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实施“五化”管理 激发创新活力 |
范文 | 孔祥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 1145(2020)01- 089- 02 摘 要 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工会组织引导职工、服务职工、成就职工的新举措。在这方面,芜湖公司工会在上级工会和公司党委领导下,在公司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先后成立了两个创新工作室(一个是职工创新工作室,一个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且前后经历四个阶段(初级阶段、迷惘阶段、渐入佳境阶段和健康发展阶段)。同时,实施了以“五化”管理为核心的创新工作室“模式再造”。 关键词 实施 “五化” 管理 激发 创新 华电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分别是“不但有其名,而且有其實”“不但有成果,而且有氛围”“不但有措施,而且有目标”“不但香墙内,而且香墙外”。 一、主要做法 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做法反映在“五化”管理上。“五化”管理的核心内涵,就是按照高点起步、闭环管理、规范操作的要求,全力推行创新激励全程化、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课题项目化、创新推进流程化和创新运作长效化,努力形成工会搭台、职工唱戏、生产支持的创新工作室项目推进模式。 (一)创新激励“全程化” 这是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兄弟单位创新工作室的最大不同。芜湖公司在总经理段正剑和党委书记杨春平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专门政策,变原来的“后发奖励”为后来的“先行激励”,再到现在的“全程激励”,`体现了对职工创新创效工作的极大支持。同时,也体现了芜湖公司党政领导对劳动、对知识、对人才、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全程激励”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项目一经立项即可获得2000元的“启动资金”。为防止项目申报“跑偏”,芜湖公司工会对申报项目设置了“门槛”,要求所有立项必须符合“三强”原则。 (1)创新色彩强。要求所有创新申报项目有创意、有特色、有技术含量。不同于常规的检修消缺或者技术改造。 (2)可操作性强。所有创新项目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地制宜,条件简单,能策划、好实施。 (3)对管理促进强。项目本身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有一定难度,对企业管理促进作用明显,能较好地提高机组安全性或企业管理效率。 2.在每月一次的“六优七星”评选中设置“创新之星”。让越来越多创新项目负责人“榜上有名”——成为“创新之星”。 3.鼓励职工在实现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申报国家专利,并在获得国家专利证书之后,给每个专利发明团队1000元的奖励。 (二)创新主体“多元化” “众人拾柴火焰高”。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所有职工不分年龄、不分资历、不分性别、不分岗位皆可参与创新,都能成为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得到充分体现。去年我们推出了32个创新项目,涉及到的创新项目负责人24人,年龄最长者是高保华同志,54岁;年龄最小者是程顺平,31岁;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高金华同志一人承担了其中的4个项目,贡献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直接参与创新项目的职工达百人之多,超过职工总数的1/4。 (三)创新课题“项目化” 创新项目的产生坚持公司指定与职工自发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鼓励职工自发申报为主。为强化对创新项目的管理,芜湖公司工会规定,一个创新创意对应一个课题,一个课题对应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对应一套革新措施,每一个创新项目形成一套档案资料。另外,每项创新项目的立项均以工会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并公示。每个月都要由部门负责人在月度工作例会上报告项目推进和进展情况。 (四)创新推进“流程化” 为促进创新项目顺利推进,确保取得实效,芜湖公司工会科学策划了“三个阶段、九个环节”的工作。“九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三个阶段分别是立项、实施和验收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小环节。其中,立项阶段分为申报、审批和公示三个环节,实施阶段分为组织实施、月度讲评、督察指导三个环节,验收阶段包括申报验收、组织评价、表彰奖励三个环节。创新推进的流程化,促进了各职能部门对创新工作室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 (五)创新运作“长效化” 为规范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运作,芜湖公司出台了《创新工作室管理标准》等管理制度,将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上升为企业的管理行为。特别是随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外部环境得到更好优化,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立项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长效机制。尤其可喜的是,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得到了芜湖公司上上下下的认可,并且形成了自发运作、自主管理、自成体系的运作模式,芜湖公司工会已经从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自动自发的态势已经形成。 二、创建成效 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再创新,取得了多方面成绩。概括地讲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历练了人才 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运作大大促进了职工学业务、练技术、搞创新的热情。近年来,芜湖公司已有1名员工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名员工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7名员工获得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二)解决了问题 以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芜湖公司生产系统各专业针对机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环保要求等问题,不断摸索,相继成功处理了一系列现场设备设计缺陷、运行隐患。翻车机适应异型车皮的接卸早已不是问题,灰斗堵灰和料位计量失准的问题也顺利得到解决,“四管”防爆的经验被我们整理成了“周卫东防磨防爆18字工作法”,收到业界广泛好评??截至2019年10月24日,芜湖公司已经安全生产4139天;两台超超临界锅炉“四管”已经7年无爆管、7年无泄漏。 (三)促进了管理 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极大促进了“五小”攻关、管理创新、技术改造、QC小组、合理化建议等工作的开展,并且起到了很好的统领、整合、促进作用。整合了创新工作,优化了分配环境,强化了学习氛围。 (四)赢得了荣誉 在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下,芜湖公司创新成果的含金量很高,所获荣誉的档次、级别也很高。《大型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理论方法及全过程优化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哈锅660MW直流锅炉防磨防爆综合治理项目》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硫化灰料位计获得第八届国际发明展会银奖。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员工自主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公司职工共获得42项专利证书,其中,2项国家发明专利、40项国家使用新型专利。公司职工专利拥有量为10.14件/百人,也就是说平均不到10人便拥有1项专利,这充分展示了公司广大职工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另外,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高金华同志被授予2017年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五)打造了品牌 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芜湖公司的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2017年11月3日,华电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任书辉亲自为新落成的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并高度评价了公司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同时,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集团公司首批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高宝华创新工作室获得安徽省总工会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近三年,先后有300多家系统内外企业的同行来我们这里观摩参访。《创新工作室“四化”工作法》荣获2017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一等奖;《关于创新工作室模式再造》获得了2016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二等奖。芜湖公司已经先后6次在上级各类会议上介绍创新工作室管理经验。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向着“区域领先、华电一流、全国知名”的创建目标扎实推进。 三、体会感悟 这两年,芜湖公司工会边创新、边创作,边干、边想、边思、边悟,仅在“芜湖日报”发表关于创新的文章就超过了10篇,关于芜湖公司高金华劳摸创新工作室的报道更是被刊登在《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报》《大江晚报》等报刊上,为创新工作室的运作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一)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的选择不求“高大上” 职工创新要量力而行,要实事求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提倡在“短平快、接地气、效益好”的项目上用功。就是要立足于结合实际、聚焦一线,通过小改小革,通过“短平快、接地气”的创新项目给企业带来现实效益、产生示范和辐射效应。“有所不为”就是不追求攻克难度太高的、时间跨度太大的、投入资金额度上规模的项目。总而言之,就是要扬长避短,少做“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多做“事半功倍”的工作。 (二)创新工作室应该致力于创新氛围的营造 创新成果很重要,但是,比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创新氛围的营造。实践证明,创新成果和创新氛围之间是“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取得创新成果不是最高追求,更不是唯一追求。应该更加注重创新氛围的营造,尤其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出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一旦有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成果的涌现就会水到渠成、立竿见影,甚至是挡都挡不住的,某些时段创新成果即便是“井喷式”的涌现也是可以期待的。作为工会组织,就是要在这种氛围的营造上多做工作。另外,容错机制的建立也很重要,这也是氛围营造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允许失败,允许不成功。真正做到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创新的失败。去年以来,芜湖公司工会共计推出33个创新项目,还没有一个失败的先例。 (三)职工创新永远在路上 创新无止境、创新无极限、创新大有可为,职工创新有做不完的事情。另外,不把创新工作室当成一成不变的工具,而是要不断地对创新工作室进行再创新,使其自身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 (四)创新、并非高不可攀 千万不可把创新看得过于神秘,过于遥远。其实,创新就在身边,创新人人可为。小改小革是创新,制度完善是创新,一个新的工器具的研发也是创新。人人可以创新,人人可以为创新创效“煽风点火”、“添砖加瓦”! (五)创新工作室要关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包装 成果的转化很重要,这是对创新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创新参与者的认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如果说,创新成果的转化是一种认可和肯定,那么帮助职工获取国家专利则是“锦上添花”。既然是锦上添花,又何乐而不为?并且许多创新成果都具备申报国家专利的条件,如果能夠在“包装”环节上做得更好,则很有希望获得国家专利证书。2016-2018年,芜湖公司工会连续三年为广大生产一线员工举办专利知识专题讲座,反响很好。今后,芜湖公司工会将把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包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力争每年能够获得10项以上的国家专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