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区块链技术对城市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影响研究
范文

    黄文菁 王砾苑

    [摘 要]在我國,区块链技术步入初步规模化实质性应用场景阶段,无可避免地具有新兴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混乱与问题共生的特点。文章从政府角度、社会角度、行业角度、技术角度四个维度综合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而对于最早步入实用型场景的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促使城市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自动化、提高透明度和加速流程。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票据业务;去中心化;时间戳;智能合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162

    1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主流金融机构2015年起开始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具体表现为:英国央行已组建区块链技术团队;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股票上市系统;R3区块链联盟——一个由42大全球金融机构支持创建的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平台的建立,更是证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已被认可,部分进入了实践阶段。在我国,区块链技术2018年才步入初步规模化实质性应用场景阶段,无可避免地具有新兴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混乱与问题共生的特点。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我国理智地把区块链拆分成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两大部分区别对待。一是对数字货币始终保持谨慎态度,政府的态度几度反复从观望、到关停比特币交易渠道、至承认比特币交易合法。2013年12月5日,《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的发布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比特币的态度,并强调比特币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基于比特币的币值波动巨大形成了投机性预期风险,我国曾在2017年9月关停了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所有交易。由于被比特币巨大涨幅吸引而加入炒作的业内业外人士不断激增,政府的态度几度改变,但始终没有认可比特币的货币属性。二是积极鼓励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2017年5月16日,我国发布的首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是区块链领域重要的基础性标准,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着手构建区块链的国家级标准。2018年5月20日,《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这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正式发布的官方白皮书深入分析我国区块链应用落地情况。然而,也正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模式带给监管层不小问题,区块链应用如何在监管与匿名之间达到平衡,政府须出台更多的办法来引导该技术的正确使用方向,避免出现技术滥用。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展现了明显的分化——主动拥抱和被动接受。行业巨头本着掌握先进技术就等于掌握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对区块链技术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众多小公司也在争取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后交易节点的机会。而处于中心平台的大型公司在经济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并稍显被动的接受区块链技术改革。尽管以一个中心化的大型企业或大平台作为可信的第三方存在着一些低效率、高成本的特点,但这仍然是普通群众普遍接受的价值交易模式。因为在群众看来,中心化的机制中承担责任和监管的运营平台是由政府直接监管、背书的,信任度明显更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到底是像业内人士所谓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还是网络媒体猜测的一个昙花一现的骗局。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时间戳、不可逆转等特征,金融领域对于该技术的探索领先一筹。如商业银行主要围绕支付清算、票据结算、信息存储、内部控制等方面展开应用性实验。除了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实践性应用已延伸到其他领域,如物联网、供应链采购与物流、公证防伪医疗应用、政务应用、设备制造等,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各大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的加入更是引发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市场的激烈竞争。据德勤(DTT)发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应用最新市场调查研究数据反应,传统行业比新科技行业更热衷于探索开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医疗领域有可能成为除金融领域外的第二大应用领域。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仍然有许多非业内人士混淆甚至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画等号。“2008年末,一个化名为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的神秘人士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此后比特币的概念浮出水面。”比特币展现了其去中心化、全世界流通、匿名、免税、免监管的数字货币特点,而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制约被其中本聪称之为区域链技术。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技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飞涨而暂露头角,但区块链与比特币之间绝不可画上等号。区块链技术应该被定义为数字金融时代的一项创新工具、一项价值传递网络、一项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更是一项从最底层替代传统金融业现有的IT基础架构的创新技术。

    因此,从短期看来,区块链技术可能仍将处于行业、企业内部试验用例或小规模应用层面。但从长远来看,应重视其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对金融行业的深刻影响。

    2 区块链技术对城市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个拥有“去中心化、时间戳、加密安全性、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数据存储等特征”的新兴技术,其在银行票据业务的运用或将防范传统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票据市场的乱象。

    第一,监管问题。票据市场的发展超过了市场的建设,具体表现为票据市场透明度不高、出现监管漏洞的环节较多,票据回购诈骗案件随着票据业务的迅猛发展而增多。例如发生在2016年震惊全国的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保险柜39亿元票据变报纸事件,归根结底就是回购贴现交易中出现了重大监管漏洞。走在区块链技术运用前沿的微众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提出联合多家银行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支撑技术的区块链票链平台,以逐步替中心化的高成本低价值的传统交易模式。参与研究区块链技术在票据业务的应用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逐步扩容,监管机构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节点参与监控数据发行和流通全过程。在区块链票据平台业务运作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将被记录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中,这些信息可追溯、实施性强,为银行的权利义务履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和依据,可以解决复杂场景下多方协作和互信问题。

    第二,真实性问题。近年来,由于各大银行均出现不同程度损失的票据大案,国家加强了对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的监管。但对于部分人员配备、制度设计、设备资源均不如大型商业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真实性问题仍然花样百出。有些中小银行甚至没有在全部的网点配备票据鉴别设备,需要人工识别票据的真伪。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不透明的市场机制,两大因素制约了市场交易价格反应机制,导致价格对资金需求反映不真实。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数字票据环境,区块链通过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呈现票据的完整生命周期,解决传统票据业务信息防伪问题。票据业务环节在区块链票据平台上都是可追溯的,大型公司和中小公司的地位对等,促使市场交易价格反应真实融资需求。

    第三,及时性问题。大型商业银行自央行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后,已逐年减少纸质票据的使用。然而,许多中小银行的出票金额在100万元以下占票据业务总比重较高,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特别是分布在中西部的三线城市以下的城市、县级网点还在使用纸质票据。甚至有些城市商业银行的县级网点不具备鉴别或操作票据承兑的人员、设备配备,需要专人专车陪同去市级网点办理票据业务。这无形中为中小企业增加了额外的费用和时间成本,不利于这类业务的有效开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建立初始目的就是为了与大型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市场定位必然差异化较大。城市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对象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其持有的小票、短票通过中介后融资成本高于盈利。区块链技术进入实践性应用场景后,城市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获得的机会和好处明显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多。游离于上海票据交易所场所的小票、短票可以通过区块链票链平台提高兑付的及时性。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票据融资的各个环节减少对中心机构的依赖,以更低的成本建立节点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提升整个业务链的运作效率。

    第四,违规操作问题。票据业务的巨大盈利使得部分商业银行采用“逆向操作”绕开监管,甚至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服务对象游离于上海票据交易所场所而进行违规操作。发生在2016年底的邮储银行违规票据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涉及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均被银监会开出巨额罚单。这个案件揭露了银行票据业务内控管理缺失、员工合规意识淡薄、严重违规经营的几个共性。票据业务指标压力和盈利能力及其为商业银行带来的连锁效应,使得部分银行过分追求考核效益而放松了对风险的控制。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大部分的小票、短票的盈利性较差,因此更偏重办理一笔票据业务带来的连带业务,如收取保证金、开对公账户、定期存款、增加信贷规模,甚至会办理一些擦边球的业务,如主动给客户贷款后转换成保证金、“光票”回购即放弃所有跟单材料的审查。建立区块链票据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将票据准入标准、票据业务流程规划、票据操作风险承担方式等编程写入票据平台,形成一份有市场约束力的共识协议,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林小驰,胡叶倩雯.关于區块链技术的研究综述[J].金融市场研究,2016(2).

    [2]蒋立乾.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体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1).

    [3]姜世戟.区块链技术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探索及发展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8(4).

    [4]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

    [5]赵扬,张夏,韦博洋.区块链技术给金融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物价,2017(6):50-5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