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床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 |
范文 | 马秀云 申月芹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究临床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分级护理。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的BRS再出血评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指标,同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再出血率和护理的依从度,并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RS再出血评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再出血率和护理的依从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临床分级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度,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分级护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7..02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它一般很难治愈[1],本文研究的是临床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重症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27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29~83岁,平均(46.94±12.76)岁。 1.2 实验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BRS再出血评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再出血率和护理的依从度。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分级护理,患者根据病情分为低危出血病人、髙危出血病人,低危出血病人具体操作为:不同的患者应该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来源,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对患者的护理的同时动作应该轻缓,语言应该温柔[2]。对患者及时讲解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出血原因等等,让患者了解疾病。对待髙危出血患者应该在低危出血患者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在患者出血时严格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救治;识别再出血现象,在患者出现咽喉疼痛、腹胀、胃部不舒服等现象时,及时检测并预防患者再出血。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的BRS再出血评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对比 由表1可得,观察组患者的BRS再出血评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再出血率和护理的依从度对比 由表2可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再出血率和护理的依从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比较差,而且经常会伴有其他的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此类疾病常见的病因有:上消肿瘤、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等等[3]。由本次研究可得,观察组患者的BRS再出血评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再出血率和护理的依从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临床分级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度,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袁 芳,拾以春.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險评估和临床分级护理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33-36. [2] 王 培,艾 芳.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7(B12):186. [3] 赵先群.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3). 本文编辑:赵小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