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范文 | 朱美寰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64-02 摘 要 受到传统思维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培养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设置单一;缺乏专业特色;缺乏实践教育等。这些问题给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了阻碍。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如何构建和实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构建与实施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环境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改善。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履行职能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这些职能部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因其服务于公众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影响也日益加深。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会。然而目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创新方式。构建和实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培养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事。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早在上世纪末,我国原教育委员会就提出,要培养综合素质素质能力过硬的,服务于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的目标。这一目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即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但是对这类型人才的应用却缺乏指导,导致培养目的不明确。在目前的环境中,社会和人才培养机构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从社会层面来看,更加看重专业人才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从培养机构方面看,其内部对专业人才的主要评价内容,是其能否达到机构对专业人才的评判标准。从目的上说,人才培养机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受训者学习专业知识,从而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也是为了确保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培训秩序,使培训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社会的目的是為了有效选择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机构和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目的都存在差别,这些差别导致了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脱节。若不能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将会造成社会缺乏相关专业人才,而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构走出的人才,却又不符合其工作要求,由此他们的就业造成了隐患。在这一现状下,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结合社会需求,确立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机构应该明确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首先需要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是服务于大众的一个过程,是为满足社会所有成员或特定群体,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项事业。其中涉及到了多种专业的内容,包括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医学、法学、心理学等,是一个高度综合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要具备高度适应性、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要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这些需求是由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工作内容决定的,公共事业单位面对是各领域各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分类复杂,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有强大的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同时也需要创新能力和不断突破自我的进取心。人才培养机构应该以此为培养目标,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能够顺利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明确培养方向,制定培养方案 在了解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之后,需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分解,找准培养方向,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将社会需求分解为四个专业方向,其中包括社区管理、行政管理、征信管理和劳动人事。以此为依据制定的培养方案,并结合培训内容管理、培训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的培养方案应该是时刻变化的,根据社会需求的变换,人才培养机构应该及时调整培养计划,确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合理设置专业培养内容 合理设置专业培养内容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环,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存在区别的,理论上讲,前者是后者的狭义解释。其工作内容包含人文、教育、卫生、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公共事务,同时还涉及水、电、天然气等公共企业管理。可以说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节奏,体现的是其公共性和服务性特点。除了融合许多专业的知识外,公共事业管理还需要掌握例如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英语交流以及分析、调查、统计等技能,体现出了其跨专业、跨领域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培训内容设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交融性,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一切为培养高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1.凸显专业特点。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我们应该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训内容做出优化,将专业培训与素质培养高效融合;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高效融合;将专业理论与非专业知识和技能高效融合;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与社会需求现状高效融合;认知和能力高效融合;个性化发展与团队协作高效融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从内容设置中,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才能有效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其本身对于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应该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是为受训者连接各专业知识点的枢纽。因而在培训内容设置中,应该突出其对各学科知识的统筹管理作用,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范围,分清楚哪些是本专业主体内容,哪些是其他专业的拓展内容。以此为基础,通过特点鲜明的培训,使受训者清晰的掌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如何协调个人利利益与公共利益,更好的投身于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中,为公共服务事业做出贡献。 2.平衡培训内容设置。我们在上文中强调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在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应用型工具和技能的使用。但是在实际培训内容设置中应该警惕培训内容设置的平衡性,不能一味追求高效率,导致培训内容设置过度倾向于对应用型和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项面向全体、服务大众的工作,追求工作效率的前提是要切实帮助大众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只起到次要作用,关键问题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员是否能够秉持服务于大众的信念,能否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责,有没有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繁荣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培训内容设置中不能够片面的侧重技能的培训,否则将导致受训者缺乏责任感,丧失价值观,与社会价值和政治需求相脱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培训内容设置上注重应用型技能与价值观培养的平衡发展。而这一平衡方式并不需要通过调整培训时间占比来实现,而应该在日常的专业培训过程中,将责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其中,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管理知识的同时,完成对价值观的培养和责任意识的塑造。 (二)加强专业培训材料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学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相关的专业培训材料更新和编写进度都极为有限。因此,我们急需建设全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训材料。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总结自身实际经验,还应该借助国外先进的实践经验,汲取其中的精华打造既有科学性,有能够结合国内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培养实际的可行性材料建设方案。其内容不仅要包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还应该为受训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系,传授受训者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职责。同时,也要能够培养他们价值观和责任感,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强化培训人员队伍建设 培训人员作为受训者学习的指路明灯,也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训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涵盖范围较广,要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训中,有效与其它专业知识产生联动,就需要培训人员对这些延伸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培训机构若想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就要加强培训人员队伍建设。同时,提高高素质专业培训人员待遇,吸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素质培训人才。加强培训人员素质培训可以从两方面来开展: 1.加强培训人员素质培训。可以通过经常性的短期培训或者学术交流,提高在职培训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要不定期的组织培训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活动,或者聘请专业讲师开设讲座。再或者邀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家来为他们传授实际的管理经验。有条件的机构可以组织培训人员出国学习,引进国外成功经验。另外教育部高教司也举办了“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骨干培训人员培训”,培训人员应争取参与其中,与全国专业人士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和方法,实现对自身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2.加强培训人员实践培养。追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拥有一批应用型培训人员,因此要加强培训人员的实践培养。我们应与其他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达成合作,派遣培训人员进入部门学习积累工作经验,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可以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者解决,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岗位工作,促进自身良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诉述,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了当前公共事业单位和人才培养机构需要迫切考虑和解决的事。我们必须在明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式做出改革,通過高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人员以及受训者自身的多方面努力,才能够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