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企档案队伍现状与思考 |
范文 | 黄宗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将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加强企业档案队伍建设,推进企业档案工作发展,必将成为档案部门一个无法回避的新课题。 1 档案队伍的现状 中原油田自1994年6月起,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专业化管理、区域化服务”的档案管理体制,油田档案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5年以来,油田档案馆曾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档案工作先进(优秀)集体”称号,先后荣获“中国石化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及“河南省档案工作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年过去了,当初326人的队伍,现在只有182人,但是案卷却从100多万卷增加到360余万卷(件)。工作压力大、后劲不足成为制约油田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1 结构老化,活力不足。企业定员逐年核减,内部人员流动缓慢,只能靠退休、调离实现自然减员,档案队伍呈现年龄结构老化的局面。由于年龄的原因,多数人喜欢平淡安逸的生活,工作活力明显不足。 1.2 人才断档,接替不足。一是专业人才断档。由于受经营成本控制的影响,人才引进严重受限,尤其是油田非主干专业人员的引进更是少之又少。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自2000年接收两名大学生后,十几年再未分配大中院校学生,至2012年经过多方协调后才新接收两名院校学生,专业人才短缺。二是中层干部断档。由于油田实行了女50岁、男55岁退出现职领导岗位的干部用人制度,因此,以女性占主导地位的档案部门,女干部自然递减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部门。油田档案管理处的女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89%,特别是一些人员相对较少的档案室,目前半数以上的档案室是由一名“70后”的室主任,带领着几个“60后”,甚至“50后”的老同志在工作。 1.3 思想固化,创新不足。经过近20年的历练,一些当初的档案新兵几十年形成的经验模式、工作习惯、思维定式早已固态化,即便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他们也不再太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创新并超越自己更是十分困难。在中原油田从事档案工作二三十年以上员工达到近40人,这些人虽然有着自己一套特有的工作经验,是企业档案宝贵人才资源,但也存在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创新不足问题。 1.4 工作量大,配备不足。按照国家档案局每万卷档案配备1名专职档案人员的规定,中原油田专职档案人员配备明显不足。目前,油田有各类档案资料360多万卷(件),而现有专职档案人员仅182人。过去主要是手工整理工作量大,装订案卷、抄写目录、拟写卷名等,而现在档案保管的工作内容复杂,电子整理工作量超过实体整理量,纸质文件材料与电子文件双套制,规范整理、数据录入、目录打印、原文挂接等,远比过去繁杂了很多。另有一些施工企业工作流动性很大,专职档案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加之工程项目档案整理工作量繁杂,只能实行业务外包,委托档案整编公司进行整理,造成前期整理与后期保管衔接不畅。 1.5 比例失调,更新不足。一是男女比例失调。在国有企业,档案队伍大多是女多男少,女性员工在档案部门是主体,注重细节忽略宏观,造成性格差异上的不足。二是员工层次失衡。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文化程度低的人较多,有从操作岗位转行的,有科班出身的,有部队转业的,有研究生,也有初中生,原始身份差异较大,存在着思维、知识、专业、修养、素质等方方面面的差别与距离,致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更新参差不齐。如,有的员工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有的电脑基本操作都不会。这些员工无论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上,还是具体工作,都有着很大差异,知识更新无法统一推进。 2 企业档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队伍更是企业员工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因此,加强企业档案队伍建设,不仅是档案部门自己的事情,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深化企业改革的新形势,总结过去经验,着眼长远发展,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档案队伍建设应从五个方面加以改进。 2.1 营造创业干事的良好环境。企业档案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保管好、利用好这些档案,就是留住了企业的昨天,也为创造企业的明天提供了资源保障。因此,要把档案工作当成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项事业,尽量把它做好、做大、做精,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喜欢档案,形成蒸蒸日上的事业氛围。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觉得档案工作有意义,档案事业前途光明,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兰台。再者,要保护好档案人员的切身利益,提高其薪酬待遇,提高其社会地位,让大家有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始终保持创业干事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2.2 保持队伍结构的合理性。企业档案队伍建设,如同档案一样,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档案队伍结构一定要合理,呈循序渐进式,要从年龄、职别、性别、专业、层次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出人员最佳配置方案,提交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定岗、定员。一是坚持传统的“老中青”配置,一个5人的档案室,最佳比例是“1∶2∶2”。二是要进行“传帮带”,当好“伯乐”。注意培养年轻干部,给他们一个平台,从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未来发展等方面加以锻炼,建立个人主观愿景和组织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方案,让他们学有目标、干有劲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质。三是要做好档案队伍后续力量意见书,绘制模拟后备人才库,建立人才缺失报警机制,以“一拖二”的方式,即一个岗位有两个后续力量的准备,相互间传递压力、互相促进,又能避免青黄不接的现象。 2.3 搭建员工素质提升的平台。要从关注员工成长入手,给员工创造一切学习提升的条件和机会,搭建成才的多个平台,进行“宝塔式”的培养,即初期广泛学、中期定目标、后期促成长。一是“撒网式”培养。采取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等形式,多渠道地进行档案管理知识、实用操作技能、相关专业知识、档案编研工作、公文与新闻写作等培训,人人参加,个个学习,统一考核,使基础性的起步培养达到100%,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两门以上专业技能,适应档案工作基本要求。二是选拔式培养。定期开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知识比赛、演讲比赛、制度宣读等活动,多视角、全方位地进行各类人才选拔,制定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将管理型、技术型、专业型、学术型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打造“业务技能尖兵”、“技术应用高手”、“档案管理能手”等,确定后续目标。三是提升式培养。派出综合素质较高且有一定潜力的员工外出参加专项学习,进行高层次的提升培训,再次选拔、筛选,逐步培养出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档案复合型人才,形成队伍建设的中流砥柱。 2.4 建立奖勤罚懒的长效机制。广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一是绩效考核。开展工作指标量化考核,建立有效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岗位责任制,规范工作流程,细化考核标准,出台奖惩办法,每月核定工作数量、质量,多劳多得,要在薪酬中加以体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定期评价。半年或全年进行一次员工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获得荣誉、获奖成果、论文论著、宣传稿件、参加活动、技术比武、解决本专业的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格次,对考核不称职的降级使用,连续三年以上考核为优秀的可以晋升一个岗位级次。三是创新奖励。为了防止工作的程式化、陈旧化,无功即是过,对工作中有贡献的人一定要进行奖励,一事一奖,以保护和鼓励员工的创造性。诸如上级表彰、学术研究、应急工作,等等,只要作出一定贡献者,可给予一次性奖励。金额不必太多,但作用不可小视,有助于员工在专业理论、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2.5 树立品牌效应意识。档案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档案管理的质量,档案管理的质量决定着档案馆(室)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在企业改革重组的关键时期,面对机构变动中档案队伍归属的敏感话题,以及现今各种私营、民营体制的档案队伍并存的复杂形势,档案委托保管将成为一种趋势,档案收费服务也将变为现实。它像一把“双刃剑”,在提高档案部门收入的同时,又在检验着档案管理的质量,对档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也将暴露在公众的监督之下。过去那种企业只移交档案,不过问保管质量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所以说,一个档案馆(室)的信誉、形象、实力的优劣,未来将决定自己的命运,树立品牌意识,获得最佳效应,将成为今后企业档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之,国有企业档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它不仅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更是企业档案长足发展重要保障,只有创造好的环境、提供好的平台、树立好的形象,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效率档案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档案事业的健康、科学、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 来稿日期:2013-12-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