市和无锡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退休金收入的高低是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决定因素。钱鑫、姜向群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对老年人的就业意愿产生重要的影响,认为老年人再就业无论对满足经济需要还是精神需求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张翼,李江英认为,中国的老年退休人员,具有较为强烈的再就业冲动。其再就业的目的在于增加收入;其再就业求职的主要路径是依赖强关系网——亲戚、亲属、朋友关系。国家成立的各级老年组织,基本上对老年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未起帮助作用。黄祖宏、王蓉蓉利用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2010年在上海市静安区组织的“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状况与需求调查”数据进行logistic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父母的性别、年齡、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是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同时加入子女变量后,发现子女的婚姻状况显著影响父母的就业意愿。计娇娇利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展开的国家 2014 年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中北京市家庭问卷及老年人个人问卷,采用变异系数法,发现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有无配偶、有无养老金、受教育程度都是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重要因素。杨晓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西安市老年人再就业情况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性别和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再就业有显著的影响。

    3结束语

    通过梳理目前对于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我们发现还未得出统一的结论,这就给了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压力的不断加重,老年人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谢德琼,许雄奇.中国老年人口的就业问题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1(2):157-160

    贾国年.老年人的再就业与晚年生活[J].人口研究,1994(2):49-54.

    李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意义[J].学术探索,1999(5):89-91

    王红漫.老年人再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北京大学燕园地区的调查[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1):64-70.

    车翼,王元月,马驰骋.养老金影响退休者再就业决策的Logistic经验研究[J].管理评论,2006(12):44-49,64.

    钱鑫,姜向群.中国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6(5):24-29.

    张翼,李江英.“强关系网”与退休老年人口的再就业[J].中国人口科学,2000(2):34-40

    黄祖宏,王蓉蓉.独生子女父母再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对上海市老年独生子女父母调查的Ordinal回归实证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9(1):52-57,72.

    计娇娇.北京市老年人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152-153.

    【作者简介】张正强(1994-),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人口学;杨晴(1994-),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人口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8: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