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治理能力视域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范文 | 孙乔婧 【摘要】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直接领导者和基层实践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联乡村治理的质量成效,必须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治理能力视角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自身建设、组织协同、利益整合、队伍现状等方面还面临一些亟待应对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有必要从突出政治功能、落实主体责任、制度机制建设和加大基础保障力度4个方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乡村治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 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22.0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农村基层础工作的夯实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要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与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执行者与落实者,是实现党的意图、维护党的权威的一线堡垒和前沿阵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以及治理效能的提升,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治理能力视域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胜利推进的基础支撑。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直接领导者和基层实践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联乡村治理的质量成效,因此,有必要从乡村治理视角重新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首先发挥政治引领功能。乡(镇)、村两级党的基层组织具有体系健全、分布广泛、贴近群众等特征,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全国31610个乡镇、545189个行政村都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2]这充分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贯彻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具有其他任何组织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体现在通过组织、宣传、资源、思想政治工作等各方面的优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党员群众的行动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把握方向、落实政策、促进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党组织集体讨论研究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点工作,防止弱化、虚化、边缘化现象;体现在依据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开展各项工作,带头践行现代治理理念,引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法治程度。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发挥组织领导功能。在各类村级组织中,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地位,但这种核心地位的发挥并不在于党组织大包大揽或直接替代,而是在于领导和协调各类基层组织按职履责、按章辦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处理好与村民委员的职权划分,引导后者履行好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功能,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要处理好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权划分,发挥后者在事务公开、财产管理、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要处理好与集体经济组织的职权划分,引导后者在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处理好与共青团、妇代会、农民互助组等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职权划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引导者和协调者。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真正发挥服务群众功能。虽然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过分强调服务功能、惠民工程建设不够贴合实际的倾向,但必须看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领导乡村治理的核心,只有始终通过向广大农民提供微观、直接、具体的服务,才能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农村基层的贯彻好、落实好,才能最终体现党对农村的全面领导。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按照“两个有利于”原则,把能够由村级组织代办或承办的工作事权下放至村级组织,并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也在顶层设计上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发挥好公共服务功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的发挥当然包括“三农”政策落实、政策法律宣讲、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民生改善、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但更要注重不断增强服务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精准扶贫、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生态保护、农民福利等方面主动承担起听民声、解民意、合民心的社会服务职责,同时主动承担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维护乡村公平正义、化解乡村社会矛盾会的示范服务职责,真正通过在群众生产生活中服务功能的发挥,不断积累组织威望和社会公信力,进而强化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发挥队伍建设功能。人才是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党章中也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负有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优秀人才的使命。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需要有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党员队伍;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建立起精通农业生产、懂得农村经济、深谙乡情民俗、立志投身“三农”的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持之以恒带领村民加快经济文化建设,必将带来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空心村”现象逐步缓解等乡村变化,这在客观上为挽留农村建设人才、吸引文化知识水平相对高的农民群众原地就业、激励更多科技人才、创新人才服务“三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从而实现能引来、能留住、能干好的良性循环和良好局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借助上级组织部门的支持,激发大学生村官、年轻党员干事创业的活力;可以从各类农业农村人才中吸收政治思想好、能力素质强的优秀分子进入党组织,形成推进乡村治理的梯队力量;可以在回乡就业、退伍军人等乡土人才群体中,发现培养一批具有示范性、可复制性的新型农村建设人才,为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持久有力的智力和队伍支持。 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的现实挑战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跟不上乡村治理创新步伐。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中一个不容否认的现状就是,乡村社会的流动性日渐加快,传统价值规范的约束力不断下降,农村社会关系网络逐渐“原子化”,对党政组织的依赖程度也不同程度降低,一些农村地区的家族化、血缘性、地域性倾向若隐若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给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治理空间和掌控能力受到挑战;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存在重经济、轻党建,重完成指标、轻自身建设的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意识不够强,对自身的功能定位存在认识偏差,工作覆盖不够,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弱化、虚化甚至边缘化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组织力建设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弱项,组织活动不够经常,党内民主流于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有力,发展党员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党员的党性意识、纪律意识相对淡化,少数党组织带头人群众威信不高,工作挑不起头;有的党员人在农村心却不在,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对群众利益不关心,既影响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也影响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农村基层党组织协同建设跟不上乡村治理主体多元要求。协同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良好的党政、党群沟通协调机制,以充分發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上传下达和整合资源的桥梁纽带作用。虽然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乡村治理过程中,探索总结了“基层党组织+互联网”“基层网格化管理”“乡村多元联动”等一些成功经验与模式,[3]但总体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各类村级组织的融合度和协同性还不够高,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选择性参与”的现象。农村“二元权力结构”难题、“两委”互动难题在一些农村地区还亟待进一步有效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乡村的核心作用还不够明显,还没找到夯实基础与增强协同、稳定秩序与激发活力之间的平衡互动点,还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村民三者之间“三元权益博弈”的现象。 农村基层党组织利益整合能力跟不上服务群众多样化需求。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促进乡村社会公平正义、应对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还存在林林总总的问题,还不善于从纷繁的事务、纷纭的矛盾、纷扰的难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仅没有带头解决趋利性问题,反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与民争利,“小微权力”的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导致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执行力与公信力不同程度减损。此外,农村基层党组织占有政治资源与物质、文化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还有一定普遍性,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普遍面临办公经费不足、文化建设资金匮乏、合法福利待遇难以有效保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服务群众的质量效益。 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现状跟不上乡村治理能力提升需要。有学者做过统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普遍年龄偏大,45岁以上的占大多数,50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受过的教育也多集中在初高中阶段。[4]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也普遍存在类似问题,某省2017年做过一个统计,该省当时27105名村党支部书记中,“35岁以下的仅有2715人,占10%;55岁以上的6390人,占23.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2099人,占44.6%”。[5]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现代治理理念,缺少创新推进乡村治理的必备素质,既无法有效应对村民复杂的利益诉求,也很难适应新时代服务群众的要求。与此同时,受制于编制、待遇、晋升等方面因素,为便于工作开展而实施的“两委”交叉任职,又使得不少基层党员干部疲于应付各类事务,很少有精力和时间投入再学习再提高。 围绕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始终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坚持抓党建促治理、强党建促振兴,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深化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依法依规下放权责,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权责统一,进一步明晰其与村级各类组织的职权划分和协调配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党组织在“三重一大”事项上的决定权、建议权和推荐权。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建立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 要始终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严明农村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落实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和“一村一策”要求,以县为单位逐个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落实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要求,建立后备人才管理库,吸引复转军人、致富能手、返乡青年等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到农村一线任职,重点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学习培训,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教育实效。要注重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中锤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不断净化农村党员队伍,加大女党员培养力度,持续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公信力和号召力。 要始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细化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围绕“四议两公开”出台具体可行制度举措,探索“党支部+”发展模式,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校联建等创新方式,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要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基本党内生活制度,在内容设置和时间节点上不仅要与党章规定和上级要求相吻合,与精准扶贫的要求相契合,与乡村治理的形势任务相适合,还要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抓好督导检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考核激励方法,构建监督-检查-考核的全链条问责机制。 要始终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升。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工作网络体系,创新开展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村镇便民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的软硬设备设施,搭建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要畅通表达与诉求渠道,落实群众公开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走访群众等制度,确保群众的监督和参与权益落到实处。要积极搭建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合法合规的利益激励机制鼓励本土人才资源向农村聚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与活力。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扩大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影响力。 要始终重视加大农村党组织的基础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来源的财政保障机制,科学设置日常办公需要、重大活动开支、服务群众专项等具体项目,细化完善经费保障增长的措施办法,合法合理有序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推动农村在职党员干部社会保险改革落地,不断增强获得感与归属感。要不断发展和壮大乡村集体经济,通过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推动各类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农民民生难题的纾解,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服务乡村治理转型现实作用。要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适应新时代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帮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 (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和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乡村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分别为18KDC011、17JD710094) 注释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3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 [2]《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党建研究》,2019年第7期。 [3]蔡文成:《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理论与改革》,2018年第3期。 [4]周毕芬:《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探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5]山西省党建研究会课题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责 编∕赵鑫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