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经济下行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的化风险与对策 |
范文 | 胡均民 刘波 摘 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离不开财政的有力保障与支持,而它的实现有利于促进财政公平。以经济下行为背景分析了当前财政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突出风险,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扩大供给范围、保证供给重点等建议。 关键词:经济下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支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既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旨在全体公民都能尽量公平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离不开财政的有力保障与支持,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實现又有利于财政公平的实现。但是,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保基本、兜底线的基本公共服务刚性支出是否能托住?一些深层次矛盾已逐步显露出来,需要高度关注与重视。 一、经济下行压力下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带来的突出风险 (一)继续依靠财政加大投入,必然会扩大政府债务,增加政府债务风险 近几年来在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暴露出来的矛盾,是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方面出现的供需矛盾,是发展基础弱、制度不完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局部矛盾。比如农村留守儿童辍学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失学问题,就是在增加教育投入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矛盾关注不够引发的,需要适当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加大教育薄弱环节投入,补齐短板。又比如养老保险制度费率高的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增加财政投入来解决,而应主要通过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投入,但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长下滑的形势下,增加支出极有可能扩大政府债务,增加政府债务风险。 (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短板如果得不到有效弥补,也会诱发社会风险 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短板主要是基本养老、公共医疗保障、公共教育三大领域。 一是基本养老保障问题。近几年来,经济下行导致养老保险欠费增加,极有可能会出现养老保险支出困难的局面,而如果退休职工可能少拿或拿不到应有的养老金,将直接影响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又由于历史欠账和制度不健全,目前企业退休职工因为养老金低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造成企业退休职工普遍缺乏获得感,容易酿成社会群体事件。 二是公共医疗保障问题。经济下行和财政收入增长困难也可能使医疗保险支付发生困难,会导致患者与医院的矛盾加剧,也可能引发患者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兑付矛盾。 三是公共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辍学和失学,意味着人力资本积累放缓,与正在实施的工业化和乡村振兴对较高文化、科技素质的劳动力需求极不相适应,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矛盾,不仅是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保障问题,也是为本区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经济增速下滑,居民收入不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可持续性,也会积累经济风险 一是经济增速下滑,居民收入不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可持续性保障。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GDP增速持续下滑,尽管增速换挡是大势所趋,但持续下滑时间长,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支撑趋弱。另一方面,减税降费短期负效应会造成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较大。经济下行与财政收入短期增长困难的双重压力下使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可持续性。 二是制度安排缺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可持续性的又一重要原因。如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是要降低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因为过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不仅会提高企业产品成本,也会挤占企业年金成长空间,难以构建基本保险、商业保险、补充保险合理搭配的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又如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和失学问题的解决仍然滞后,不仅增加教育不公平的矛盾,也不利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诸如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矛盾,如果不妥善解决,会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诱发新的经济矛盾,积累新的经济风险。 二、化解财政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风险的对策 (一)遵循规划先导、因地制宜、促进均衡的原则,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长效机制 一是注重规划先导。加快完善“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前期研究,结合各地经济发展、人口机构和变动趋势等充分研究本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拟定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根据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布局和配置,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人口分布相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公共设施与人口分布相协调,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与群众的需求基本相匹配。 二是突出因地制宜。“自下而上”制定标准,确保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赋予各地更多的自主权,欠发达地区可对一些确实没有财力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标准和清单适当的下调标准或减少清单内容;发达地区则可根据财力供给能力适当提高标准和增加清单内容。以达到既兼顾欠发达地区的客观差距,又激励发达地区为本区域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目的。破解由于标准刚性所造成的享受不均的困局,以保证各地执行的标准与清单既符合各市实际又确实可行。 三是强化促进均衡。以补短板为目标,“自上而下”均衡标准。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建设时,国家层面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给予差异化政策,对于欠发达地区给予倾斜,给予更多的支持,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补好欠发达地区的短板。 (二)积极扩大供给范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总量 一是将婴幼儿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国家明确提出支持婴幼儿托育设施建设,建议各地尽快出台有关婴幼儿托育的政策意见,加快有关的立法研究,使婴幼儿托育事业有法可依、有据可依。 二是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通过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增加优质科普资源供给,促进区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是将公共交通均等化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已成为主流出行方式,应适时地将公共交通均等化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内容。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网络衔接顺畅,发展环境优良的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系统,使公共交通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三)保证供给重点,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衡发展 当前,各地对教育、医疗、养老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应按照合理、适度、可持续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增加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为重点,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结构短板,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华有.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思维方式研究[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04). [2]杨向鹏.“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8. [3]张启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平衡机制——以加拿大的经验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4]谢殿宝.浅议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北方经济,2010(11). [5]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R].河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8(06). (胡均民,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刘波,中国石油湖南张家界销售分公司)探索研究中国经贸导刊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