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皮肤镜联合Mohs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效果分析 |
范文 | 汪乐 【摘要】目的 对皮肤镜联合Mohs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所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皮肤镜联合Mohs手术治疗)和对照组(Mohs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及切除肿瘤的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实施皮肤镜联合Mohs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更好,临床可以考虑大力推广。 【关键词】皮肤镜;Mohs手术;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用日本NIDEK皮肤镜进行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患者数量为120例,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被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60例)中,研究组患者年龄20~76岁,平均(48.9±6.4)岁;男女比例为6:4;对照组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49.2±7.4)歲;男女比例为7:3。被选患者病情、病程及其他一般资料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经医学检查后疾病确诊,依从性高,能够配合本次研究,并在医务人员的辅助下,配合治疗工作,并完成研究相关的诊疗项目。排除标下:合并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患者在一个月内因同一原因超过两次入院接受治疗,聋哑人患者和文盲患者,排除外地无法随访患者,排除依从性欠佳患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方正常开展研究。 1.3 治疗方法 首次手术切除肿瘤边缘肉眼间隔1 mm,在皮肤镜下确认肿瘤位置,据此绘制Mohs模式图,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并铺巾后开始手术,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逐层切开皮肤组织,切开深度达到筋膜层,将肿瘤彻底切除后将其转移到绘制好的Mohs模式图上,对其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如切缘及基底呈阴性,需进行创面修复,如为阳性,需扩大切除面积后再次送检直至检查结果为阴性。此后再根据创面具体情形进行皮瓣转移或直接缝合处理。其中对照组仅在肉眼观察下完成切除。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针对出现的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并采用(%)加以表示,检验结果显示P<0.05,那么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治疗指标上的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肿瘤相关指标上的比较(见表2) 3 讨 论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局部浸润,生长缓慢,几乎不会转移,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皮肤镜是一种无创的皮肤检查手段,可有效过滤皮肤表面漫反射光线,观察到真皮层等细微结构。检查因为无创,患者无痛苦,对检查的接受度更高。肉眼观察肿瘤位置时,因为肿瘤下血管不规则分布,皮肤破损,边缘难以看清。而通过皮肤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可以更好的确认肿瘤大小及位置,手术切除时更为精准。皮肤镜联合Mohs手术治疗后,手术中将肿瘤切除更为彻底,术后病理送检次数减少,患者花费少,经济压力小,同时也可以节约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对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实施皮肤镜联合Mohs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更好,临床可以考虑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 晶,于英瑶,马 欣,等.皮肤镜联合Mohs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效果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8,40(8):975-977. [2] 杨嘉裕.基底细胞癌边界的皮肤镜测定与中医体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