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研究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
范文

    郑越

    中图分类号:TL3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1-157-02

    摘 要 结合核燃料元件生產设施建造环节的质量要求,例如法律要求、内在要求等等,进行科学化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的特点,提出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质量水平的主要途径,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核燃料元件 生产设施 建造阶段

    通过做好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不仅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而且可以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对于管理者来讲,要结合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设特点,从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加强过程控制力度,在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质量的同时,减少原材料损耗。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环节的质量保证要点。

    一、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的特点分析

    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能够为核电站制造燃料元件。在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期间,加强质量控制力度,可以保证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的可靠运行,避免各类生产设施出现较大故障。

    现阶段,我国的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各个参建单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管理人员要根据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从安全角度进行分析,找到问题产生原因,并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保证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能够安全运行。

    二、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环节的质量要求

    (一)法律要求

    我国监管部门正式发布了核质保法律法规,结合《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中的相关条例得知,运营单位在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需要编制完善的质量保证大纲,保证各项资源得到科学配置,使得建设施工更加明确。

    (二)内在要求

    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环节,需要使用发射性核素,包括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容易产生辐射,火灾风险概率高,如果放射性核素出现泄露,对作业人员与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燃料元件作为反应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出现较多的质量缺陷,会影响反应堆的正常运行,反应堆中的安全隐患逐渐增多。

    为了避免上述安全问题的出现,严格控制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质量特别重要。所以,在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管理人员要加大质量控制力度,结合各项设施的运行特点,采取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案,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改进既有的质量控制方案。

    三、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质量水平的主要途径

    (一)明确质量保证方向

    核电燃料元件的生产,或者承担动力堆燃料元件的制造,均要求营运单位结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出完善的质保大纲,并认真执行。从法律角度来分析,明确要求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与工作接口要求等,进一步确定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环节的质保方向。

    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质量,要求管理人员采用分级控制理念,结合不同安全级别的物项,进行严格管控,在提升物项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建设成本。结合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系统与部件特点得知,通过对各个物项采取分级质保模式,管理人员可以从施工人员、设备与方案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质量。

    在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场地,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属于重要活动,其中,土建施工包含厂房、厂区管网和道路建设等一系列内容,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混凝土链质量控制力度,并合理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施工方案,改进钢筋绑扎流程,合理安装预埋件等,可以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质量。从设备安装角度来分析,管理人员要根据各项设备的安装情况,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之前,对各项设备进行科学调试,加强过程控制力度,避免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期间出现较较多故障。

    (二)管理层面

    1.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第一,运营单位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出完整的质保大纲,该质保大纲需要通过监管单位的审查,重点审查项目土建与设备安装等环境。针对提供相应服务的监理单位与专业承包单位,要明确其工作职责,加大质量控制力度,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第二,项目中的各个参建单位,按照相关规程,编制出合理的程序文件,该文件覆盖范围广,涉及方案设计、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等环节。结合规程内容得知,管理人员还要明确各项控制要素所带来的影响,针对不满足质量控制要求的各项设备与材料,要结合规范要求,加强控制力度,使得质量保证措施得到更好实施。第三,各个参建单位要认真执行质量保证体系,优化质量保证体系内容,质量保证体系是指导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施工的主要文件,对施工方案与各项施工规程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管理人员要根据各项施工活动开展情况,对既有的质量保证措施内容进行强化,保证各项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2.保证建设人员资质满足规定要求。在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设场地,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查建设人员资质,并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建设人员的专业素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建设人员资质,比如,监理人员与特殊工种需要持证上岗,取得国家证书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施工场地。针对没有明文规定的职业资格,要求营运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并加强考核,考核达标之后,方可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

    由于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场地环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进度控制难度,涉及的人员比较多,使得人员流动性特别大。所以,营运单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与质量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保证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3.运用分级管理理念。如果设备制造与设计变更不满足控制要求,则会影响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的建设质量,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认真落实分级管理制度,运用分级管理理念,针对不同质保级别的物项,采用不同控制方案。比如,在土建施工或者设备安装环节,管理人员要结合各个物项的功能,包括其安全性能,将其分成不同的质保等级,并编制出专项施工方案,认真按照管理方案开展各项工作,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在施工活动环节,管理人员通过加强质保监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质量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可以保证工程项目中的质保措施得到更好落实,避免违规现象。质保监查活动开展期间,要求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质量监督责任,并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进而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技术层面

    1.严格控制原材料与设备质量。在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环节,土建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例如钢筋与水泥等,为了提升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对各项作业材料进行复检,检验达标后,方可投入到实际施工中。对于普通的焊材与防水卷材等,如果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要求,管理人员只需要核对材料的规格与型号,包括出厂合格证。

    对于气体监测装置,要重点检查其规格型号,包括出厂合格证明以及检验报告。成套的设备,例如烧结炉与电子束焊机等等,安装结束后,进行检验,重点检查各项设备的外形与尺寸。针对非标准件,例如沉淀反应槽与密封箱室等等,要结合质量保证等级要求,包括具体的验收程序,检查各项设备型号与材料质量是否达标。

    2.严格遵守工程设计变更规程。设计变更控制,重点加强变更信息传递,提升变更信息传递速度,提升工程设计变更的合理性。针对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提出的申请,均需要实施统一的控制措施,经过设计单位认可后,确定最终的变更内容,并将最新的变更内容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保证工程设计变更方案得到良好实施。

    3.加强不合格项控制力度。为了提升不合格项控制水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将错误的信息摒弃。对于施工单位来讲,需要制定不合格项报告体系,不能够任意惩罚涉事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在处理不合格项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要积极找寻问题产生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纠正方案,保证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不合格项控制效果的提升,能够保证各项程序文件更加完善,各项记录做到有据可依。

    4.加强关键工序控制力度。第一,在混凝土链施工期间,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质量,并认真核实施工机具数量,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各项材料用量满足施工要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要重点检查各项预埋件安装是否合理,并检查预埋件尺寸与型号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监理人员还要对钢筋工程进行验收,保证浇筑区杂物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监理人员需要采取旁站监督方式进行监督,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第二,在安装施工环节,管理人员对人机料法环进行严格检查,重点检查焊接人员与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证书是否满足工作岗位要求。在安装期间,施工人员准确核对设备位置,保证设备标高满足规定要求,确定管线的连接角度。针对各项成品与半成品,在安装环节,要采用良好的保护方案,安装结束后,将杂物彻底清理。第三,在焊接过程当中,焊接人员需要选用先进的焊接工艺,明确焊接规程内容,并科学选择焊接参数,焊条与焊丝均具备质量证明文件,在施焊期间,要认真按照焊接作业流程进行焊接。在无损检测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检测器具质量,并优化检测流程,提升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如,供氢管道属于不锈钢材质,检测人员要根据渗透检测要求,重点检测管道材料中的硫、氟与氯离子含量,如果含量超标,要及时更换,提升管道的安全性能。

    四、结语

    综上,通过对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质量水平的主要途径进行合理化分析,例如明确质量保证方向、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建设人员資质满足规定要求、运用分级管理理念、严格控制原材料与设备质量、加强不合格项控制力度、加强关键工序控制力度等等,可以保证核燃料元件生产设施建造阶段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薛向明,战景明,杨雪,张妍.AP1000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辐射危害特点及其关键控制点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9,32(03):224-226.

    [2]杨雪,姜霞,薛向明,张妍,马跃峰,战景明,刘占旗.综合指数法在某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9,32(02):147-14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9: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