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化产业助推对外文化交流的路径研究
范文

    王玮

    摘 要: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陕西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薄弱、对外交流主体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时代陕西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对此,要加强陕西文化对外交流合作,树立陕西新形象,应从加强文化精品建设,提高对外文化贸易水平、打造多元外宣体系等方面入手,把更多具有陕西特色的优秀文化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关键词: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精品建设;对外文化贸易;外宣平台渠道

    中图分类号:G125?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3-0028-0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陕西作为文化大省,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无可取代,现下我们应反躬陕西文化本身,“正其心,诚其意”,探寻陕西文化之魂,文化之根,在继续弘扬传统与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勇于创新,着力打造陕西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构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中心,让陕西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时尚、现代的新光芒。

    一、陕西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交流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强省建设为陕西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了机遇,陕西进一步深化了与丝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经贸、科教、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和较有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陕西文化“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同时,陕西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又制约了陕西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第一,文化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陕西拥有丰厚且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是当下在文化创新方面存在文化资源转化率低、文化精品创作力低、文化产品附加值低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偏重对文化资源产业形态的开发,存在急功近利心态,而忽视了对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理念的挖掘和展现。虽然陕西省文化产品数量众多,但由于只是简单复制,浅层次的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且较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构思创意,因此文化产品创作上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相对成熟的、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相对较少,且严重缺乏现代科技的表现形式,与现代文化精神格格不入。

    第二,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在陕西文化对外交流中,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制造业发展缓慢,占比低下。陕西省文化制造业以印刷、包装、造纸和烟花爆竹生产为主,产业低端、层次低下,不仅利润微薄、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受市场波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很大,经营情况极不稳定,严重制约陕西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出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档次不尽如人意,且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影响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文化产业区域结构不平衡。陕西文化产业区域结构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陕南、陕北、关中三大文化产业带发展的不平衡。陕西“十三五”规划中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划分为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区域发展战略。相较于其他两个地区,关中地区产业门类丰富,相关产业配套设施、激励政策与技术创新优势比较突出,生产总值远远高于陕南和陕北地域。二是市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以2019年第一季度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咸阳市的增速高达58.9%,领跑全省,铜川市、安康市和延安市分别增长45.5%、38.4%和3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余地市增长速度均低于5%,其中,西安市、宝鸡市、渭南市、汉中市和杨凌示范区实现微弱增长,增速依次为1.1%、0.01%、4.8%、3.2%和0.5%,榆林市和商洛市增速为负数,分别为-10.3%和-19.4%。

    第四,对外交流主体比较单一。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推力主要来自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就目前陕西文化对外交流的方式来看,政府仍然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民营企业和民间社会团体的交流相对较少。从对外交流的平台和渠道来看,陕西对外文化交流,一是积极参与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的对外交流活动,二是省委省政府与境外友好城市的双向文化交流活动,三是借助全国性的、高规格的文化交流平台。从对外交流的宣传媒体来看,还是以陕西省电视台、陕西日报、西部网等传统主流媒体为主。在当下“新公共外交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单一的文化交流传播主体存在效率低、效果弱、重点不突出、时效性不强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新时代陕西文化对外交流的实际。

    二、文化产业助推陕西文化对外交流的路径和方法

    陜西文化对外交流需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挥陕西优秀文化资源和对外窗口优势,加强精品力作生产创作,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水平,构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多元对外文化传播体系,讲好陕西故事,传播陕西声音,把更多具有陕西特色的优秀文化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加强文化精品建设

    1.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作品表现张力。一个文化产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竞争力、传播力,关键在于它的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新力、表现力和科技含量是增强陕西文化竞争力的关键,也是陕西文化走出去的根本动力。一是要立足于陕西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在创作过程中极力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将核心价值理念体现在文化作品中。二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喜好、审美情趣,在文化产品创作过程中充分调研和掌握文化落地覆盖区受众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升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三是重视创新融合,增强作品表现力。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兴科技,全方位、深层次加强与文化领域的融合,提升陕西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张力。

    2.加强文化精品创作,树立陕西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正确的文化立场,以“传播陕西声音,讲好陕西故事”为宗旨,结合陕北、关中、陕南区域文化特色,不断推出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较大影响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动漫等文化艺术精品,做大做强“文学陕军”“影视陕军”“陕西戏剧”“长安画派”“陕西旅游演艺”“陕西民歌”等特色文化品牌。

    (二)提高对外文化贸易水平

    1.打造外向型文化企业中坚力量。推动陕西文化“走出去”必须充分发挥文化企业在文化作品创作、文化品牌树立、文化交流传播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支持陕文投集团、西影集团、陕西广电集团、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视企业人才培养等方式,不断壮大国有文化企业市场竞争力,引领陕西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和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给予民营企业政策、财政、税收方面的扶持,不断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推动优势文化产业外向发展。一方面,持续扶持和引導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文物博览、工艺美术、文化演艺等传统文化行业的创新和提升。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以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工业设计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电子出版物出版、用户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和虚拟现实设备等为主的新兴业态,不断拓展和创新文化发展领域。支持打造“文化+旅游”“文化+互联网”等融合项目,让文化与金融、科技、信息、旅游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发挥关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陕北、陕南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三)着力打造外宣平台渠道

    1.构建文化“走出去”平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陕西文化对外交流提供了“走出去”的多样平台。一方面,陕西可借助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提供的多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世界舞台大力发出陕西声音,也可利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战略发展研讨会等国际交流平台,促进陕西特色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另一方面,陕西应利用好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等诸多平台,推动陕西文化企业与境内外大型文化企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陕西文化影响力。

    2.拓展文化“走出去”营销渠道。陕西文化的传播,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这就需要不断拓展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营销渠道。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细分受众营销。加大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调研工作,根据覆盖地不同受众的接受倾向和文化需求,建立不同的营销网络和营销策略。二是文化企业营销。鼓励有实力的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大与境内外文化企业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陕西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文化交流、文化出口的市场化,寻求陕西文化出口的销售途径和侧重点。三是搭建网络平台。在当代互联网经济时代,陕西文化“走出去”必须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针对互联网主要消费群体,依托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力陕西“文化+旅游”优势,依靠陕西雄厚的科技力量,不断创新网络营销热点,扩展网络营销渠道,为陕西文化对外交流夯实基础。

    (四)构建多元外宣体系

    1.突出特色外宣主题。各级各地新闻媒体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三强一富一美”工作安排,着力宣传加快“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突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对外经贸文化活动的宣传。积极响应省政府在《陕西新形象整体构建与传播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将“文化陕西”作为全域推广语,将“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作为海外推广语的外宣主题,进一步加大陕西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工作。

    2.打造实力外宣媒体。区域形象的树立主要取决于区域自身实力和大众传播效果两方面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对外舆论引导作用,充分运用陕西省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日报、华商报、西部网等新闻媒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陕西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其次,陕西在注重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同时,更需将关注点向移动终端和网络空间转移和延伸,运用新媒体融合、云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扩大陕西文化的受众范围,将厚重渊博的传统文化向外向下拓展。最后,在传媒领域也积极发挥“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积极参加各种媒体峰会,扩大陕西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带动陕西文化的向外辐射;积极构建陕西媒体与境外社交媒体的合作交流,有效推动陕西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 一季度全省规上文化企业运行分析[EB/OL].陕西省统计局网站,2019-06-06.

    [2]? 林承亮.地方文化品牌走出去的思考[J].发展研究,2017,(5).

    [3]? 徐望.江苏对外文化工作的经验、现状与前进方向[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7,(9).

    [4]? 张蓉,杨春娜.传播学视域下的陕西区域形象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9).

    [5]? 陈晨.“一带一路”建设中陕西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7,(10).

    Abstract:Shaanxi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crad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civilization,whose rich and unique history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xternal exchange of Shaanxi culture.However,the weak competitiveness of Shaanxi cultural industry,the weak innovation ability,the single subject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pace of Shaanxi culture “going out” in the new era.Therefore,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ith enternal partners,and establish a new image of Shaanxi province,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duction and creation of excellent works,expand the level of cultural trade,and create a diversified external publicity system,so as to promote more excellent cultures with Shaanxi characteristics to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world.

    Key words: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ulture;external cultural trade;publicity platform channel

    [责任编辑 文 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