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托业务风险内部控制探析 |
范文 | 周艳丽 风险是信托业务开展时无法回避的因素,有业务就有风险。信托业务风险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保证。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好坏,决定了信托业务发展的优劣。在当前加强监管的背景下,信托业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将严重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近年来,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速较快。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26.25万亿元,同比增长29.81%;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有601个,比2016年年末增加56个,比2017年第三季度增加7个;风险项目规模为1314.34亿元,较2016年年末的1175.39亿元增长11.82%;全行业不良率水平为0.50%,较2016年年末的0.58%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尽管信托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全行业不良率水平持续下降,但风险项目个数和规模的同比上升态势依然不容忽视。一、目前信托业务发展概况 (一)国内信托业务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信托业经营数据,2017年信托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未来,信托公司需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力,走集约化、创新化道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严守合规经营底线,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回归信托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数据显示,工商企业稳居信托投向的榜首,其后依次是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截至2017年年末,以上5大投向占比情况为:工商企业占比27.84%,金融机构占比18.76%,基础产业占比14.49%,证券投资占比14.15%,房地产行业占比10.42‰其中,工商企业是信托资金投向的第一大领域。2017年年末,其规模达6.10万亿元,较2016年年末的4.33万亿元增长40.78%。信托对工商企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信托投资方向 信托业投资方向目前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及现代制造业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等的发展如火如荼,未来需要信托行业深耕此类产业,在做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信托业转型发展。二是规模竞争难以为继。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银信合作作为信托业的特色业务之一,占据了较高比例。2017年年末,银信合作规模达到6.17万亿元,占比23.51%,远高于1.25万亿元、占比4.77%的信政合作业务。用益信托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随着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未来通道类信托业务的规模可能会面临较大幅度的减少。二、信托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信托公司存在多重风险 信托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从业务特征及业务类型来看,面临的潜在风险主要由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7部分组成,风险分布主要呈现如下5方面特征:信托业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信托业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信托业务风险的可控性、信托业务风险的效益性、潜在的信托业务创新风险。 (二)内部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 信托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时,虽然规定了相关流程,但普遍存在尽职调查不足的问题。信托业务经理为了加快业务进度,尽职调查大多依赖于融资方提供的相关材料,实地调研多数流于形式,不能得到融资方的确切财务信息,为了做业务而做业务,而信托公司作为直接和投资者签订交易契约的一方,承担着偿付本金和利息的责任和投资风险,因此,必须做好尽职调查的本分,同时做好尽职调查的事中、事后监督,防止出现腐败现象。 (三)外部风险因素 资金需求方以资产抵押或者控股股东连带担保的方式担保,看似很安全,但不能排除控制人出现利用同一固定资产多次担保的情况。而有的公司则以声誉和影响力或政府承诺承担连带责任的方式担保,并没有土地、股权或项目收益权作为抵押物,实乃罔顾风险的存在。风险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事前尽职调查不足,融资后融资方非法集资、挪用资金,中后期信托公司管理不力导致资金无法收回等。 (四)信托公司内部监督不到位 在公司内部,缺乏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或监督、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是信托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实施不理想、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为了追求业绩和收益最大化,信托公司的内部审计或监督机构设置或不完整、或形同虚设,管理考核随意性较大,导致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受到了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的限制。有些公司虽然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监督对于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成立了相关的监督部门,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缺失了客观独立性,致使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到位。三、信托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管理者素质建设 管理者的自身职业素养及个人品德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会直接影响到他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因此,公司领导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下属,成为下属的学习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领导者以高尚的品格、卓越的才能、亲民爱民的情怀感染人、征服人、带动人、凝聚人,才能更好地带领团队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和大资管时代的来临,信托业须转型迎接新常态,信托行业人力资源发展也应进入新阶段。一方面,市场表现突出的信托公司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另一方面,市场表现一般的信托公司工作人员尤其是骨干流失严重。因此,信托公司要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设计一套科學的、适应本公司发展的培养计划,在员工的培训、待遇、业绩等方面制定出量化标准,最终才能为公司留住优秀人才。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个人品行、更好地贯彻内部控制制度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内部职责控制 信托公司应按照职责分离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保证公司对风险能够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形成健全的内部约束监督机制。如应分别设立自营业务部门和信托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不得相互兼职,并应由不同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自营业务与信托业务应分别建账、分别核算,由不同的财务人员负责。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信托公司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对公司所有业务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稽核,对公司自营业务和信托业务分离情况按季进行稽核,对终止或结束的业务要在一个月内进行稽核,对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随时进行稽核。 (五)建立问责机制 信托公司应当建立业务风险责任制和尽职问责制,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岗位的风险责任,对违法、违规造成的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四、结语 信托公司在加强合规风险管控的基础上,仍需积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对人的内部控制,并辅以相应的奖惩措施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提高防控风险的效率,建立健康有序的企业文化,在公司内部形成自觉自律的风险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内部控制风险的有效性,促进信托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