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期高校“新工科”建设 及发展路径研究
范文

    胡瑞年 刘璞

    

    

    [关键词] 新经济战略;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教学理念;工程科技人才;工程创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1-0111-1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建设,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建设。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工科”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截至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约538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回顾历史,我国近代工程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 5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9 世纪 60 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工程教育培养工程人才是以“借法自强”为目的,意在从技术层面实现强国强军。民国时期,受美国的影响,工程教育开始学习美国模式,实行的是“技术范式”。第二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由于同在社会主义阵营,我国工程教育发展主要以苏联模式为主,实行的仍然是“技术范式”。第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工程教育开始变革,自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进入新的探索期,逐渐开始以美国的模式为导向,实行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遵循“技术范式”。第四个阶段: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由于学生人数的陡增、“科学范式”的持续实施,以及企业重心的转移,导致工科学生的实践教学逐渐被减弱,越来越多的工科学生只需完成毕业论文或非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就可以完成学业。这必然导致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渐行渐远。2000 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工程教育模式开始了新的改革。第五个阶段: 2010 年7 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实行“科学范式”,探索“成果导向教育(OBE) 模式”等举措,为推动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 年 6 月,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

    综上可见,无论是学习苏联模式还是美国模式,抑或是欧洲模式,每个阶段的工程教育都伴随着工程教育模式或范式的转变而变化,且每个改变都是针对上一个模式或范式的不足而提出的,这样的改变才会导致工程教育产生“新”的变革。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动能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时期,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工程教育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例如,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对于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存在模糊认识,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这些问题呼唤着“新工科”的出现。

    (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

    “新工科”是从全面创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而提出的新课题。当前以问题为导向,基于“新工科”视角的工程教育讨论逐渐热烈起来,“新工科”建设号角已经吹响,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已经“起跑”。

    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內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作用,达成了“复旦共识”。随后,2 月 20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 号),对“新工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组织方式、时间安排、牵头单位和联系人等进行了周密部署。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工科优势高校会议,发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天大行动”),提出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特别强调了行动计划的问题导向。4月28日,CDIO工程教育联盟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重点关注“新工科”建设,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千生计划”。5月11日,地方高校卓越联盟年会在湖南工程学院召开,进一步凝聚地方高校力量,聚焦“新工科”建设。总体而言,“新工科”建设分为3路大军齐头并进:工科优势高校组由浙江大学牵头,综合性高校组由复旦大学牵头,地方高校组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汕头大学共同牵头[2]。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3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深入研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新机遇,聚焦国家新需求,谋划工程教育新发展,并审议通过《“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北京指南”),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意见。7月9日,携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美国DIGILENT(迪芝伦)科技有限公司与半导体生态圈全球院校合作伙伴,共同举办了“面向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工科研讨会。至此,“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就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 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 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之后,半导体生态圈开启“新工科”之“交大篇章”(如表1所示)。

    

    (表1) “復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新工科”建设三部曲

    研究显示,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模式可归纳为3类:第一类是综合性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 其实践模式是“复合交叉”, 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培养, 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复合型;第二类是工科优势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 其实践模式是“主辅贯通”“本硕贯通”, 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多样”;第三类是地方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 其实践模式是“创新协同”, 注重国际化发展和精细化培养, 强调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3] (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新工科”建设的初衷

    “新工科”建设的春雷始鸣,那么“新工科”新在哪里?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对“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明确提出了五个新方向(即“五新”)。

    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开展新兴工科专业的研究与探索,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等。

    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 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兴工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开展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

    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

    (四)“新工科”建设的内涵

    “新工科”建设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的基本范畴是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其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建设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新工科”建设将阶段推进,需要重点把握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际化三个任务,关键在于实现立法保障、扩大办学自主权、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三个突破。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新工科”建设的侧重点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如中山大学采用的是“复合交叉”模式,浙江大学采用的是“主辅-本硕”贯通模式,南京理工大学采用的是“多元多样”模式,汕头大学采用的是“国际化——精细化”模式,东莞理工学院采用的是“产业+学院”模式。相关的典型个案深度阐释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

    (五)“新工科”建设的特征

    “新工科”建设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战略性。“新工科”不仅强调问题导向,更强调战略导向。“新工科”建设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加快理念转变,深化教育改革,既为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当前需要培养人才,又要为支撑新型产业培育发展等未来需求培养人才。

    2. 创新性。创新是工程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工科”建设要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从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重塑工程教育,而不是旧范式下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

    3. 系统性。“新工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积极回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并将培育发展“新工科”和改造提升传统工科作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教育、研究、实践、创新创业的完整方案[4],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

    4. 开放性。“新工科”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工程教育。应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对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内促进工程教育资源和教育治理的开放,加快形成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深度融合的共建共享大格局。

    (六)“新工科”建设的重点

    “新工科”建设主要抓好五方面的重点工作:

    1. 抓理念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着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

    2. 抓结构优化。一方面加快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体现工程教育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争取由“跟跑者”向某些领域的“领跑者”转变,实现变轨超车。

    3. 抓模式创新。完善多主体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进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

    4. 抓质量保障。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制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师资评价标准与教师发展机制。

    5. 抓分类发展。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努力培养各种类型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质量[5]。二、“新工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新工科”这一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教育部组织高校进行深入研讨,逐步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和“交大篇章”等纲领性文件,为下一步的工程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显然,“新工科”不是局部考量,而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

    (一)增强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需要建设“新工科”

    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起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适应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迫切需要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工科”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履行好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中的职责使命,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二)强化危机意识,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需要建设“新工科”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大数据分析、移动和云计算、网络空间、能源、智慧城市、量子计算、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合成生物等新兴科技趋势,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工程人才,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遵循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需要建设“新工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意见》进一步深化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也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方向。积极推动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创新,遵循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工程创新人才发展规律,把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工程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是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的重大举措[6]。三、“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过“质量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创新创业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规模第一、层次完备、专业齐全的工程教育体系。而2016年6月加入“华盛顿协议”,更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真正融入世界。但也应当看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新工科”建设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

    (一)发展理念不适应,工程教育质量不高

    当前,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工程教育理念滞后直接相关,主要表现在工程教育理念与当前的变化和未来的需求不适应。例如,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理念没有完全融入教育过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有待强化,绿色工程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确立等。

    (二)人才结构不适应,科技拔尖人才不多

    世界级工程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不足,大国工匠紧缺,基础、新兴、高端领域工程科技人才短缺,工程技术人才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传统工程人才相对过剩,呈现出制造业人才结构过剩和短缺并存、企业“用工荒”与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三)知识体系不适应,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当今社会,新知识呈指数级数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知识成果转化周期缩短。但从内容上看,工程教育课程知识陈旧,与实践和社会需求脱节;从结构上看,学科专业设置按照既有知识体系呈层级式结构,划分过细;从机制上看,学科专业调整设置灵活性不足,滞后于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

    (四)培养模式不适应,教育教学成效不佳

    以全球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习、信息共享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了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及教师的需求和结构等的不适应。与此同时,经济环境和社会雇主需求的变化要求工程教育从单纯追求学术表现回归到与实践的相关性,致力于回应、参与和解决不断涌现的人类社會问题。这些要求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因此,加快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新工科”是立足我国战略发展需求、国际竞争趋势和立德树人时代要求提出的深刻命题。工程教育必须加快改革,以“新工科”的整体面貌迎接挑战,为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新工科”建设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应当以整合性思维引导工程教育知识体重构、知识生产模式创新和知识组织制度变革,并以工程教育新范式引领学科专业结构、知识体系、工程教育方式、工程教育资源和工程教育标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现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四、新时期“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路径

    可以预见,在未来20年里,工程教育将面临着工程“新业态”的重大挑战,这种挑战是基于工程制造领域的全链条革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终端产品和服务的颠覆性的形态改变。我们应该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从而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同时,“新工科”建设必须从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走向新工科范式。

    (一)以“关注两个主体”为核心,转变教学理念,打破教育壁垒

    教师和学生是工程教育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主体之间的深度互动是根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不去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没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教育的缺憾[7]。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首先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悟道、求业、生惑”的新境界,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鼓励学生悟道、问道、寻道,启发学生求是、求真、求业,从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动手”,与“动手”相关联的是“动口”“动笔”“动脑”等,“动”的过程是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兴趣不断浓郁的过程。

    (二)以“培养两个能力”为目标,强化市场适应,提升工程创新

    高校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难以赶上企业的快速发展,高校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无缝衔接的人才,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变通能力、適应能力的工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因此,“新工科”的内涵应在于提高学生适应变化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们的创新热情;二是学校及社会的文化氛围没有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动力;三是学校缺乏或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软硬件建设,等等。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设施、变革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充分激发师生的活力、创新力和创造力。

    (三)以“做好两个保证”为牵引,立足专业底线,推动星级拔尖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晰,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既要基于“底线思维”做好专业国际认证,又要基于“拔尖思维”做好专业星际评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具体而言:一是立足专业底线,遵从国际标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于“底线思维”,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和标准,以“教育产出”作为工程教育的认证门槛,重点关注毕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能力及健全的世界观和责任感等。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对533个专业点进行了认证,涉及17个专业领域。二是推动专业拔尖,构建星级评价。在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过程中,除了把牢专业认证底线,还应树立工程专业的“星级标杆”和“拔尖思维”,通过试点开展星级专业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工程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机制,鼓励利益相关方以多种方式评价工程教育质量。鼓励第三方机构发布企业对人才培养贡献度报告,将接纳学生实习、教师践习作为重要指标。鼓励行业发布高校对行业发展贡献度报告。继续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展星级专业评价试点工作。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制订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从业(执业)标准和水平评价标准,建立制造业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三是建立完善制造业相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研究生相关学科学位基本要求,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高校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对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

    (四)以“融通两个空间”为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飞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样也给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形势下,必须根据学生志趣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通过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及“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具体而言:一是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果说传统的面授课堂是“同时同地”的模式,那么在不同学校之间可以探索“同时异地”的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在“异时异地”的录像模式下,或许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续,然而“异时异地”+“随时随地”+“线上空间”的MOOC(M-

    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又称慕课)模式则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又称私播课)模式可能更为有效。二是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生态。一方面,要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加快管理者本位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试行“高足弟子传授”的教学方式,解放教师的同时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将传统的被动灌输的填鸭式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互助的探究式主动学习模式,从而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五)以“协调两个平台”为保障,引入市场力量,强化校企合作

    我国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应当构建以高校为主体的多元协同体系,由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发挥校内平台与校外平台的联合效用,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一方面,要优化校内协同育人平台。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推进以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为途径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未来技术学院、产业化学院等方式,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平台保障。另一方面,要完善校外企业实践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提升学生适应变化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通过引进制造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行高校工程师实践型师资计划,增强工科教师现场工程经验,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建,增强合作深度和广度,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发挥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多主体合作的积极性[8]。

    总之,“新工科”建设的提出为工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丰富了工程教育“中国经验” “中国模式”的内涵。“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打通本研隔断、消除校企隔阂、激发师生热情,关注理论、机制、路径、模式、特征、特色、标准等综合研究,避免“口号型、混搭式”的培养目标[10]。当前,“新工科”建设特别需要关注实证研究与相关实践,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做好专业论证和专业认定两个保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互动优势,强化高校、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协同育人功能,从而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2]陆国栋.“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5).

    [3]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1).

    [4]詹姆斯·杜德斯达.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Z].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译.杭州:浙江大学本科生院,2009.

    [5]怎样建设新工科?深化工程教育改革“5个重点”来了[EB/OL].南方网,2017-06-13.edu.southcn.co

    m/e/2017-06/12/content_17244078

    9.htm..

    [6]鐘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7]李拓宇,李 飞,张婉滢,等.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制探析——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

    6,(4).

    [8]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9]张大良.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N].光明日报,2017-04-18.

    [10]蒋宗礼,姜守旭.发挥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8,(1).

    [责任编辑:李利林]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49:04