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
范文 | 张儒雷 豫西地坑院,闽西土楼,都是独具特色的奇特民居,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既有不同,又有渊源。我曾经生长在地坑院,对它非常熟悉。但土楼是什么样?和地坑院有何异同?对我们一直是个谜。为了弄明白,我们几个豫西陕塬人,冒着炎热酷暑,千里迢迢,走近闽西山区的土楼群,轻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惊喜地发现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土建筑史上的奇迹。 群山深处的神秘土楼 闽西土楼位于闽赣粤3省交界的闽西南山区,以龙岩市的永定县土楼群为代表。土楼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内涵丰富,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闽西土楼诞生于宋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从建筑场地上讲,它不受地形限制,不管是山势蜿蜒、峰峦叠嶂的土坳,还是开阔平坦的沼泽坡地,依山就势,均可构建。从建筑材料上讲,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当地的粘土、细砂、白灰、竹片、木材、鹅卵石等都可派上用场。从建筑模式上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雄浑壮观。从建筑用途上讲,土楼冬暖夏凉、坚固耐住、绿色环保、防风防震、防盗防兽、群居安全。 闽西土楼是客家人的发明,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客家人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下,将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艺发扬光大而创造出来的世界建筑“奇葩”。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永定县下洋镇就是古代中原洛阳地区南迁的汉人发展起来的。客家的中原先民因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古时候的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后就编入“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古时闽西南一代封闭落后,人烟稀少,是不毛之地,朝廷常把犯罪之人发配流放于此,加之盗贼啸聚山林,侵害百姓,战乱和漂泊的日子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长途跋涉,客居他乡,“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为了抵御强盗土匪,分散在群山中的客家人自觉聚集起来,将客家单一的小屋建成连屋,上下四层,一层五六十间房子,一二层不留窗户,并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坚固的居住空间,一个大土楼多个楼梯上下,庭院中间设置大厅,是族长召集大家开会议事的地方。一个大门出入,外人不能轻易入内,同时土楼内居住的成百上千人群又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共同抵御来犯之敌。 客家土楼何以称之固若金汤呢?在初溪土楼博物馆内,我们看到资料介绍,建土楼的泥土必须是没有杂质的细净红土,按一定的比例掺以细河沙、水田底层的淤泥和年代久远的老墙泥。夯建土墙时,还要在泥里加入一些木片、竹片或是山石、鹅卵石以加固墙体,这样夯成的土楼外墙将不惧水浸,坚如磐石。世道不幸泥匠幸,活到绝路工便成。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年代,聪慧的客家人就是用这种看起来近乎原始的建筑方式建成了神秘而庞大的土楼,成就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客家土楼中最具有美感的当数圆楼,圆楼采光、通风相对平均,因为受力均匀,风阻小,抗震能力很强。俯瞰圆楼,状如飞碟般的土楼中间黑糊糊的一个大圆洞,怪异和神秘使人产生无限遐想。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间谍卫星在高空测到福建西南部山区隐藏着上万座蘑菇状建筑,疑似远程导弹发射井,曾一度引起了大洋彼岸决策层的惊慌不安。改革开放后,首批来自美国的旅游团队中,就有前来土楼探秘的中央情报局官员。当然,这些神秘的建筑群根本不是什么核设施,只不过是在不为世人所知的山坳里屹立了数百年的古老民居。 地平线下的奇特村庄 20世纪初,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称地坑院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书中刊载地坑院窑洞照片的拍摄地点,就是豫西陕县三道塬(2016年5月陕县改为陕州区)。 陕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数万年来,黄土高原的风沙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带来诸多灾害和不便,也为勤劳的人民休养生息提供了天然的营地。作为民居,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祥地之一,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原始农耕业,有群居部落,有能为人群挡风遮雨的天然窑洞。有了窑洞,就有了地坑院,而这些地坑院就成为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明的地方。 陕县现存地坑院一万多座,主要分布在张汴乡、西张村镇和菜元乡三道塬上。 陜县三道塬地处陕县南部土塬,黄土层堆积深厚。这些形成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黄土,历经千年,由空中风沙和地面雨水冲刷沉淀聚集而成,土质细腻,层次竖立,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建筑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坑院就是在这样平坦的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几个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深8~12米,宽约4米。窑洞2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2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把一窑洞凿成斜坡通向院上,是人们出入的通道,称为门洞。门洞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个大门,在门洞窑的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20~30米、直径1米左右的水井,用辘轴汲水,用于解决院内人畜吃水问题。在地坑院内居住,排水和防渗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窑基一般以青砖加固,防潮同时防止雨水浸泡窑基。院内地面四周砌一圈青砖,院心是在比院子边长窄2米左右的基础上再向下挖30厘米左右的平地,在其偏角挖一眼小水坑作渗井,用来渗漏院内积水。 在黄土塬上的风土民俗中,建造地坑院是一件关系到家庭兴衰、子孙繁衍、财路官运的大事情。因此,村民修院前必请阴阳先生察看,根据宅基地势、面积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何种形式的院落。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4个不同的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的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牲口窑、茅厕窑、门洞窑等功能。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用土坯垒成火坑,冬天往里边点把柴火,既暖和舒适又干净卫生,还没有煤气之险。窑洞多安装两套门,朝内开的为老门,坚固防贼;朝外开的叫风门,透气美观,起装饰作用。 地坑院是在黃土层中挖出来的居住空间,建造巧妙,颇具匠心。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搏跳动。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窑洞的拱形曲线是窑洞立面构图的重要元素,它与拦马墙、瓦檐这些直线因素形成对比,尖拱、半圆形拱、抛物线拱等,这些拱形曲线的构图中心,则是门窗。鲜红的窗花给整体立面增添了色彩。窑畔、窑腿用蓝砖勾勒装饰,线条素洁生动。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天高地厚,人在其中,是天地之合的缩影。 地坑院具有多种功能。一是省工、省料、省钱,坚固耐用。建造一所地坑院,不需要钢筋、水泥、木料。农闲季节、雨雪天气都可以修建,自家劳力、亲朋好友劳力都可以参与。只要注意维修,住上几代人不成问题。二是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冬天窑洞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中午休息还要盖上被子。窑与窑之间独立成室,各项活动互不影响。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三是防盗防震,生态环保。地坑院深约两层楼高度,夜晚大门一关,盗贼无路可入,望院兴叹。生人夜入民宅,慎之又慎,一不小心跌下院中,轻者致残,重则丧命。偶遇地震,窑洞无摇摆之象,圆形地穴,震感不强。因整个村庄潜伏于地平面之下,远看是树林,近看无村落,具有隐蔽性。古时战乱,路过官兵和草寇很难发现村庄而扰民。因此,“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2006年,陕县地坑院建筑群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地坑院营造技艺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异曲同工的建筑奇迹 闽西土楼和豫西地坑院同是以黄土为根,一脉相承,都是以灿烂的中原文化为基点,逐步演绎发展成熟起来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我国独一无二的生土建造卓越技术的历史见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方圆”思想的杰出实物代表;都是民居形式“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典范;都是中国传统建筑规划“风水”理念的充分体现;都极具美观的科学设计;都具备生态环境的自然环保;它们还有相似的具体功能——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防盗防风防震、就地取材、省工省料,自成体系的防御、供水、采光、通风、储藏、起居、劳作等生活系统,就像一座微缩城池,好比一个浓缩的社会。 闽西土楼和豫西地坑院,一南一北,取土建楼、挖地成院,都是用“土”“地”命名;“地上”“地下”遥相呼应,方圆并存,尊天敬地;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可谓天生和谐、地结连理、日月同辉、华夏一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