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两感邪气”论治外感病浅议 |
范文 | 刘浩 崔光福 杜晶晶 【摘要】中医学认为外感病多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引起,其中风寒邪气由皮毛而入,温热邪气由口鼻而入,二者传变及治疗各有特点,因此各医家强调辨证论治,分清寒温,寒温一判,用药自明。然而当今治疗外感疾病临床效若桴鼓者不少,投之枉然者也众。思考原因,笔者认为当今气候变化较大,人的体质复杂,感受邪气往往不单一,存在“两感邪气”,即同时感受寒温之邪。 【关键词】温热邪气;风寒邪气;两感邪气;外感病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2 外感是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基本病因多为感受触冒六淫之邪,其中伤寒及温病学说从不同的辨证体系对外感病提出了其传变规律及治疗原则。而临床中多以一种学说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即使学者提出寒温一体论,但多立足于病邪的寒化热化,鲜有提出“两感邪气”一说。笔者认为当今气候变化较大,人的体质复杂,感受邪气往往不单一,故提出“两感邪气”,并从以下观点进行论述。 1 外有寒温杂致之邪,内有阴阳偏颇之体质 外感疾病的发生多由于感受外邪引起,故《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在古代人为干预气候因素相对较少,气候单一,四季分明,六气大都能应时而至,故人体感受外邪相对单一,但目前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及空调的使用等诸多因素导致六气偏颇太盛,春夏季本应温热而过于温热或者反变为寒凉,秋冬本应寒凉而过于寒凉或者反成温热,导致寒温不时,六气杂致,故《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大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因此现代的诸多因数决定了可以存在寒温邪气杂致这种情况,故这为“两感邪气”提供了病因依据。此外现代人体质较古代人更为复杂,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物质相对亏乏,生活相对单一,而现代人饮酒纵欲过度,工作生活造成情志内伤者比比皆是,故夹湿、夹瘀、夹滞、偏寒、偏热等偏颇体质司空见惯,物以类聚,同气相昭,因发病及传变与体质密切相关[1],故这为感受复杂病邪提供了病理基础。 2 寒温本异气,伤人亦殊途 现在主流观点多认为,伤寒与温病是两个不同的独立体系,伤寒类疾病多由寒邪所引起,温病多由热邪所引起[2]。就风寒邪气的特点而言,曹迎等认为《黄帝内经》及《伤寒论》“太阳病”中所论“风寒”邪气,应指的是与寒邪相似的具有“收引郁闭”属性的外邪[3]。《伤寒论》指出外感风寒邪气可表现为:脉浮、脉缓或浮紧,恶风寒,头项僵痛,发热汗出、體痛,呕逆,鼻鸣,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喘息等证。就温热邪气致病特点而言,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先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温热邪气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初期在卫气,后期则在营血[4]。《伤寒论》、《温病条辨》、《外感温热病篇》指出外感温热邪气可表现为:脉动数,脉阴阳俱浮,或两寸独大,发热而渴,不恶寒或微恶风寒,身热自汗,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身热等。就温热邪气传入途径而言, 叶天士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吴鞠通也指出: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再寒为阴邪,虽《伤寒论》中亦言中风,此风从西北方向来,乃觱发之寒风也,最善收引。而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于手太阴。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温为阳邪,此论中亦言伤风,此风从东方来,乃解冻之温风也,最善发泄。而风寒邪气传入特点,伤寒学家刘渡舟先生认为:太阳主一身之表,其气外行肌表,温暖皮肤,抵御外邪,保护肌表[5],风寒邪气由外而入伤人肌表,初期三阳经,而后传入三阴。由此可见寒温之邪从性质根本就不同,一阴一阳,伤人部位方式均有很大差别,此论为两感邪气提供了条件基础。 3 感邪本虚再致虚,因虚再感成两感 《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人体正气的充实与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邪气必然是因为正气不足导致。因此如果一个人感受外邪本就因为自身的正气不足引起,感受外邪后可能进一步损耗正气,此时便为邪气相对较盛而正气相对偏衰,所以这时候完全可以再招致新的外邪。因此一个人因为某种因素先感受寒邪或者温邪的一种后,由于偏颇体质的原因或者正气本虚导致正气难以在一时间恢复抗邪,由前论述当今邪气杂致,那么就可能,再感受寒邪或者温邪当中的另一种邪气而成“两感邪气”。因此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到:“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银翘散主之”,并自己注解到:恶寒解是全无风寒,止余温病[6]。故由此可见两感邪气的由来。 总结:现在临床中,由于当今气候变化较大,人为干预气候较多等因素,导致邪气杂致,再加上现代人的体质复杂,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感受邪气往往不单一。随着温病学的兴起及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治疗外感疾病多以辛凉甚至苦寒为主,由于病人存在两感邪气,而过早使用辛凉甚至寒凉药物,这往往冰伏风寒之邪,导致邪气内陷,临床常见遗留咳嗽等症,西医称为感染后咳嗽,久久不愈,故吾师在临床中常说寒邪不尽,咳嗽不止,治当疏散风寒,宣肺止咳。此外两感邪气的在治法上笔者认为可遵从吴鞠通指出的先用辛温之法如桂枝汤解肌散寒,在治以辛凉,随证变化。 参考文献 [1] 黄 莉.外感发热中医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078-2080. [2] 王大伟,王飞雪,岳利峰,马克信,韩经丹,王一战,范吉平.从伤寒与温病两大辨治体系的差异谈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辨治[J].中医学报,2018,33(04):588-592. [3] 曹 迎,范圣凯,石筝筝,徐向东,吴 颖,姚卫海.风寒邪气与外感发热病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5,34(10):800-802. [4] 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温病纵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2. [5] 刘渡舟著录·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4. [6] 清·吴塘著.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9. 本文编辑:董 京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