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发展研究
范文

    江洁 曾莹 褚玉婷 游钦 向江维 吴海洋

    [提要] 每年在贵阳举办的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是国内大型综合性、国际性农业展会,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十届。通过对历届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其所取得的经验,梳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农业展会;发展策略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编号:201911731006);2016年度贵州省“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国际商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SJ-YLZY-2016-003);贵州省商贸流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黔教合KY字[2018]002号)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19日

    “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贵阳农交会),是由农业农村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全国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农业展会,对贵州山地农业发展、农村农业产业革命推进、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贵州生态文明经济建设、加快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8年,贵阳农交会吸引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团组、600多家企业、200多家省内外投资商参展。2019年参展产品涉及30余个类别、1万余个品种,销售额达2.39亿元,签约总金额32.59亿元,合同金额7.63亿元。总结贵阳农交会所取得的经验,梳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发展现状

    经过10年的发展,贵阳农交会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农业展会,影响力辐射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贵阳农交会作为国内农业领域重要的行业盛会,是贵州省重要的农业交流平台,为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都起到了较大作用。

    (一)引领全省农业发展。贵阳农交会已成为一个贵州农特产品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每年的农交会都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让不同农业领域得以在这个良好平台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交流。通过多种展示方式让到场观众更加了解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贵阳农交会成功推动了贵州农产品市场的流通,加强了与周边省区和其他行业产业的合作。在每年的展区中可以看出,参展农特产品连接着当代的农业热点,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贵阳农交会是作为农村农业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推广和主办的展会,是具有安全性质和高品质产品的农产品交流展示平台。因此,农交会对于参展的企业和产品都拥有很高的门槛和质量要求,参展的各企业和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把控和挑选,并且在展会期间,企業的优质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肯定,良好的品牌也为消费者选购农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提升了市民购买农产品的消费意愿,为更多的农产品展商提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导向。

    (三)促进农业交流和贸易。贵阳农交会的举办促进了农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流,对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信息化时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成果更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贵阳农交会的举办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关心,利用信息化设施设备,让更多地区的人和企业在农交会中进行交流和采购,促进农业贸易的发展。贵州省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副会长李健说到:“通过十年的发展,农交会成为了贵州省农产品产销对接、黔货出山的平台、桥头堡。不仅让消费者能买到优质的农产品,更重要的是能让生产者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商品质量迎合市场”。

    (四)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每一届农交会的举办,都吸引了大量不同地区的参展商和采购商以及普通观众前来。因此,农交会的举办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农交会本身成为贵州展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农交会都会带来大量的人流,促进了贵阳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发展,促进贵州省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打造。

    二、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取得的重要经验

    (一)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是成功的重要保障。2011年5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1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实施方案》(黔府办发[2011]65号)指出要“为全面展示和整体宣传推介贵州特色农产品,加速推进我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促进全省农业特色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农业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主办”,确保了活动顺利开展和成功举办。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暨绿茶博览会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14]91号)指出“举办农交会和茶博会,是加快贵州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促进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转型,加强贵州农业宣传推介、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每一届贵阳农交会,都由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方案》,设立高规格的筹备和领导小组,提高站位,确保贵阳农交会的成功举办。

    (二)坚持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发展道路。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贵州省自然条件极好的写照。根据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贵州省大力推进茶叶、薏仁米等农特产品品牌打造。贵州各级干部和居民一致认为:合理利用特殊的地理条件,紧跟科技发展趋势,高效率转换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在市场上的生产力、抗压能力和市场地位。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贵州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融为一体,结合当代科技为农业发展指路、开辟出一条符合贵州经济发展规律的高质量、高效率、高科技的农业发展之路,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坚守住绿色发展的底线,实现贵州的快速高效发展。

    (三)积极搭建对外沟通交流平台。积极搭建国内外沟通交流平台,是贵阳农交会成功的一大关键。贵阳“农交会”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每次均有众多国内外企业参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具备了国际性展会的特点,其已经成为了集中展示贵州农产品行业特色及与国外企业沟通的重要平台。

    (四)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贵阳农交会设置了“万人徒步逛农交”活动,让参展者和观展者在享受集体徒步带来身心愉悦、带来健康的同时,又在农交会现场购买到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结合现场宣传,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积极倡导绿色健康新生活。第十届农交会策划了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特色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东西部农业产业发展高端论坛,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城市参加展会,积极为贵州省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与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和加工品经销商、大型批发市场及连锁超市牵线搭台,打通产销渠道,助力黔货出山。农交会已经成为贵州农业对外合作“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平台。

    (五)不断推进展会国际化发展。从2010年到2019年,历经10年发展的贵阳农交会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农业展会。贵阳农交会现已成为贵州省农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得到了省内外行业协会及国内外广大客商的广泛赞誉。为宣传推介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扩大农业对外交流合作、激活农产品市场流通提供了重要平台,为提升贵州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据贵阳农交会组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交会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还成为展示贵州优质农产品的窗口和产销精准对接的平台。2017年农交会观展人数突破25万人次,2018年突破30万人次,2019年突破39万人次,再创新高。2019年农交会上,共有德国、英国等43个国家的70家企业参加展会,带来了越南榴莲饼、泰国水果干、马来西亚咖啡等优质农特产品,展品丰富,极具各国特色。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下,贵州农产品或可从贵阳直接通向东南亚国家,有效节约出口成本,更好地开展商务贸易,实现销售渠道多样化,扩大产品海外市场规模。

    三、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展会服务意识薄弱。在贵阳农交会举办过程中,参展商对于展会服务有一些不同意见。参展商办理入会手续环节较为冗长复杂;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低;在农交会举办之时,办展城市对于活动策划和运行体系不够一体化,整体服务能力较差。农交会组织方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均有待提高。

    (二)资源分散,专业化程度低。贵阳农交会展区设置延续性较弱,特色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参展产品包装简陋、包装规格较少,离市场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包装无特色,档次较低,不利于销售时储存、摆放,降低贵州省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限于贵州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农特产品生产升本较高,价格优势不突出。贵州省农产品价格较高,主要是产业化生产并未形成、没有规模效应、运输成本过高、流通环节过多。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农产品品牌化程度较低,从长远来看制约了贵阳农交会的发展层次和可持续发展。

    (四)大部分参展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但大多存在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问题,生产能力、加工工艺、包装水平大都有待提高,大部分还只是粗加工产品,产品档次较低,附加值低,经过深加工的产品极少。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相比,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产品销售乏力,长远来看也会对贵阳农交会产生影响。

    (五)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突出。部分农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导致农民的市场意识淡薄,生产的大部分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同时农产品加工缺乏流通物流、保鲜等大型企业的支持。

    四、贵州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不断改进展会服务方式。通过“展会服务业流程链”管理模式,不断强化“服务接触的管理”環节,对展会服务进行流程再造。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展会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展商和参展群众的体验。提升服务效率,节约参展商的工作时间,为展商和消费者提供完善、专业的服务。

    (二)不断提升贵阳农交会竞争力。创新是进步的前提。农产品交易会办展十载之久,逐渐向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总结贵阳农交会和其他展会的成功经验,吸取参展过程中的教训,转变观念,不断增强贵阳农交会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展商前来参展。

    (三)加强现代山地农业产业化建设。很多产品在本地市场需求旺盛,但由于运输成本较高,运输途中的损耗和保鲜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只有遵循市场规律,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山地农业产业体系,革新运输、包装技术。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化水平,从整体上降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交易价格。提升价格竞争力,为贵阳农交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特产品。

    (四)加强展会人才队伍建设。贵阳农交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展会人才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应该抓住机会挖掘人才,例如通过贵州举办的人才博览会深入挖掘适合展会的各型人才,让展会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够得到提升。通过展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为贵阳农交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富森.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6.

    [2]郭旭.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可持续发展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19(1).

    [3]王黔,京武鸣.“十四五”时期贵州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20(1).

    [4]张柯.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平台作用和发展对策初探[J].古今农业,2019(2).

    [5]林玲.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与上海自贸区比较研究[J].贵州商学院学报,2019(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