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陵城区“文明新风公益基金”的实践与思考
范文

    卢雪莲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8-185-02

    摘 要 德州市陵城区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带动作用,凝聚社会资源、倡导文明新风,破解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于2017年9月启动实施了“文明新风公益基金”,组织凝聚群众,破解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的冷局面,有效拓宽村级组织为民服务的渠道。

    关键词 陵城区 基层党组织 文明新风

    一、陵城区设立“文明新风公益基金”的主要目的

    (一)破解难题,强基固本

    目前陵城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区990个村,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有702个,占比70.91%,其中空壳村(村集体年收入为零)335个,占比33.84%,无钱办事的问题非常突出,无力兴办公益性事业,一些涉及群众根本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公益基金”的实施,既能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又能缓解村级无钱办事、缺钱办事的压力,拓宽村级组织为民服务的渠道,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顺应民意,聚力聚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率先富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经商大户、种养殖大户等,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一定的渠道反哺家乡,愿意力所能及地为村里兴办一些公益性事业,促进家乡村风民风转变、村容村貌改善。设立“文明新风公益基金”,既是对群众意愿的积极回应,也是充分整合民间爱心人士力量和资源的有效途径。

    (三)弘扬正气,倡树新风

    当前,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向农村逐步延伸,但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法律素养、价值观念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设立“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新风评选表彰活动,对各村评选出的“好婆媳”、“孝贤之家”、“节俭之家”、“美丽之家”、“重教之家”等进行表彰奖励,能够正确引导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引领广大群众逐步摒弃陋习,树立和谐、团结的新风尚、新风气,助推乡风文明。

    二、陵城区实施“文明新风公益基金”的主要做法

    (一)试点先行,压茬推进,做好“点”上示范

    坚持试点先行,按照“从高立杆、从严选点、从实指导”的要求,精选一批群众基础好,班子能力强,在外能人较多的村,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先行先试,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积极总结试点工作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各项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层层推进,压茬开展,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新风公益基金工作顺利进行的主导作用,将“文明新风公益基金”与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统筹把握,在选树配强村级班子、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上做结合、求突破。

    (二)过程管控、规范运行,做好“线”上监督

    强化制度建设,紧盯重点环节,着眼于流程明、责任清、程序全,健全完善使用管理办法,联合农业农村局出台《陵城区文明新风公益金管理使用指导意见》,从基金的来源、适用范围、基金的管理、使用程序、基金核算、基金公开、基金运转7个方面细化15项标准,着重强化对基金管理机构、基金账目设置、凭证手续、结转入账等重点环节的指导,使每个基层党组织有方向、有标尺、有遵循,用标准化制度促进规范化管理。

    (三)倡导新风,注重实效,做好“面”上使用

    以“花小钱办大事”为基本原则,以倡树新风为基本目的,严格规定基金使用范畴,主要用于尚德类、典范类评选、助困、敬老等公益事业开展,坚持“将钱用在刀刃”上。创新活动载体,有效把握标准化建设和创新活动形式之间的关系,鼓励乡镇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丁庄镇利用年底务工人员返乡之际组织开展文明先进评选活动,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共评选出13种类型79个典型代表;义渡口镇举行“义渡好人”表彰大会,对在“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工作中为家乡作出显著贡献的优秀乡贤代表及各村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扩大乡贤和先进典型人物的影响力和知晓率;滋镇举行“滋镇好人”网络评选,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于集乡、临齐街道、神头镇组织开展“重孝敬老、扶危助困”爱心公益活动,在85岁以上老人生日当天送上生日蛋糕与祝福,让公益基金转化为社会正能量,激发党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截至目前,14个乡镇(街区)共977个村设立“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占总村数的98.69%,共募捐资金674.9万余万元,共使用132.63万元,开展表彰奖励、关心关爱3300余人次,开展民生公益事业52次,有效的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三、目前在实施“文明新风公益基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参差不齐,氛围不浓厚,导致作用发挥不理想

    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参差不齐,在认识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即上级认识高,但少数管区、村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将其看成是负担,担心发展过多、过快,反而会给党委政府出难题、找麻烦。另外,目前全区“文明新风公益基金”表彰奖励、关心关爱近23000余人次,多数为镇、村两级自发宣传,且大多通过微信、网络进行报道,区级尤其是区级以上宣传报道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公益基金在倡导文明新风上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二)资金使用形式单一,重形式轻质量,导致群众认知度参与度较低

    活动开展以来,主要通过召开动员会议、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倡议书,录制宣传磁带等形式,在全區广泛宣传动员,经过宣传发动,村民普遍认为该项基金适用范围仅限于表彰奖励、救助资助、村容村貌提升等公益活动,受益面较窄,基金使用范围未涉及大部分群众,导致群众的认识程度和参与度较低。个别乡镇(街区)在工作开展上存在形式主义,单纯追求基金设立的全覆盖,忽视和降低了对基金募集质量上的要求,导致村均募集基金数额在2000元以下,与村均募集基金数额最高的丁庄镇薛庄社区(17.55万)差距明显,党支部凝聚群众、发动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容易损害“文明新风公益基金”的公信力。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资金管理不规范

    目前,全区已有98.69%的村庄设立“文明新风公益基金”,但使用金额只占募集金额的19.65%,且使用大多以表彰先进典型、帮扶困难家庭为主,开展民生公益事业较少。部分乡镇(街区)没有在经管站为村级“文明新风公益基金”设立单独账户,导致资金由村“两委”干部代管,乡镇(街区)党委(党工委)在资金监督管理上作用发挥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

    四、进一步推进“文明新风公益基金”,促进其“常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陵城区的“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在继续推进,但设立公益基金本身不是目的,不是摆设,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用民间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助推农村和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让文明新风渗透每一个角落,根植每一位党员群众的内心,成为自觉,蔚然成风。

    (一)推进“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常态化”发展,要在“引”上开拓渠道,造浓厚氛围

    1.加强媒体引导。充分利用电视专栏,网络媒体和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将收集的文明新风的事情、做法、经验及收获,及时宣传出去,展示陵城区各乡镇文明新风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形成开展倡导文明新风的强大声势。

    2.加强典型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把发挥典型优势作为深入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通过挖典型、树标杆、抓辐射、促提高等举措,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用先进典型的力量激发广大群众逐步摒弃陋习,树立和谐、团结的新风尚、新风气,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精神面貌,助推乡风文明。

    3.加强阵地引导。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新风评选表彰活动,对各村评选出的“好婆媳”、“孝贤之家”、“节俭之家”、“美丽之家”、“重教之家”等进行表彰奖励,各乡镇要利用广告牌、宣传栏、广场大屏幕、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普及性强、受众面广、传播性快的宣传阵地,不断对她们进行宣传。

    (二)推进“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常态化”发展,要在“管”上细化制度,促责任落实

    虽然陵城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文明新风公益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但仍需进一步建立完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这是实现公益基金日常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載体和创新举措,旨在引导各村庄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一要建立基金管理制度。各村分别设立“文明新风公益基金明细账”专账核算,建立“其他收入—公益基金收入”、“其他支出—公益基金支出”和“公积公益金—公益基金积累”二级账户。公益基金收入和支出入账须提供合法、有效、规范的原始凭证。收款要当场以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开具盖章票据,使用记账联入账;支出原则上要提供正式发票,涉及向个人发放的慰问金、救助金等,须提供银行转账凭证和由本人签字摁手印的收据。二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公信力是公益基金持续运转的重要因素,缺少公信力的基金捐赠资金会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进入恶性循环。为了提高公信力,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信息透明度才能使得公益基金持续发展下去。因此公益基金需要定期向公众披露其会计信息,实现良好的社会公开制度,真实有效的披露其会计、财务、管理、运营等相关信息,并逐渐建立全信息披露的治理制度。三要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监督机制。公益基金既需要基金内部完善制度也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外部监督。合理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基金的透明程度。

    (三)推进“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常态化”发展,要在“常”上锲而不舍,保持久久有效

    常言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中,乡风文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抓住乡风文明建设,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关键。推进“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常态化”发展关键是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锲而不舍常抓、驰而不息推进,只有把乡风文明行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各个村庄就会形成文明和谐、热心公益、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新时代文明之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