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网络时代优化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范文

    陈伊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创新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校,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武器” ,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必须更加重视党校工作,必须更加重视党校党建工作。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在网络时代,党校党建工作受到巨大影响。为适应新的形势与变化,务必不断改革并优化党校党建工作,促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网络时代党校党建工作发生的变化

    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均在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信息传播与社会进步,这使党校党建工作也必须和必然发生变化。

    一方面,网络为党校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提供了条件。较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而言,网络时代的党校党建工作获得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使得党校党建工作不断趋于快速与便捷,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促使各级党务工作电子化,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丰富了党校党建工作内容。网络时代,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党校得以丰富党建工作资料,通过应用互联网使党员干部获得大量的学习材料,学员及教员均能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搜集材料、学习知识,同时在网页上快速上传或下载与党建工作相关的内容,快捷、方便,在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有效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網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为人们呈现出网络时代的新面貌,党校只有顺应时代形势,科学应对变化,不断优化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教育服务、培训轮训服务。

    二、网络时代优化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

    (一)增强主动意识,优化党建工作内容

    党校的教员们要主动而努力地钻研现代网络科技与信息技术,及时建立信息资源量庞大的党校党建工作。党校要主动进入网络环境,依托教员们熟练的网络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建立网上宣传平台、互动平台,通过校园网、党校新闻、数字公告以及网上党课等形式使学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培训;在党建工作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淘汰过去纯纸质、纯文本的工作媒介,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使教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增强党校党建工作对学员的吸引力、说服力,力求获得更多学员的关注、接受;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坚持科研、创新,开设党建工作的网络投票、网上调查、网络调研等内容,多维度教育并管理学员,在节约时间的同时降低成本。

    党校的学员,尤其是青年学员,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面对复杂的、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党校的所有教员都要持续深化党建工作内容,引导学员建立科学的、文明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建立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青年党员队伍;党校则要引导教员开发网络资源,将研发党建工作软件视作工作重点,搞好党建工作的信息资源建设,结合学员思想动态及其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将党建工作理论转化成形象、生动的计算机程序,赋予党建工作新颖性、趣味性,吸引学员主动使用。

    (二)增进师生联系,优化党建工作条件

    师生关系在教育体制里很重要,学与教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要想在网络时代真正优化党校党建工作,增进师生联系是必要条件。在网络时代,党校教员不能用网络信息手段完全取代传统的工作手段,而要实现两者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党校党建工作的主体是学员,且学员是党校教育最终的受益者,但教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一味使用过去说教式的工作方式,也不能完全依赖网络信息技术,要在工作中走下讲台,拉近和学员的关系,让学员与教员建立情感认同,为学员认同教员教育内容奠定基础,从而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党校党建工作的内容,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助力。

    另外,党校教员要善于听取学员的反馈,积极向领导反映问题,综合运用案例式、讲授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员和自身的积极性。党校的领导、教员及学员一直是单行线,即领导传达政策、教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员学习党建内容,该模式尽管能保证执行政策的效率,但单一的模式忽略了反馈的作用,导致党校难以开展党建工作。所以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听取学员反馈的信息,及时分析自身工作的不足与优点,做到扬长避短,优化工作;教员还要依托网络获得党校关于党建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其积极反映给领导,为领导优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全校优化党建工作提供帮助。

    (三)开拓手机平台,优化党建工作方式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传输媒介,对党校学员的生活与学习产生了极大影响,对党校党建工作的方式创新及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利用手机平台优化高校党建工作时,可运用终端—媒介—终端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在计算机上建立终端,通过手机网络把无数学员的手机终端连接到该主机终端,从而延伸网络时代的党校党建工作,在保留党建工作快速传输、互动的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实体电脑的功能,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方式。

    站在时空限制的角度,应用手机平台可完全打破时空限制,脱离党校的课堂、教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员在哪里就能学到哪里,大大提高党校党建工作效率,凸显手机平台对党校学员教育灵活性、便捷性的特征;站在工作规范的角度,手机平台遥遥领先网络计算机平台,学员能在没有计算机的地方通过个人手机接受教育,将学员从和计算机的绑定关系中解放出来,深层次扩大网络对党校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当然,在开拓手机平台时,党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做细。即党校要全面建立学员手机号码库,由专人专机开展管理工作,并及时更新修改手机号码的学员的信息;确立学员的终端号码之后,则要围绕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落实党校党建工作。具体可通过在QQ或微信上设置党建文件学习、党建党史知识问答、地方党建动态新闻、党风廉政建设、互动留言等方式,让党建工作时刻不离学员左右。鉴于手机容量不大且屏幕较小、易受信号影响等特点,党校教员在依托手机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时要时刻关注这些弊端,合理控制党建工作信息的格式、容量,使手机平台上的党建工作更加出色,不断优化党校党建工作方式,发挥党建工作的功能。

    (四)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党建工作环境

    党校是培养优秀党员的社会机构,只有加强学校建设,才能优化党建工作环境,而校风校纪建设是党校获得发展的保障。为确保党校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党校务必要加强作风建设,整改校风校纪,不管是教员还是科研人员均要做到学风严谨、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使学员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党建工作环境不断趋于优化。

    一是党校要致力于营造严肃、科学的校园氛围。党员在学习与处事上务必要严格要求自己,且党校的党建工作环境也应与之相适应,形成严肃、科学的氛围。但很多党校面临着课堂随意、学习气氛淡薄等问题,应及时严肃党校氛围,在校园网中随时随地向全体学员灌输共产党的地位、作用,让学员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当具备的素质,从而严谨而科学地生活、学习。

    二是党校要不断加大纪律建设力度。党校很多学员的思想觉悟都是较高的,以自己是中共党员而感到自豪,但他们难免在生活中犯错误,这与党校校纪不严、作风不良有密切的联系。学员是党校开展党建工作的直接主体,所以加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规范学员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各级党校均要进一步细化校纪,做到优赏劣罚的规范化,帮助学员自觉规范各自的行为,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使党校优化党建工作环境、提高党建工作水平获得更多助力。

    (五)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党建工作效果

    规范的、科學的、完善的决策运行机制是网络时代优化党校党建工作的先决条件,各级党委及政府部门、各级党校、学员等均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而在建设网上党校时做到集体研究、达成共识,是决策更加科学,保障各项机制有效运行,优化党校党建工作效果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完善建立网上党校管理体制,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部门协作的网上党校领导体制,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关心、职能部门支持、师生主动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在党委的科学领导下,在稳定运行的党建工作机制下,党校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职责,确保各个环节顺畅运行。同时,科学建立预警与监控机制,完善建立网上党校的舆情研判与应急处置机制、网络监管机制、安全保护机制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党校实际,合理制定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对登陆网上党校的学员的账户、IP地址、域名等要明确作出规定,提高技术防范能力,促使网上党校能自动屏蔽不良信息。

    另一方面,重视发挥网上党校学员的自主管理能力,以便规范运行党建工作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党校要重视合理分工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能力,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在建设网站、管理网上党校时则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由网络技术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员参与制作网站网页、开展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使其在建设网站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的目的,切实优化党校党建工作效果。

    三、结语

    优化党校党建工作是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路径,是网络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党校务必要深化网络时代的党建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大对党建工作的探究力度,从而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开展党建工作,促使党员干部获得更快、更便捷、更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大力宣传党的方针与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党校的教育职能、培训轮训职能,进一步优化党校党建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许昌市委党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