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
范文 | 周晓燕 【摘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基本服务的均等化是重要的一步。各级政府应将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建立高效的政府分工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划分事权与财权。分析当前制约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不足的问题表现及原因,为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低下的现状提出解决策略和意见,切实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 供给问题 供给效率 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24.007 农村公共品可解释为一些公共的,不具有排他性、竞争性以及盈利性的,专门在农村地域内提供农村、农民发展便利的产品,包括:基层行政服务、农业水利设施、农产品信息、基础教育等。我国现阶段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但由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率较低,对发展农村经济形成较大制约,研究提升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效率策略,实现改革开放成果对农村的反哺,让工业发展支持农村农业发展,是不断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农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给。农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给是通过政府根据相关手段筹集资金之后,根据农村地区对农村公共品的需要,安排相当的财政资金满足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需要。政府供给模式主要有决策机制、筹资机制、激励以及约束机制。 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指的是通过个人或者组织的盈利行为,达到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的目的。在市场供给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市场交易的相关原则,通过相关的等价交换或补偿的形式,达成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目的。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需要依靠决策机制、供给范围、筹资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来实现。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资金不足。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模式不断变化,形成了以国家财政为主、地方自给为辅的新模式。国家财政在近些年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品的财政投资力度,与此同时,由国家财政担负省级与国家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此外,县乡级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支付资金的转移等方式来解决。在通过加大国家财政投资力度的同时,也需要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进行创新。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数量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与国家财政的投入相比,相对数量还是较少。从农村公共品的投入结构方面,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品的投入资金,并且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投入结构也存在不断走向更完善、更丰富的趋势。然而还是有投入不足与供给过剩的现象存在。 财政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当前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并没有明显地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并且由于我国财政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地方政府存在财权与事权相分离的情况。另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一般是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之下进行的,造成地方政府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关系无法获得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结构问题。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水平不高、供给结构不平衡;在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财政投入中,没有明确规定事权的内容,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或相关的规定作为支撑,这就使得事权出现问题时没有相应的制度或依据进行处理;事权还存在缺乏弹性这一缺点,当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出现一些状况时,相关人员没有解决的义务,使农村公共品供给出现无人可管的局面。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低下的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率仍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总量与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供给量不足。国家的投入总体偏向城市以及工业,农业的基建投入始终不足。 其次,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结构不科学,农村需求较大的公共品不足,如教育设施、社会保障需求、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农民需求较少的“政绩”性的建设投入却过多,这使得有限的公共品投入资金被滥用。 第三,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供给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这也造成了供给效率不高的现象。 第四,农村公共品的质量普遍不高。 提升农村公共品效率的政策措施 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公共品的供给决策应当是“自下而上”的。首先,供给要依据农村和农民的切实需求,建立起农民表达需求的渠道,让农村居民的需求和偏好得到实际的体现,让供给是按需进行;其次,政府要强化科学调研机制,利用现代化的调查和统计方法,切实了解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让有限的公共品供给有的放矢,做到物尽其用,避免公共品供给机构出现失衡的弊端;最后,要落实农村公共事业的民主制度,保证农民能够参与到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当中。 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方式。供给主体要从单一的政府财政支出向多元化的供给主体转变,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资金来源渠道要结合政府财政资金、农村的社区集体资金、个人和企业资金、非政府组织等多渠道筹集,公共品供给由政府直接提供向政府委托私人供给、政府补贴企业供给等方向发展。政府在公共品供给领域中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自愿、互助、联合和共享的基础上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方式,被大量的实践成果证实是有效的。 农村公共品供给要重视规模效应。政府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并村联组、集村并镇的布局规划调整。加快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城乡链接优势,优化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配置。深化农村地区的行政区划改革,有助于缩减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公共服务之上,也有助于规模化效应的形成,进而起到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效果。 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顺序。农村公共品供给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优先供给切实关乎农民生活、生存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层面。 强化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监督和管理。地方政府监察部门要加强公共资源使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生态环境改善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监督。 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还会面临诸多理论困境。强化理论创新研究,在供给过程中的科学思路、方法措施等层面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出适应农村实情的公共品供给政策,为农村体制改革、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责 编/杨昀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