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雨课堂”在医学病理学教学改革应用中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高献争 李晟磊 【关键词】病理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2..02 随着媒体科学技术的革新和通讯信息交流工具的迅猛发展,高校教育的改革与时俱进,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和模式逐步被推广应用到高校教育中,促使以往大学课堂填塞式教学逐步向师生互动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模式转变,推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平台。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它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其以医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本身又是内、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学科的基础。目前病理学的教学改革方向是在理论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CBL)、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的模拟的方式,以优化理论课教学,并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和能动性。 本研究在病理理论课教学中以病理学教材为基本内容,采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观察探讨“雨課堂” 混合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1 “雨课堂”基本信息 “雨课堂”是2016年开始应用推广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工具,由清华大学和MOOC平台学堂在线联合开发,其通过与教学幻灯PowerPoint(PPT)软件和微信融合,进行线上互动教学[1]。学校雨课堂对学校的基本设施要求不高,仅需教学电脑联网,学生带手机并以微信扫描“雨课堂”上课二维码即可,操作简单,易于在高校推广。 2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课程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研究在2017年“雨课堂”教学软件应用技能培训后开始将其实践应用于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生的病理学教学中,教学中依次采取了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提问与习题练习、课后总结拓展及发现并解决问题3个环节,具体以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为例进行探讨研究。 2.1 教材内容解析 本研究采用由李玉林主审的人卫版第九版教材《病理学》课本,本书包括了十八个章节,第一至八章为总论部分,是病理学的基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第十至十八章为各论部分。 本书第十章为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了呼吸道和肺炎症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尘埃沉着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系统常见肿瘤、胸膜炎和间皮瘤。其中呼吸道和肺炎症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胸膜炎均涉及本书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二章损伤的修复及第四章炎症,是以上三章内容在呼吸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呼吸系统常见肿瘤和间皮瘤则与第六章肿瘤关系密切,是肿瘤病变特点在呼吸系统器官的体现。肺尘埃沉着病则与第七章环境和营养性疾病、第四章炎症相呼应。同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第九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第四章炎症内容交叉关联。 2.2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整合与改革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结合雨课堂教学软件,我们进行了初步教学模式改革,把前后内容进行结合,将总论内容融入各部分内容中,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不断巩固和复习前几章内容,加深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记忆。同时,我们插入部分练习题和病例分析,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实际病例分析,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雨课堂软件的数据分析结果帮助教师初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见图2 。另外,我们还借助雨课堂软件把PPT课件上传,学生在预习课程时可以通过课本结合PPT同时预习下次所学内容,这一点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 经过2个学期的逐步应用后,我们对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进行了学生问卷评估,问卷共发放146份,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改革能促进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85%的学生认为改革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 讨 论 我国于2017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这是我们近几年医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方案,也是我们开展教学改革的依据,该意见同时推动着各医学高校改革的向前发展。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重要性更加突出,尤其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根本依据。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更充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到以后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去是一个我们病理学教师需要关注和努力的方向[2]。 雨课堂软件基于PPT和微信,契合教师需求,实现了教师推送教学课件、视频等到学生手机,增加教师与学生沟通、教学效果反馈等,简单有效的实现了教学方式向混合式教学的转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式教学通过将课堂时间向课外时间延伸,并在很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2]。 我们经过2个学期的应用,对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深有体会。首先,该教学模式增加了我们与学生的互动,病理学内容繁多,以往虽然课件中有少许实例,但更多情况下是教师在课堂上分析给学生听,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不强,雨课堂“弹幕”给教师和学生开通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在这里学生老师可以同时互动,互相问答,是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更轻松。其次,教学效果的反馈,学生在听到不理解的幻灯片可以选择“不懂”按钮及时反馈给教师,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可以查阅,对相关问题进行重点性回顾性复习讲解,随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积压。再次,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教学之后,当节课堂PPT就已经收藏在微信雨课堂中,学生不需要再去拷贝PPT,并且可以长期存储,并且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询或复习,不需要再借助于电脑,方便快捷,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雨课堂的问答系统既增加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进行中的互动,同时通过试题问答,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印象加深,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最后,雨课堂软件中习题、“不懂” 按键、“弹幕”讨论、推送手机课件等功能的应用可以自动采集学生使用雨课堂上课时产生的学习行为,数据经整理分析后可以帮助教师量化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有助于教师评估自己的教学情况并逐步改进。 当然,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诸多问题,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课程内容,“雨课堂”的应用需要教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除了教学内容,还要学会熟悉运用一些网络技术。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3]。另外教师不能仅依赖“雨课堂”教学 ,还要积极应对特殊情况,如果上课时停电或网络故障等,此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多媒体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更新,保证网络畅通,保证“雨课堂”混合式教学顺利进行[4]。 总之,在信息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将逐步融入到我们的教学改革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医学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5]。而“雨课堂”作为一个主要面向高等教育的智慧型教学工具,改变了医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有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促进我国医学高校教育水平整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 欣.基于“雨课堂”的医学遗传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01):53-55. [2] 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5):26-32. [3] 冯建国,高宗军,张正贤,等.慕课发展现状与高校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12):4-7. [4] 张 颖,罗 辑.雨课堂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9,(8):108-110. [5] 孟 延,刘传勇.医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挑战与机遇[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01):7-10. 本文编辑:李 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